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走一线看丰收(三):科技助力,盐碱地也能稳产高产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9-26 07:48: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沧州南大港产业园区北尚庄村:

科技助力,盐碱地也能稳产高产

——走一线看丰收(三)

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走一线看丰收(三):科技助力,盐碱地也能稳产高产

9月20日,迟永超展示籽粒饱满的玉米。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摄

机声隆隆,“铁牛”欢歌。9月20日,记者来到沧州南大港产业园区北尚庄村,健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迟永超正驾驶着谷物精量播种机在田地里往来穿梭。放眼望去,土地平坦,笔直匀称的播种行清晰可见,仿佛用精密的尺子划过。

“今年的盐碱地又丰收了。”迟永超告诉记者,合作社种植的800亩谷子前些天喜获丰收,平均亩产310公斤左右,销售价格每公斤3.8元,每亩能收入近1200元。眼下,他们正抢种油菜,以确保其在冬季前形成壮苗,安全越冬。

北尚庄村属轻度盐碱地。迟永超说,去年种的400亩谷子获得丰收,所以今年加大了种植量。今年7月,南大港遭遇强降雨,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但在科技助力下,谷子长势良好,产量保持了稳定。

迟永超说的科技助力,指的是新品种与新技术相结合。

“今年的谷子,品种是‘冀谷42’,这个品种耐盐碱出苗率高,还抗倒伏、耐密植。”迟永超说,良种为谷子的稳产和高产打下了基础。

盐碱地实现高产,离不开先进的种植技术,其中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指着眼前平坦的农田,迟永超介绍,谷物精量播种机实现了耙平、镇压、播种、覆土一次性进行,有效减少了进地次数,播种更精准。播种机上安装了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作业前,根据农田实际面积、形状等参数设定起点和终点,播种机就能沿着规划路线直线行驶,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导致的漏播、重播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种子和土地浪费。

和迟永超一起登上播种机,设定好参数后,机器便沿着预设路线匀速行进。迟永超不需要操控方向盘,播种机也能稳定前行。到达地头,迟永超接管方向盘实现转弯,之后北斗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便自动计算出幅宽,与上次播种路线精准衔接,避免了作业误差。

迟永超说,过去耕地和播种,主要靠经验和感觉,耕地深浅不一、播种行距不均的情况很常见,而且劳动一天下来非常疲惫,效率还不高。有了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如同给机械安装了“智慧大脑”,设定好参数,农机就能按路线自动作业,不仅省力,精度还很高,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盐碱地土壤质量差、春季返盐、无淡水灌溉。针对这些不利条件,健超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积极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合作,应用地膜覆盖旱碱麦栽培技术,使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都得到了提高。

记者和迟永超钻进一块玉米地,只见一排排玉米叶片油亮、秸秆粗壮。迟永超随机剥开几穗玉米,饱满的籽粒黄灿灿的,透出光泽。“今天刚请教了专家,打算10月份收玉米。”迟永超说,预计玉米亩产在650公斤左右,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玉米地的土壤里,覆盖着一层浅黑色的地膜。“这是去年种植旱碱麦时覆盖的地膜,今年小麦收获后还可以接着用。”迟永超介绍,针对环渤海低平原雨养旱作区盐碱危害严重,水资源短缺且无灌溉条件的实际情况,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发出冬小麦土下覆膜技术,帮农民朋友解决了难题。

冬小麦土下覆膜技术,利用水蒸气冷凝成水原理保墒,同时减少蒸发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这项技术,还能抑盐抑草,减少农药用量。更为关键的是,这项技术可以延长小麦播种时间,更好地保障小麦越冬。

冬小麦土下覆膜技术实际操作中,研发人员不断改进现有播种机械,发明适宜覆膜小麦播种的小麦覆膜穴播机,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

