• 我的订阅
  • 健康

探寻台州农场: 不止农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4 00: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探寻台州农场: 不止农业

来自“朱莉的农场”的手工蜜梨汁。 本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探寻台州农场: 不止农业

星星曙光生态农业园园区内的露营基地。

探寻台州农场: 不止农业

曦禾农场里,农民在茼蒿田里劳作。

台传媒记者元 萌文/摄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其中,强化农业科技、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亮点,为“三农”发展擘画前景。

近年来,我市大小农场成了科技强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机农业、农旅融合、青年农创……在希望的田野上,一群新农人走出了属于台州的振兴之路。

科技兴农,践行有机

“用五到六年的持续投入,实现全程有机。”位于黄岩的曦禾农场,将生态循环有机生产的理念贯穿始终。农场在2016年创立时,便走上了有机农业道路,如何让当地老百姓的“菜篮子”更丰富,吃得更健康,曦禾农场的一群新农人从未停止过探寻。

曦禾农场是台州最大的种植基地之一,拥有北洋、宁溪、上垟三个基地,固定基地1000多亩。目前供应应季作物20余种,全年种植品种可达100余种。记者此次前往的北洋基地,种植面积约600亩,目前主要种植番茄、辣椒、草莓、冰草等有机蔬果。

传统农业中,有时种一样农作物,要打六七种甚至更多种的农药,产量上去了,健康少了保障。

不施农药,全程有机,在老一辈农民眼中,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但随着有机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机、安全、放心的纯绿色食品,成了老百姓“菜篮子”里的常客。

曦禾农场的负责人林巧于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农场在一片荒地上开始有机作物种植试验。常年无人耕种的荒地,刚承包下来时,土壤都已板结。他们先施有机肥,让土地长出草,荒地才恢复生机。

经过近两年的反复试验,农场的有机作物种植规模与品种不断扩大。“当时,在台州做有机农业的并不多。有机作物单价比普通作物高,产量远不如普通作物。”她表示,“有机产品更注重品质,有的作物品相不好,我们就扔掉或者喂鸡吃,不会卖给顾客。”

正因对品质的严格把控,让曦禾农场获得了新的机遇。2021年,曦禾农场与阿里巴巴旗下新零售平台“盒马鲜生”达成合作,将来自台州的有机农产品,打入全国各地的销售市场。

曦禾农场还有自家的线上会员店铺,采取预约订购、专人配送的模式。在装配车间,每天都能看到工人们忙碌打包产品的身影,上午刚摘下来带着泥土和露水的蔬果,下午就会运往各地,台州市区可直接送货上门,其他地区可快递送达。林巧于表示,每天会员订单量有一两千份,最高纪录可达两三千份。

曦禾农场出品的有机番茄,倍受顾客欢迎。种植过程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以虫治虫,现摘现吃。林巧于带记者参观了有机番茄种植棚,在室温21摄氏度、空气湿度94%的环境下,番茄挂满枝头,长势喜人。

“这段时间,我们农场的有机番茄和有机辣椒需求量最大。”林巧于说,“等到番茄过季,这片土地就会重新翻耕,用来种植叶菜,利用轮种来提升土地利用率。”

据了解,曦禾农场的每个种植大棚,都配有温度及湿度的监测装置,保障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还可实时监控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有需要遮光的作物,还配有云智能动力控制箱,一键就能开关遮阳布,非常方便。为了防治虫害,棚里还会放置台州助农科技制造的景观型风吸式杀虫灯。

这里的农人,坚持用原始的方式还原最初的自然生态。他们利用防虫网、黄板、地膜等物理防控及有机综合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比如保持田间沟渠的水量,繁殖蝌蚪利用青蛙消灭害虫;夏天封闭大棚利用高温闷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开发朴门生态果园吸引鸟类栖息以鸟治虫……

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在曦禾农场随处可见。农场采用作物轮种方式,还利用豆渣、菜籽料、厨余发酵做成的有机肥等保证土壤肥沃,促进农作物生长。长势不好的农作物、杂草、残叶等,也会用来喂农场里养的小动物。

每年春耕秋收时节,农场还会开展季节性的农事活动,与当地学校共建劳动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农事体验中感受劳动乐趣,也让有机农业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目前,曦禾农场有30余名员工,主要负责播种、除草、移栽等人工工作,其他工作都交给了机械设备。以机器换人,大大提升了农耕效率,也极大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难题。

产业破圈,农创共富

去年,台州开启“600青年农创客共富行动”,在全市600个村,引进和培育一批涵盖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种植养殖业)、休闲农业和旅游、电商直播、青年民宿(农家乐)、青年乡村设计师等领域的青年农创队伍,预期孵化带动600名新农人创业致富。

