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个县的防疫样本:农村发热高峰期已过,医院以“战时”状态迎春节返乡疫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8 14:15:00 来源: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张万军

春节将至,外出务工农民和大中专学生陆续返乡,农村地区人员流动加大,新冠疫情传播风险也随之加大。做好农村的疫情防控成为我国新阶段疫情防控的重点,受到社会的关注。

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要求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和农业稳产保供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国内多地近期相继成立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全力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

农村现在的防疫现状如何?乡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防疫工作开展的情况如何?极目新闻记者日前实地探访了安徽省太湖县的多个乡村、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等机构,试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一个县的防疫样本:农村发热高峰期已过,医院以“战时”状态迎春节返乡疫情

寺前镇卫生院输液室

大部分村民发烧吃药后康复

太湖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全县面积2040平方公里,人口58万。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县,是中国禅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距离太湖县城约27公里的寺前镇罗溪村,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这个地处群山中的村子和很多乡村一样,常住人口主要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年轻人都在外面谋生。

1月3日下午2时,村里的健身广场上,73岁的叶婆婆一边照顾着重孙,一边和村民聊着天,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叶婆婆是一名留守老人,和两个重孙及大女婿在村里生活。

去年12月下旬,叶婆婆出现了咳嗽症状,不过没有发烧。她吃了一点感冒药,每天喝大量开水,可能是因为身体底子不错,几天后她的咳嗽症状就消失了。这段时间,她还收到了村里发的三片布洛芬。叶婆婆的大女婿和两个重孙曾出现发烧的情况,在家吃过药后都顺利康复了。

“有的人发烧,有的人骨头疼,有的人嗓子疼,我们大部分村民都有一些症状,完全没症状的人极少。但现在基本上都好了,只有少数人还有些咳嗽等症状。”叶婆婆表示,大部分有症状的村民都会自行吃点药,在家里硬扛,实在扛不下去的才会就医。他们村里的卫生室只有一个医生,一般不给村民打针或输液,只开药。

43岁的叶师傅是寺前镇西河村村民,以开货车为生。13天前,他的大儿子开始出现发烧症状,最高体温接近40摄氏度,他就到村卫生室开了一些感冒药。大儿子吃了两片感冒药后,叶师傅用当地的土办法——热水泡脚为其治疗,几天之后,大儿子基本康复。但随后,叶师傅、妻子和小儿子也陆续出现了发烧症状。

“除了发烧,还有全身疼,尤其是腰部疼得让我坐立不安。”叶师傅回忆自己当时的症状,他吃了一粒感冒药和几粒止疼药,每天大量喝开水,4天之后就基本康复了。他的妻子和小儿子的康复过程也颇为顺利,没有出现其他后遗症。

叶师傅表示,西河村大部分村民已经出现过发烧等症状,村民都是吃点药,用一些土办法在家治疗,现在基本已经康复了。但也有少数老人还有些后遗症,他们附近村里有个别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没能挺过这波感染潮。

距离太湖县城不远的小池镇小池村,78岁的村民王大爷在镇上买菜后步行回家,微微驼背的他看上去身体恢复得不错。十多天前,独自在家的王大爷出现骨头痛的症状,吃了一点感冒药后,过了两天就基本康复了。他介绍说,这段时间,村里村民大部分人都出现了发烧等症状,但现在都已基本康复,也有个别高龄老人因感染新冠后去世的情况。

一个县的防疫样本:农村发热高峰期已过,医院以“战时”状态迎春节返乡疫情

小池镇卫生院

有老人没能挺过来

1月4日上午10时,太湖县寺前镇卫生院输液室内,二十多名患者正在接受输液,其中大部分是老人。此后,前来输液的患者络绎不绝,4名护士忙个不停,穿梭于输液室和住院病房。这家卫生院有近10间病房,约20张病床,多数病床已被使用,但还有数张空床位。

其中一间病房内,89岁的刘爹爹正在接受输液。在一旁陪同的村民介绍,刘爹爹是寺前镇王畈村的五保户,感染新冠后出现肺部感染,病情较重,已在卫生院住院几天。

正准备办理出院手续的吴先生是寺前镇王畈村村民,去年12月16日,60岁的他结束外地打工回到老家。4天后,他出现了发烧、畏寒的症状,吃了一些布洛芬退烧药,当晚烧就退了下去。次日上午他感觉还可以,但下午他再次出现发烧的情况,他又吃了一点感冒药和阿莫西林。第三天下午,他再次出现低烧的情况,在家扛了几天症状始终没有消失,还出现了胸闷等不适。去年12月29日,吴先生来到寺前镇卫生院就诊,医生为其检查后告诉他有支气管炎,肺部轻微感染,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

