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英才计划”孵化作品
《罗密欧的罗密欧》燃情上演 本报讯(记者李思静)11月3日,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自由舞者赵元灏,带着剧目《罗密欧的罗密欧》来到2023桂林艺术节进行全球首演。据了解,该作品是“2023全球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英才计划”孵化作品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部舞蹈剧场作品。
该剧讲述,在未来世界,凡是移植了控制器“罗密欧”的仿生人就会开始对周围的仿生人滋生爱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仿生人对于爱的不断认识,他们变得非常极端,让人类产生了恐慌,人类决定销毁和处理掉仿生人。然而当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两个仿生人时,一个被要求来销毁他们的人类修理工却犹豫了……
“我发现现在的人类社会变得特别理性,不会真正爱一个人,或者说,我们很少纯粹地去爱。”谈到创作初衷,赵元灏表示,自己在14岁读到《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罗密欧纯粹的爱所打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爱”受到各种束缚。“所以我设想,在未来,人类不再会有爱的本能,变得理性、无情、冷酷,他们把‘爱’变成一个名叫‘罗密欧’的装置,而这个装置放在仿生人身上,仿生人学会了爱,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
当经典角色于科技世界重生,舞蹈和对白是观众感受爱与冰冷的媒介。该剧舞美设计与舞蹈编排的反差是一大特色亮点:线条冷硬的道具、单调冰冷的灯光色彩、肃穆的服装之下,却有着激烈的肢体动作与走位编排。大量舞蹈表演段落和戏剧表演段落的结合,既是该剧世界观的构建,也是罗密欧爱情观的抽象表达。
“我希望能做一个观众们能真正在这个剧中感动到流泪、能看懂里面的人物关系变化、能感受到演员肢体上的情感的迸发、能感受到故事的戏剧矛盾的舞蹈剧场。”在赵元灏看来,这也是《罗密欧的罗密欧》在桂林艺术节舞台上受到欢迎的原因。“我觉得特别感动,刚刚结束的时候,观众跟我合影、要我签名,还送了我一箱啤酒,我觉得观众感受到了这部剧所表达的东西。”
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对这部作品给出好评。“我算半个科幻爱好者,看过一些阿西莫夫关于机器人与人类关系的作品,也期待能看到一些青年导演、青年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力与想象力。这部作品让我感到很惊喜,它的舞蹈、配乐、演员的神态都非常具有艺术审美。”一位年轻观众这样说。
“我认为这部剧表现了一个人对爱的不同阶段表现,刚开始的爱是温柔的,后面会遍体鳞伤,这些爱才让他变成一个完整的人。”观众蒋先生表达了对该剧的理解。他的同伴陈先生则表达了另一种观后感:“爱是相互折磨,不爱是行尸走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