“小麦覆膜穴播机采取土下覆膜打孔穴播方式种植小麦,我的哥哥迟永健是机器发明人之一。”迟永超高兴地说,小麦收获后直接播种玉米,地膜能继续发挥作用,有利于玉米生长。

良种良机良法,让盐碱地变成了丰收田。“过些天,玉米丰收时再来看看。”迟永超向记者发出邀请。(河北日报记者 马彦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26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时刻。“今年收成可不赖。”王德义笑着说,他承包的盐碱地水稻最高亩产超过了900斤,已接近正常耕地的亩产。“春播一袋种,秋收一碗粮。种树树不活,种草草不长”,太平村很多的地块
2023-10-18 07:55:00
...3万亩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和30万亩耕地轮作项目,继续抓好盐碱地改良试点和耐盐碱作物种植示范,积极引导覆膜耕地残膜离田,最大限度保护和提升耕地地力。如何做才能提升粮食产能?翻开《
2023-03-09 07:35:00
从“一粒种子”看黑土地稳产增产秘诀
...花镇不少豆农的新“宝贝”。去年,这个品种在当地重度盐碱地上实现每亩超200公斤的好收成。今年,该品种走进当地更多村屯。从不打粮到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在盐碱地上展现硬实力。贫瘠
2023-06-25 14:41:00
江苏农业专家接力攻关,破解“丰收密码”
...稻21号’531.5公斤!”测算结果一出来,人群沸腾了。在盐碱地上种粮食,曾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而在江苏,盐碱地上竟“长”出了大粮仓。“医治”改良土壤,补充耕地后备资源金秋十
2023-10-30 11:34:00
海水稻正将盐碱地变粮仓
...:南通日报3个新品种落户如东方凌垦区——海水稻正将盐碱地变粮仓大图:洋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工人正在搬运秧盘。小图:如东县作物栽培站专家现场指导海水稻育秧工作。 记者 徐书影摄昨
2024-05-23 01:14:00
...花花的盐碱滩,如今已变身成连片的“高产田”。吉林省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工程,正让这片沉睡的盐碱地重焕生机。从盐碱地到高产田的华丽蝶变,是吉林人民奋斗的结晶,也是吉
2025-06-11 10:47:00
以一线调研促盐碱地综合利用沧州探索盐碱地特色产业振兴新路径河北日报讯(记者袁铮)着力加强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研发、着力发展旱碱麦精深加工……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沧州市坚持把学深悟
2023-12-03 06:47:00
盐碱地边刷新丰收新概念
...台基地背依扬州大学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滨海盐碱地)重点实验室,眼下主要有三个科研项目,一是肥料实验,二是品种试种,探寻适合盐碱地种植的品种和施肥方式,还有一个就是稻麦
2023-09-21 00:52:00
...、剥皮,金黄的玉米棒顺着出仓口倾泻而下。这片曾经的盐碱地产出丰收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
2024-09-18 12:51: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秋韵西沟流,红叶映市集:梯门镇农旅融合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鲁网10月27日讯金秋时节,东平县梯门镇西沟流村的红叶谷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自10月25日起,位于红叶谷的神救山樱桃种植基地同步开启“神救山大集”活动
2025-10-27 11:48:00
从4月13日月壤亮相惊艳开馆,再到7月11日中国国家馆日高规格举办,中国馆以“中华书简”为卷,以人文科技为墨,在184天的展期中
2025-10-27 12:37:00
今天的天空剧本是: 由“棉花糖”云朵主演,后期“朦胧阴天”客串。
2025-10-27 10:24:00
黄山:层林尽染 一幅幅醉美秋色画卷(图)
经过前几日的强降温,黄山风景区迎来了最佳赏秋期。五百里黄山山峦叠嶂,层林尽染,枫叶如火,松柏常青,交织成一幅幅斑斓多彩的秋日盛景
2025-10-27 10:31:00
10月24日,太原十九中组织学生们走进阳曲劳动实践基地,在农田里挥洒汗水,收获他们在春日种下的希望,在农事体验中感悟劳动价值
2025-10-26 18:48:00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再次现身十堰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 特约记者 李露)日前,十堰赛武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再次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的珍稀影像资料
2025-10-26 18:58:00
重阳今又至,秋高天气爽。根据太原市气象台预报,本周我市以晴天间多云天气为主。10月27日早晨最低温度持续下降,全市有霜冻或初霜冻
2025-10-26 19:51:00
霞光中的自然信仰与生命张力——《霞满长白》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26 21:22:00
经历一轮断崖式降温后,贵阳悄然迎来赏秋最佳时节。位于花溪区的黄金大道,正渐渐换上“金装”,化作一片童话般的金色世界,成为市民周末出游的理想去处
2025-10-26 21:58:00
本报讯 (李菁、全媒体记者陈拾梅) 金秋十月,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如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候鸟迁徙季。近日,观测人员在湖区观测到由百余只灰鹤
2025-10-27 04:42:00
候鸟迁徙季开启,唐山曹妃甸湿地“宾客”盈门
图为东方白鹳和白琵鹭在唐山曹妃甸湿地觅食歇脚。深秋的唐山曹妃甸湿地,迎来了南迁候鸟的“先头部队”——千余只东方白鹳与白琵鹭在此驻足
2025-10-25 07:10:00
市园林科创探索绿废艺术化利用新路径
图为用树枝创作的大型鹿形展品。近日,太原市园林科创服务中心与山西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的“绿废文创”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5-10-25 07:17:00
一次种植,两次收获。金秋时节,新余市仙女湖区钤阳办事处昌田村508亩再生稻迎来了第二季丰收。稻田里,金色的稻浪随风翻滚
2025-10-24 19:04:00
“吉林一号”卫星新闻|太空视角下的吉林秋韵!
在寒气染黄草木之后在雪花挂满枝头之前霜降过后吉林的这些地方,霜染林海、湖映彩林每一帧都是与晚秋的温柔邂逅每一眼都是值得珍藏的珍贵画卷长春市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林海”
2025-10-24 20:03:00
杯中天地宽:赤水从“卖酒”到“卖生活”的产业嬗变
多彩贵州网讯 秋日里的竹都,赤水“醉”美!丹霞赤壁下,竹海翻涌间,赤水河畔的酒香悄然融入游人的行囊。这片能产好酒的土地
2025-10-24 21: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