“每天接受输液治疗,主要用药是头孢,现在症状基本消失了。”吴先生介绍,自从他住进来后这几天,每天到卫生院输液的患者很多,住院的患者也有所增加,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感染新冠引发的,老人居多。

吴先生还表示,他家附近有6户人家,这段时间没有出现发烧等症状的只有一个人,但其他人的症状没有他严重,基本上都在家里吃点药后就康复了。他在外地的老伴、女儿、儿子、孙子等也都已经发过烧,现在都已康复。

“今年过年我准备让儿子不要回家了,这个时候比较敏感。”吴先生说。

寺前镇王畈村村民刘爹爹也是住院病房的患者,他今年73岁,也是一名留守老人,独自在家里生活,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去年12月18日,他出现发烧、咳嗽、身体痛等不适症状,吃了感冒药后一直在家休息,但不适症状始终没消失,还出现了心脏不舒服的症状。无奈之下,他来到寺前镇卫生院就医。医生诊断他有白肺的情况,需要住院治疗。经过几天的治疗,刘爹爹的症状明显好转,再过两天就可以出院。

“以前我身体好得很,没有什么基础病,接种了三针新冠疫苗。其他的村民一般过几天就好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我的情况这么严重?”刘爹爹感到有些不解。

1月5日上午,小池镇小池村一户农户正在办理一场丧事,过世的是一名81岁的老人。老人此前患有基础病,前几天出现发烧的症状,在家吃了一点感冒药,症状有所缓解,但在前两天突然过世。

一个县的防疫样本:农村发热高峰期已过,医院以“战时”状态迎春节返乡疫情

在寺前镇卫生院住院的患者吴先生

有医护连续工作三天三夜

1月3日下午3时30分,寺前镇罗溪村卫生室村医范医生正在值班,此时没有一个病人前来看病。范医生介绍,本轮感染中,罗溪村估计有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出现过发烧等症状,但大部分都已经康复。他认为本村的此轮疫情基本上已结束,目前还有少数村民还有呕吐、拉肚子的情况。

范医生介绍,此次村民发烧一般一两天就好了,严重的不多,个别死亡的老人是因为有基础病,且年龄偏大。本轮疫情初期,村卫生室缺少布洛芬和连花清瘟等药品,但有一些其他感冒药,近期布洛芬已经到货。这段时间,村民来卫生室看病时,如果情况不太严重,他会开一些西药或中药,并建议其在家配合采用生姜水泡脚、梨子炖黑芝麻等土办法进行治疗,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他就会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就诊。

寺前镇卫生院副院长王医生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近期因为发烧前来就诊的村民并不多,大多数来就诊的患者都是感染新冠后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

王医生表示,本轮疫情高峰期大约从去年12月中旬开始,12月底达到高峰。目前高峰期基本已经过去,但近几天前来就诊的新冠患者还比较多。目前在卫生院住院的病人有约20人,每天接诊的需要输液的患者约六七十人,其中有部分患者有肺部感染的症状。

王医生介绍,他们医院共有42名医护人员,本轮疫情期间,上级医疗机构由于人手紧张,从卫生院抽调了个别医护人员。在疫情形势最紧张的那段时间,该院医护人员几乎全部感染,当时人手十分紧张。

“人手再紧张,也要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转。疫情最高峰时,我白班夜班连轴转,即便发烧也在坚持工作。院里一名护理人员曾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因为当时其他护理人员都在发烧。当时院内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咬牙坚持,终于挺过了那段最困难的时期。”王医生认为,从现在到春节,医院仍然会处于比较忙碌的状态,一些感染新冠后有后遗症的老人会陆续来就诊,他们已经在人员、药品方面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上级卫健委也一直在密切监控疫情的情况,积极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1月5日上午9时,太湖县小池镇卫生院内,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少,输液室只有一名老年患者接受输液。陪同其就诊的同伴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老人不是因为感染新冠来就诊的。卫生院的住院病房也未见到有患者住院。

小池镇卫生院一名医生介绍,当地本轮疫情高峰从去年12月中旬到12月28日左右,持续了约2周。他们医院41名医护人员,有39人曾出现发烧等情况,但目前都已康复。“高峰期时每天有100多名患者来医院就医,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直接去了县里的医院。”这位医生介绍,疫情高峰期医院也曾出现药品紧张、人手紧张的情况,但目前都已经得到解决。

