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从“人控”变“智控”,惠及河池三分之一人口
130万“喀斯特群众”畅喝好水
本报讯(首席记者 张锐锐 潘剑 通讯员 易廷刚 覃翠翠 容海萍)9月17日,金城江区城北水厂厂长黄猛冒雨早早赶到监控室,看到检测系统显示当日的5个水质参数数据正常,源水、出水厂生物观察池内鱼类活蹦乱跳,他才放心开闸,让1.5万吨安全水流进用户家中。
河池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山多水少,部分城乡饮水工程运营监管缺位,水质安全难以保障。2022年度,2条涉及河池饮用水质量问题上了自治区社会评价意见反馈的“黑榜”。
今年以来,针对“黑榜”指出的问题,河池投入5000多万元,在建成的“智慧卫监”基础上,打造河池版“互联网+饮用水卫生综合监管”新模式,在全市11个县(区)153个乡镇、社区安装饮用水在线检测设备539台、监控探头348个;创新完善主体责任、运行管理、服务监管等机制,加强与水务、生态环境等部门协作,组建监测共享体系,实现饮用水水质指标24小时实时监测。
随着一项项新举措的出台、一台台新设备的投入、一个个新技术的使用、一个个新实验室的落地,河池饮用水监管模式从以往的“人跑”转变为“数字跑”,从“人控”转变为“智控”“数控”,监管效率大为提高;促成30个城乡水厂改善制水工艺、规范制水流程,“‘龙头水’不达标”“饮水安全易反复”等隐患得到根治,全市饮用水卫生管理实现管理能力、群众满意度、监测能力、知识普及率、联合管理能力、预警能力“6提升”,行政处罚案件、安全事件发生率“2下降”,让130万“喀斯特群众”由喝上水到喝好水。
“过去由于没有专业监测设备,消毒剂量也不好把控,导致水有异味、易浑浊,供水站只能坚持每月抽样送检。”金城江区拔贡供水站站长韦保说,如今,工作人员只需通过大屏幕或手机APP,定时或根据指令接收所供之水的水温、电导率、酸碱度、浊度、溶解氧5个重点监测参数的数据,就可准确了解水质情况;或在现场通过目测源水和出水厂生物,观察水池内鱼类生存状态,实现实时监控供水水质,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置,有力保障饮用水卫生安全。目前,随着“互联网+”新模式落地,现在即使在汛期,该供水站也能保障辖区5个村屯5000余名群众每天喝上600吨的好水。
“管理模式日益完善,监测技术日渐提升,全市433万群众全都喝上好水指日可待。”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河池将继续以“互联网+”模式助推饮用水监管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为建设“六新河池”“健康广西”贡献“好水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1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