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十项行动见行见效
天津北方网讯:美丽海湾是美丽中国在海洋领域的集中体现和实践载体,也是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8月28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中新天津生态城岸段成功获批,我市美丽海湾建设实现“从0到1”质的突破。
市民群众临海亲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与我市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近年来,天津坚持以美丽海湾建设为统领,将渤海综合治理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体谋划、一体推动、一体落实。按照陆海统筹治污、生态保护修复、环境风险防范“三招”治海要求,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市生态环境局海洋生态环境处处长高翔介绍说,为高水平保护海洋生态,我市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10%海域纳入红线范围。成立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有效保护大神堂牡蛎礁群、遗鸥栖息地等重要生境;在中新生态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南港工业区等沿海重点区域实施系列岸线和湿地整治修复工程,累计修复湿地约640公顷、岸线约36公里。每年联合开展“碧海”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倾废、非法捕捞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行为。
同时,“一河一策”治理入海河流,推动工业、城镇、农业农村污水治理,工业园区、农村基本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从316万吨提高到421万吨,12条入海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年均浓度分别下降46%、86%、58%和62%。
开展“查、测、溯、治”专项行动,排查溯源1035个入海排口,全部完成分类整治;滨海新区30家工厂化海水养殖企业全部完成尾水处理设施改造,实现达标排放;进出港船舶污水、垃圾实现收集、转运、处置“闭环”管理;建立健全“海上环卫”机制,常态化防治海洋垃圾。
为高效能防范环境风险,我市持续开展沿海石化、化工聚集区环境隐患排查,实施分级监管,“一企一策”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及时备案动态更新。建成海洋环境应急物资库和中海油海洋环境应急天津基地,形成覆盖“一港八区”的应急联防模式;建设海湾环境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海湾生态环境常态化巡查管护。“通过全市合力攻坚,12条入海河流从‘全部为劣’到‘全部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从16.6%提高到71.7%。海洋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消失近30年的野生缢蛏再现海滩,全球超8成遗鸥在津栖息越冬,天津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约束条件下,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湾生态保护治理新路。”高翔说。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保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实施‘十项行动’,加快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深入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优质海洋生态产品,努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上当好先行者、示范者。”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弢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