担心返乡潮加重疫情

1月4日下午,太湖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内科门诊,5个诊室的门口都张贴着“呼吸道疾病专科门诊”字样,但候诊区等待的患者不算太多。导医护士表示,如果患者病情不严重,建议延后办理住院。医院住院部12楼的呼吸内科病区,大部分病床已被使用。

太湖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琥医生介绍,在此轮疫情防控过程中,他们医院作为当地最大的医院,承担了大部分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成为当地抗疫的主战场。从12月中旬开始,医院急诊科每天出诊的次数都在40次以上,每天接诊的患者有两三百人,现在住院人数近千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感染新冠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由于当地山区较多,有时单次出诊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医护人员非常辛苦,这段时间几乎都在超负荷运转。前段时间急诊科40多名医护人员几乎都被感染,但因人手紧张,绝大部分医护人员都带病坚持上岗。

一个县的防疫样本:农村发热高峰期已过,医院以“战时”状态迎春节返乡疫情

太湖县人民医院内科候诊区

刘琥介绍,为了应对此轮疫情,医院在800张床位的基础上增加了近200张床位,还提前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当地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委在各个方面给予了全力支持。

“去年12月17日到27日,是我们医院本轮疫情接诊患者最高峰时段。从去年12月27日至今,每天入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仍处于较高的位置,估计这种状况会持续到今年春节前。”刘琥表示,他现在最担心的是随着当地在外务工人员的陆续返乡,当地出现更多群众感染新冠的情况。

刘琥介绍,目前医院从领导到医生,从救护车司机到护士,全部坚持在一线岗位上,全体医护人员以“战时”状态应对此轮疫情。

1月7日,太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太湖县此轮疫情已过了感染高峰,正处在住院救治高峰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有序。为了确保平稳安全度过疫情流行高峰期,太湖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坐镇指挥的扁平化指挥体系,统筹全县医疗救治力量,提升医疗救治能力,保障药品供应,强化重点人群检测与医疗服务,关心关爱一线医护人员等多项措施。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8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婚庆行业“送冬迎春” 市场回暖趋势明显
...办婚礼。据阿焕介绍,他们在正月里已经迎来了一波订单高峰期,预计在四月份还将迎来一波订单高峰。酒店婚宴,“好日子”档期难定定下婚期的陈女士,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比对婚纱摄影套餐、
2023-02-22 09:24:00
新十条“满月”|广州疫情将至流行尾期,“制衣村”展望春节后复苏
...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人数开始从高位回落,单日就诊量从高峰期的五六万人次下降至1.9万人次。据研判,广州市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已经达峰,预计在2023年春节前将进入流行尾期。广州
2023-01-08 13:41:00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琶洲口岸迎春节进出境通关高峰1月以来进出境旅客超1.8万人次南方日报讯 (记者/肖文舸 通讯员/关悦)春节期间,琶洲港澳客运口岸(下称“琶洲口岸”)陆续迎来旅游
2024-02-13 06:41:00
我市举办2024春节返乡置业“迎春安居嘉年华”
...转自:随州日报随州好风景 家乡更宜居我市举办2024春节返乡置业“迎春安居嘉年华”随州日报讯(全媒记者钟金辉、通讯员周晶)1月15日,在随州南站出站口,我市举办2024随州春
2024-01-16 09:25:00
四部门推举措 让沈阳人安全快乐迎新春
...、便捷的服务。市交通运输局:道路客运投入运力5300辆 高峰期循环流水发车沈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卫东介绍,预计2023年春运总客量约为973万人次,同比略有上升,其中道路旅
2023-01-12 04:04:00
组织开展“八闽美食嘉年华”系列活动、全省132对高速服务区全部开放经营……今年春节福建这么过
...乙管”各项工作。目前,福建省已平稳度过此轮疫情感染高峰期,处于稳步下降阶段。 一是调整核酸检测策略。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
2023-01-13 14:49:00
...,主题为“楚天好风景、家乡更宜居”的湖北2024年春节返乡置业“迎春安居嘉年华”黄石分会场启动仪式在黄石北站举行。当天,黄石分会场活动同步在武黄高速黄石收费站入口、大冶市及阳
2024-01-16 03:04:00
...前的春运场景成为中国经济复苏的早期迹象。随着游子们返乡,热门商圈小寨张灯结彩、开门迎客,团圆的“年味儿”在大街小巷不断升腾。餐饮业逐步恢复往日热闹,老字号国产商品热销,“兔年
2023-01-23 21:14:00
本文转自:亳州晚报张店乡:返乡年轻人迎春献爱心本报讯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谯城区张店乡泥店村四队的返乡年轻人自发组织捐款7000元,为孤寡老人和困难户送去了春节慰问品。泥店村四队有
2023-01-20 09: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