85后新台州人林秀勇,就是“600青年农创客”中的一员。出于对土地的热爱,2021年,他来到天台县雷峰乡黄家塘村,创办了农文旅共富产业园——“朱莉的农场”。如今,农场已融入有机种植、畜牧养殖、农事体验、营地露营、青创集市等多元业态。

一走进“朱莉的农场”,就能感受到田园牧歌的情调。风车小屋、露营帐篷、田园牧场、水上乐园,引得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一把“向往的生活”。

“新型农业和以往不同,我们通过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实现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林秀勇表示,化体验为产业,将农民变为农创人,是“朱莉的农场”的发展方向。

农场引入了周边青瓷博物馆、宋窑遗址公园、古窑厂等资源业态,招引了9位青年合伙人入驻,不定期开设陶艺和绘画体验课。

青年创意集市,是农场去年的新尝试。农场以“一元认租”的模式,吸引青年文创业态入驻,还为入驻的青年免费提供天幕帐篷与集市摊位,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去年中秋期间,农场推出“朱莉的中秋派对”,举办了月升好市、复古摇滚赏月会、桨板下午茶等主题活动,通过天台县青年服务中心招募,引入20余名青年创业者入驻。

作为当地的“青春共富工坊”,“朱莉的农场”对标未来乡村建设,以生态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等为主要方向,帮助当地村民稳就业促增收。农场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共吸纳50余名本地村民参与农场工作,村民平均每户月增收3000元,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也能就业。

一粒米,也能焕发大价值。农场与周边农户形成产业联动,利用周边村民自耕的100余亩稻田,推出“一粒米的故事”科普文化活动,开展亲子协作播种体验,享受边播种边遛娃的乐趣。农场承诺,水稻成熟后体验者还会收到劳动成果,化体验为产业。

农场的手工蜜梨汁,是游客必入的伴手礼。所用原料直接采购自村内农户自家生产的梨子,并将雷峰乡各行政村的村名和定制图案印制在包装上,既突出了本地特色,又带动了农产品销售。

农创共富行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朱莉的农场”所在地黄家塘村,如今是浙江省3A级景区村、浙江省休闲旅游示范村,带动了周边民宿及农家乐10余家,走上了产业兴旺的振兴之路。

一手农耕,一手露营

位于温岭市箬横镇的星星曙光生态农业园,当地人称它为东浦农场。园区露营基地的负责人朱丞毅手指向前方一座相隔甚远的山说:“核心园区面积为2580亩,实际上从那边的山到这里,都属于农场范畴,大概有8500亩左右。”

农业园前的大片土地,目前种植着西蓝花。一台植保无人机,在距离农田约3米的高度,正在为西蓝花喷洒农药。而这样的现代农业科技,在农业园里随处可见。

高科技全自动大棚,是园区的农业创客空间,远远望去,连成一片的大棚相当气派。大棚配有全智能化电动天窗、电动遮阳网、电动风机、电动水帘、智能控温控湿系统等。目前,棚内无土栽培的小番茄和小黄瓜,都是农科院特供的品种。朱丞毅表示:“我们的主打产品就是这两样,四季都能保证供应。每年10月到来年1月的红美人、葡萄柚,去年产量就有几十万斤,深受市场欢迎。”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无土栽培不受季节限制,只要具备适宜的温室环境就可栽培。挂在高处的果实便于游客采摘体验,还具备很强的生态观光价值。

如今,农业园的种植生产走上了一条数字化、智慧化发展的道路。据了解,目前农业园投入“数字化+物联化”智慧农业应用,通过温室大棚林果智能管理系统、自动调光控温通风系统、智能肥水一体化微喷灌施肥系统等,使生态园节水50%以上、节肥70%以上,一些流程通过手机或电脑就可以直接操控,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现代化农业生产与休闲生态体验,是星星曙光生态园的“两张王牌”。去年8月底,园区内推出了“在山野·风之谷”露营基地项目,就地结合园区的农业生态景观,打造拥有天幕帐篷、烧烤美食、室外轰趴的休闲打卡点。

“露营基地一推出,就受到大批90后、00后的追捧。温岭市区开车半小时,椒江驾车一小时,就能体验到远离城市、亲近乡野的乐趣。”朱丞毅表示,每三个月,露营基地还会更新主题,配合开展系列户外活动。

农业研学教育,同样拥有广阔天地。目前,星星曙光生态园作为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学农基地),常年开设农业科普、劳动实践、种植体验、亲子研学等课程,将孩子们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收获知识。

园区内还设有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的科普展馆,分为现代农业物联网技术演示区、3D打印操作区、VR技术体验区与无人机制作试飞区等。

