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4月7日,在安徽师范大学喜迎96周年校庆之际,重启了“花津鱼”免费吃活动。
当天,该校安排专业人员驾船于校内花津湖中捕捞“花津鱼”,头网就有好几百斤,胖头、白鲢、鳙鱼、鳊鱼……最大的一条26斤,个头足有半人高。
说起“花津鱼”的故事,还要追溯到2015年学校开展的“美丽校园”水质治理工程。当年,为打造碧波荡漾、荷叶葱茏的花津水系生态景观,学校针对花津校区花津湖持续开展三年校园水系综合治理。
活动现场。安徽师范大学供图
多年来,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温新利定期带着学生在花津湖边进行水质监测,动态掌握花津水系各项指标。“一方面是实践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守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护好一池春水。”温新利说。
2016年,安徽师范大学首次捕捞“花津鱼”与全校师生共享,并承诺要让每届学子都吃上一顿“当家湖”的花津鱼。
“以鱼为载体,将关爱学生落到实处的同时,也注重引导全校师生树立共建生态校园、共享建设成果的理念。”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旭介绍,本次共捕捞“花津鱼”六千多斤,除了师生投放之外,也有不少来自3年前放养的鱼苗。
下网捕鱼。安徽师范大学供图
根据安排,4月8日至10日,该校连续3天在三个校区食堂推出“鱼你有约 寻味花津”活动,每人每餐免费享用一份“花津鱼”(仅收取加工费)。
考虑到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口味不尽相同,食堂特地安排了酸菜鱼、糖醋鱼、葡萄鱼、红烧鱼块、剁椒鱼头、手打鱼丸等十余道菜品,既暖胃更暖心。
“我想回母校了!”“哇塞,又吃鱼了!”“熟悉又怀念!”……在得知母校重启“花津鱼”免费吃活动之后,不少校友纷纷跟帖感慨,一时间,母校情节涌上心头。
“时隔三年,校庆日回到母校,想起当年在花津湖畔读书赏景的时光,还能重温一顿‘花津鱼’,满满都是回家的幸福感!”2022届毕业生刘乙刚如是说。(汪瑞华 田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20:46: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