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非遗麦秸扇,“摇”来共富风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6-14 15: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新泰王家林村小庭院里做出“大文章”

非遗麦秸扇,“摇”来共富风

非遗麦秸扇,“摇”来共富风

非遗麦秸扇,“摇”来共富风

村中老人在掐辫子。

非遗麦秸扇,“摇”来共富风

制作完成的麦秸扇。5月24日,赵志芳的儿子特意请了一天假,拿着镰刀,上山帮老母亲收麦子。

在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如此之高的现在,用镰刀割麦子?这在新泰市羊流镇王家林村司空见惯。“俺既要粮食也要下面的秆,就得用镰割。”年近八旬的赵志芳解释说。

王家林村的许多妇女长年都在忙活一件事:掐辫子,就是像姑娘家编辫子一样,将麦秸秆编成辫子,然后再将其加工成扇子、草帽等产品。也正因为如此,这里专门种一种小麦,茎秆比常规小麦高50厘米左右,当地人称之为“高麦子”。“我这算少的,多的有种一两亩的。”赵志芳今年种了半亩多高麦子。

王家林村掐辫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0多年前,现在已经演化成了一项产业。有的专门在家掐辫子,有的专门种高麦子,整理好后成捆卖给别人,一斤2元左右。也有人像赵志芳一样,走的是“全链条”路线。

“我去年种了一亩半,收了500多斤麦秸秆,今年没种,准备跟村里其他人家买。”46岁的村妇联主席李霞说。王家林村的掐辫子产业是在她的推动下壮大的。

王家林村几乎人人会掐辫子,过去,掐完大多用来编织草帽等日常用品。前年,李霞听说离王家林将近20里地的三洼村,有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秸扇的传承人,成立了工艺品公司,年销麦秸扇达数十万把。“做工艺品和做普通扇子,不是一个概念。”李霞说。她便专门跑去三洼村,学习麦秸扇的制作。

分麦秸、泡麦秸、掐辫、编网、穿片、钉网、剪样、缝边、上把、修补……经过12道工序后,麦秸秆变成了一把把造型精美的麦秸扇。“基本工序和掐辫子差不太多,只是后面花样多一些。”很快,王家林村的许多妇女学会了这项技艺。

“不止妇女,许多男的也学会了。”李霞说。前年,村里还组织过掐辫子比赛,全村男女老幼将近80多人参加了比赛,有的男的掐得比女的都快、都好。

60多岁的刘建香是制作麦秸扇的一把好手,在她家里,麦秸秆、各种各样的半成品和已经制作完成的扇子,摞了一层又一层。“干这活不用出门,不耽误照顾家里,有空就干,一天能挣三四十元钱。”她说。目前,全村有20多人常年在家掐辫子、做麦秸扇。

每天下午,李霞都要跑一趟三洼村,送货、领料,忙得不亦乐乎。“不止我们村,我还负责给周边10多个村、六七十人送货、发料。”

