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昭平县走马镇走马村党总支部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建强基层组织、促进富民增收的有力抓手,以“三个三”模式跑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2021和2022年走马村连续两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预计2023年可突破80万元。
实施“三领工程”,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书记领航”。深化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以“包乡联村”为载体和抓手,全力构建“四个一”帮扶机制,即“一名县级领导联村、一家机关单位帮村、一名乡镇主要领导包村、一名第一书记驻村”,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形成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强大组织合力。
党员“领跑”。实施“党小组引领”工程,优化设置6个党小组,健全“村党总支部—网格党小组—村民小组”的党组织管理服务体系。组建“产业助农”先锋队,吸纳整合包村工作组成员、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致富能手等力量,下沉一线“联合作战”,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谋划、实施、管理等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能人领办”。积极探索推进能人领办村级集体经济,盘活无人管理茶叶基地50亩,由能人领办管理运营,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鼓足农民钱袋子,不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打造“三链融合”,写好特色产业“新文章”
“组织链”聚力。借助粤桂东西部协作优势,走马村依托思勤江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质,探索省际“支部共建”新模式发展水产业。在粤桂党建联盟牵线下,与有长期养殖甲鱼传统的肇庆市鼎湖区沙一村签订了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打造水面6亩的走马村甲鱼养殖基地,共投放甲鱼苗8000只,年出产成品甲鱼约1.4万公斤,年产值可达110万元,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
“人才链”助力。充分发挥粤桂协作帮扶后盾单位、驻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团等人才“组团式”帮扶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才带头作用,开办走马镇瑶乡红加工厂,研发红茶及绿茶延伸产品,增加茶叶附加值,年产值达400万元,每年可为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
“产业链”给力。走马村结合本地实际,大力实施“小产业增收”工程,鼓励引导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资源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三微产业”,吸收和带动农户参与项目,增加农户收入。截至目前,走马村发展微菜园20亩、微果园10亩、微茶园50亩,带动农民增收56户213人,带动就业6户23人,联农带农富农效益明显。
强化“三资管理”,激发富民强村“新活力”
资产盘活促增收。扎实开展“三资”清查,摸清家底盘活“沉睡资产”,全面摸排闲置土地、旧办公场所等资产,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提高资产存量利用率。通过出租旧村部楼给昭平移动公司使用,进一步盘活村级“沉睡资产”,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4万元。
资源开发促发展。村集体牵头流转农户低效、闲置土地2000余亩,按70元每亩的价格,与贺州七彩田园有限公司签订经营权流转合同种植林木,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4万余元。
资金投入促就业。走马村集体出资73万元购置农户土地16亩,引进江胜木业有限公司合作经营发展木材加工产业。针对无法外出务工的留守老人妇女等,就近就地成立扶贫车间,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帮助27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每年可为农户增收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昭平县走马镇人民政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