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麦克阿瑟的“玉米芯”烟斗,用我们东北的方言来说,那就是“苞米瓤子”做的。这个烟斗在当时成了麦克阿瑟的标志之一,他叼着这根“苞米瓤子”,带领着十三万美军与日军在菲律宾展开对抗。结果,五万七千的日军把他们打得狼狈不堪,麦克阿瑟和少数亲信最终通过飞机逃脱,留下了十一万部队被俘。这场惨烈的“巴丹死亡行军”,致使一万八千美军士兵丧命。
如果不是麦克阿瑟的保护,当年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七三一部队的首犯,恐怕早已被绞死。如此一个人物,却被吹捧为二战的头号名将,想必连巴丹的亡魂都不愿见到这一结果。麦克阿瑟,像许多美军将领一样,在顺风顺水时似乎总能应对自如,但一遇到真正的强敌,他的本性就暴露无遗。后来的朝鲜战场上,麦克阿瑟再次叼着那根“苞米瓤子”,却被痛痛快快地打了一顿。为了平息国内的愤怒,杜鲁门最终决定将他彻底解职——据说,麦克阿瑟后来因胆结石去世,也许那时的战败恐惧早已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麦克阿瑟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但毕竟在命运的风波中活了下来。至于他所烧掉的“苞米瓤子”,恐怕连一辆小推车都装不下(每根玉米芯最多能抽一百袋烟,质量稍差的也不过五六十袋)。然而,比他更不幸的却是另外三位美国将军,其中一位被“友军”撞死,另外两位则被俘。而其中有一位被俘的将军,倒也不算太惨,他把被俘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竟然卖了五十万美元——按当时的经济水平,五十万美元相当于四十万克黄金,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现在这个数值有多大。
在朝鲜战场上,第一个被俘的美国将军是第二十四师的迪安少将。迪安刚到朝鲜不到二十天,便指挥的部队在1950年7月1日遭到了彻底摧毁。那支部队和李承晚的第一军、第二军一起,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伤亡俘虏总数高达三万二千多人,损失了包括火炮、坦克、枪支和汽车等大量装备。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支部队居然连师长都丢了,幸存的士兵中没有他,俘虏名单上也没有他。
麦克阿瑟听到迪安失踪的消息后,气得简直要“把苞米瓤子”给气炸了:“如果迪安被俘,老金一定会广泛宣传,回去后他得给安迪写个检讨。”于是,他下令第八集团军的沃克中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仅要找到迪安,还得把你变成安迪!”结果,沃克中将就成为了第二个倒霉的将军。
沃克接到命令后,开始了对迪安的搜寻任务。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始终未能找到迪安的踪影。沃克最终向麦克阿瑟报告时,简短地写了一封电文:“迪安将军担任第二十四师师长仅18天,但该部队有高度责任感。在大田被围时,将军临危不惧,指挥若定,亲自组织队伍突围,不幸以身殉职。”美国人随即为此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甚至授予了迪安“国会荣誉勋章”,以表彰他所谓的“忠诚与功绩”。但对于仅上任十八天的迪安来说,这些荣誉显得有些过于虚假和夸张。
事实上,迪安并没有什么“功绩”和“忠诚”,他根本没有“以身殉职”。他不过是被俘而已。对于沃克中将来说,悲惨的命运还在后头。仅仅160天后,1950年12月23日,沃克就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丧命。最搞笑的是,为了掩盖事实,美国媒体报道说他是被美军卡车撞死。然而,真相是沃克实际上是被韩军的卡车撞死的,这个真相直到多年后才被揭露。
沃克中将的死法非常尴尬,与迪安的“殉职”形成鲜明对比。沃克的家属甚至没有得到阵亡抚恤金,因为美军的抚恤金制度非常严格,只有战死并确认尸体的,才能获得抚恤金。沃克的死,实际上是美军拼命掩盖的一桩丑闻。而迪安少将虽然被俘,但在战俘营里的日子相当舒适,吃得好,住得好,衣服也非常暖和。他自己在回忆录中感慨,自己在俘虏营的生活比战场上的时候还要好得多。
最终,迪安被遣返回国,在遣返前的告别宴会上,他发表了一番感人的讲话:“愿美国与中国永远不再交战!愿两国永享和平!”这番话展现了他在战争中的深刻领悟。回到美国后,迪安继续服役,并最终晋升为中将。他的回忆录《在朝鲜被俘历险记》也成为畅销书,出版社甚至为此支付了五万美元的版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