销路不愁,干劲更足。据了解,新泰市专门从事麦秆加工的工厂有30多家,大约2万余农村中老年妇女参与进来,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浙江、安徽、广西等地,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挣钱好门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媚的端午节
...后的。每年六月中旬左右,一座座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麦秸垛就出现在场院里。黎明前黝黑的麦秸垛像郁郁的丘陵沉默着不说话,月色下还是郁郁的,满腹心事说不出,却富有着深深的诗情画意。
2023-06-29 08:48:00
乡村振兴看河南丨小小麦秸画 画出乡村幸福路
...乡村振兴的做法令记者印象深刻。不仅能欣赏还能卖钱的麦秸画一根根麦秸秆看似毫不起眼,但在非遗传承人面前,经过一双巧手作画,麦秸秆能神奇地变成一幅幅灵动的画,这便是麦秸画制作技艺
2023-05-10 08:24:00
...3日上午,在鲁山县下汤镇老街社区,今年61岁的市级非遗麦秸画传承人齐胜广,正在带领一些残疾人制作麦秸画。齐胜广两岁时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双下肢残疾,但他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
2023-03-15 04:00:00
传承发展“非遗”   为乡村振兴“赋能”
...说就是幸福。”10月17日,在建安区五女店镇老庄陈村的麦秸画工作室内,村民袁瑞芳高兴地说。正是秋收时节,走进老庄陈村,硬化过的道路干净整洁,改造后的房屋焕然一新,抬头是“画”
2023-10-27 01:03:00
梁山好汉剪纸 一剪一纸手中生花——张亮亮
...失传,而张亮亮凭借自己的满腔热爱,将老一辈的剪纸与麦秸画技艺传承下来。“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要让更多人学到,要传承下去。”73岁的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与麦秸画传
2024-04-03 22:43:00
母亲的地锅锅盔
...盔,我都会自告奋勇来烧火。用家里的大锅烙,烧的就是麦秸。麦秸易燃,火力绵软,火候好掌握,用来烙锅盔,简直是绝配。烙锅盔烧的这些麦秸,都是麦场上卖掉之后剩下垛顶上或挨地的那些,
2023-08-21 00:13:00
迎战“三夏” | 前边收麦后打捆 这厢播种那厢浇
...粮仓里流到了装运粮食的车上;打捆机紧随其后,圆圆的麦秸捆滚落麦田里。“我们组织了10台收割机抢收,打捆机就地打捆麦秸。”村民杨新红说。她指挥叉车将一捆捆麦秸装车,运到不远处的
2024-06-01 00:28:00
麦秸回收利用成产业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河北保定清苑区麦秸回收利用成产业魏岳奇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孙维福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阳城镇曹庄村,打捆机在麦田中穿梭,忙着将收割后剩留的麦秸成捆、打包,
2024-06-21 05:55:00
少年的麦收 (随笔)
...再也没有重逢过。经过十多天的劳作,麦收接近尾声,垛麦秸垛的时候到了。为了让麦秸垛既结实又美观,父亲选择我当他的助手,站在麦秸垛上踩着递上去的一团团麦秸,并稍作整理。这活,我也
2024-05-24 00:4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跨越300公里寻亲!无为民警助力83岁老人与失散30余年姐姐中秋前团圆
大皖新闻讯 中秋前夕,一场跨越江西九江与安徽无为,时隔30余年的亲情寻亲路,在民警的助力下圆满落幕。10月4日上午,来自江西九江的赵先生急匆匆走进无为市公安局泥汊派出所
2025-10-11 14:40:00
菏泽王女士备孕一年未果 济南红绘医院精准诊疗喜获千金
结婚一年积极备孕却屡屡受挫,27岁的王女士在求子路上历经波折。直到她遇到济南红绘医院的邢爱君教授,才终于如愿怀上宝宝。如今宝宝已满5岁
2025-10-11 18:52:00
曾经胎停育,如今从容备二胎:她与济南红绘医院的信任之约
来自广东的龙女士,曾因胎停育陷入生育焦虑,直到遇到济南红绘医院的李婷主任,才顺利生下大宝女儿。如今备孕二胎,她再次选择信任李婷主任
2025-10-11 18:55:00
贵阳一无胆囊市民收到“胆囊不大”检查报告,医院:忘改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静 郭辰昊 见习记者 王浩近日,贵州李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今年1月,他因术后引流管渗液前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就诊
2025-10-11 21:41:00
反对家暴,别用“劝和”堵住受害者的生路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0月5日,福建泉州石狮一名男子在家中打骂女子,并猛摔一个小女孩。9日,石狮市妇联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第一时间已去了解情况
2025-10-11 10:48:00
大二男生暑假打工遇车祸昏迷50天 家人无奈求助
自从儿子出事后,这个家庭的天塌了! 父亲干活时接到噩耗今年19岁的刘帅是陕西一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今年秋季开学后上大学二年级
2025-10-10 21:36:00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