接下来,星星曙光生态农业园将持续打造休闲农业精品园区,推动农业与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打造农耕体验、田园养生、研学科普等合一的新业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05: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科协之窗·专家访谈台州企业要争当智慧农业“领头雁”——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何勇人物名片:何勇,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Fellow,
2023-08-27 00:09:00
浙江黄岩田间迎来作物“洋管家” 科技力量助农解忧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台州11月20日电(傅飞扬 章鸣宇 黄微)“我们和田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现在能和院士成为同事一起种地,得到他们手把手指点,真是让人激动万分。”浙江省台州
2023-11-20 16:23:00
温岭:农业生产“播撒”新质生产力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入选全国首批主要农作物类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温岭:农业生产“播撒”新质生产力台传媒记者周丽丽 春回大地农忙时,随着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种子
2024-04-07 00:19:00
2023台州好稻米 评选结果出炉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30家稻米“打擂台”2023台州好稻米 评选结果出炉本报讯(记者庄嘉瑜)11月13日,“台九鲜”杯台州好稻米现场评选暨展示展销活动在青椒市集拉开序幕,经过专家评
2023-11-14 00:54:00
让农民享受便捷综合服务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让农民享受便捷综合服务——路桥着力构建现代农事服务体系台传媒记者朱小兵“我承包了2800亩地,现在在试种蚕豆1600亩、西蓝花500亩、瓜果蔬菜200亩、水稻2
2024-05-13 00:23:00
金融帮扶春耕备耕不误农时
...障。一幅幅金融助春耕备耕的画卷在田野上铺展。在浙江台州,椒江章安上千亩连片的水稻田里,农用拖拉机正往前翻地。“时节可不等人,农行的‘惠农e贷’是我腊月二十五通过手机申请的,当
2023-02-20 09:15:00
浙江农业博览会开幕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台州112家主体参展 30个产品获金奖浙江农业博览会开幕本报杭州讯(记者庄嘉瑜)12月7日,2023浙江农业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农博会以“千万
2023-12-08 01:18:00
“新农人”崔仲杰:逐梦“希望田野”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崔仲杰在打理果树。 台传媒通讯员余丹华摄台传媒记者钱 青清理多余叶片、疏果、施肥……日前,记者走进天台县希望田野家庭农场,只见一个个玲珑小巧的奇异果挂满枝头,负
2024-05-26 00:49:00
横河陈:共富工坊激活乡村资源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台传媒通讯员徐丽平“国庆期间,每天都有游客过来体验农家生活,观赏睡莲、采摘莲蓬、挖藕、钓鱼等。”10月5日,椒江区下陈街道横河陈村拜托农场共富工坊负责人陈士明说
2023-10-06 00: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安徽五河:四千万只蟹苗入水 科技领航水上春耕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春意盎然,万物复苏。连日来,五河县的蟹农们已忙碌在田间塘头,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春播蟹苗”工作
2025-04-02 15:05:00
卢爱妮指出明星热推的腹膜外剖宫产:优势与风险全解析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腹膜外剖宫产这一术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尤其是当一些明星分享自己的腹膜外剖宫产经历后,这一手术方式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5-04-02 16:50:00
千尺学堂破圈引发热议:解码3亿银发族的“第二人生”
3月底,天津、西安等城市,#没点才艺不敢和天津大爷扎堆#被西安老年人的生活硬控了#等热点登上热搜话题,同时包括天津、西安等七城核心商圈的创意联动互投户外大屏及遍布全城的社区门禁广告
2025-04-02 16:50:00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 瑞丽医美&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盛大启幕
自然之美,耀启“峰”芒。近期,瑞丽医美与全球假体材料领军品牌傲诺拉强强联合,于哈尔滨举办“傲诺拉-铂蕴新品发布会”,以科技赋能女性之美
2025-04-02 16:55:00
现买现做现吃!100元在日照能吃多少海鲜?
海报新闻记者 王雪雁 古玉洁 潘纪辰 日照报道碧海蓝天下,鱼虾正肥美!来到日照,想体验超地道的海洋烟火气吗?3月27日
2025-04-02 17:09:00
幸福幼儿园小朋友的中医研学之旅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幸福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怀着好奇与期待,走进了福德堂中医馆,开启了一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中医文化研学之旅
2025-04-02 18:05:00
宁波市消保委开展青团消费体验测评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清明时节,青团是不少消费者的心头好。面对市场上众多青团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购?3月26日
2025-04-02 18:20:00
不用ECMO也救了命!渝哈医护携手破解150公斤“肥胖呼衰”生死困局
在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的走廊里,一面写着“妙手仁心除病痛”的锦旗被郑重交到重庆援疆医生李醇文手中。锦旗背后,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救治故事——一位体重150公斤的青年阿先生(化名)
2025-04-02 20:07:00
太和夜话 | 十年卧榻压疮噬骨!太和医者重塑脊梁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张昊。当夜幕笼罩车城,总有些生命之光在无影灯下绽放。今晚让我们走进太和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
2025-04-02 20:17:00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