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南时报讯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将苏绣、宋锦等非遗技艺与AI生成、智能织物等科技结合,紧扣时代脉搏,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5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在北京拉开帷幕。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服饰设计系2025届毕业生以“翼启未来”为主题,携设计作品惊艳亮相,并获央视新闻特别报道,成为非遗传承与科技融合创新实践的典范。
发布会以“设计赋能”为核心理念,通过服饰语言串联传统文脉与未来想象。毕业生作品围绕“非遗活化”“国潮焕新”“科技融合”三大支点展开创作,运用“丝绸数字拓印”“动态光影织纹”等前沿技术,探索东方美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多元表达。作品《竹墨扇韵》系列通过植绒、苎麻与蕾丝面料的厚薄对比,再现非遗黑纸扇“刚柔并济”的特质;《着甲》则融合法国圣女贞德盔甲元素与东方柔美面料,以真丝光泽模拟盔甲金属感,赋予女性服饰力量与柔美的双重表达。
本届大学生时装周汇聚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63所高校,以及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日本等5个国家的10所国际顶尖设计院校,共计3000余名毕业生作品参展。该校艺术学院凭借鲜明的文化辨识度与技术创新力,引发广泛关注,到场企业代表及嘉宾纷纷表示,“作品既扎根文化根脉,又拥抱技术革新,为传统工艺的产业化提供了新思路。”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艺术硕士授权单位及CUMULUS国际联盟成员,深耕设计教育65载,已连续两届获教育部学科评估A类评级,其染织与服装服饰设计系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依托“纺织与服装设计示范实验中心”,构建“艺科融合+产学研创”培养模式,近年来在国内外赛事中屡获“院校育人奖”“最佳工艺奖”等荣誉,为行业输送了大批兼具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的先锋人才。“在苏州这片丝路文明与江南锦绣交织的土地上,我们始终以‘以艺载道’为使命。”艺术学院院长王柯表示。
通过本届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苏大艺术学院不仅展示了“非遗活化”的教学实践,更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对话,印证了其“扎根文化、拥抱科技”的教育路径,为全国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苏大范式”。丘益杰 胡小燕 高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