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易”出广厦万千 “扶”出火红生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4 09: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易”出广厦万千 “扶”出火红生活

——湖南高质量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纪实

“易”出广厦万千 “扶”出火红生活

沅陵县太安社区 黄庭波 摄

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持续提高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截至2022年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基层党组织1024个,“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1683个、群众自治组织1523个,1935个安置点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派驻党员干部5012人。

□ 曾盼明

□ 本报记者 邢成敏

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家家帮扶车间带来希望,一张张笑脸随处可见……随着“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湖南18.7万户69.4万贫困群众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

行百里者半九十。作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接续瞄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这个目标靶心,高质量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

拓宽稳定就业渠道

使搬迁群众“住得安心”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俯瞰三湘大地,从田间到车间、从街头到巷尾……湖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处处涌动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哒哒哒……”走进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沅陵县太安社区德云服饰帮扶车间,60多名工人正忙着赶制衣服。一张缝纫熨衣工作台,是残疾人李西玉的“新岗位”。“政府帮我找工作,身残也能有事做,现在楼上住宿,楼下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李西玉笑着对记者说。

就业渠道宽,群众更安心。“楼上居家、楼下就业”的安置区帮扶车间,是沅陵县在全国的首创,全县安置区建设帮扶车间13家,200余人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元。

初春,暖阳高照。走进湘西州泸溪县武溪镇武水花园社区的搬迁户自主创业一条街,映入眼帘的是一字排开惠农服务店、小超市。在海英早餐店里,老板娘杨海英正娴熟地包着饺子,“随着疫情逐渐好转,店里生意越来越好,每月纯收入有6000元左右。”谈及迁入新家的感想,杨海英喜上眉梢。

2019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杨海英一家从洗溪镇八什坪村搬进上堡安置区,与身患残疾的丈夫一起开早餐店创业。“如今,重新装修了房子,又新买了台小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杨海英莞尔一笑。

不只“挪个窝”,更要“铺好路”,下好搬迁群众就业“关键棋”。

开展外出就业精准对接、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支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加强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带动就业……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易地扶贫搬迁有就业意愿劳动力已就业30.35万人,全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户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

壮大特色产业体系

使搬迁群众“充满信心”

新芽吐绿,春色迷人。还有一个多月,湖南将迎来春茶采摘的“黄金期”。在湖南第二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益阳市安化县龙塘镇茶香花海安置区,茶农们不误好春光,纷纷穿梭在茶垄间劳作,信心十足地靠着茶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采茶没什么技术含量,这里环境好、离家近,工作也不累,每天都是按量计价,采得多赚得也多。”望着一树树、一枝枝的新芽,茶农们信心满满。搭上茶旅产业高速发展的“快车”,如今,越来越多群众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无独有偶。张家界市按照“龙头企业+生产性合作社(扶贫工厂、劳务联合体)+搬迁户”模式,实现搬迁户产业帮扶利益联结。目前,莓茶产业已带动永定区10112户农户脱贫,带动就业人数达5.5万人,参与莓茶产业发展的农户人均增收6000元以上。

郴州市则全力推进“四跟四走”产业帮扶模式,引导搬迁群众参与蔬菜、柑橘、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产业和烤烟、中药材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2022年,全市各项帮扶措施惠及搬迁群众2.89万人,人均纯收入达15508元,同比增长14.6%。

湖南支持特色产业项目向安置点聚集,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种养、乡村旅游等特色帮扶产业,推动安置点后续扶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了“合作社+基地+搬迁户”“搬迁+小庭院”等产业帮扶新模式,使33.7万搬迁群众增收受益。

一个个产业帮扶举措暖民心、强信心,将搬迁群众送进了“春天里”,送进了“幸福圈”。俯瞰三湘大地,绿水青山中,特色资源正变为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正变为富民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使搬迁群众“过得舒心”

“社区干部对我像亲人一样,特别是在我摔倒后,第一时间就把我送到了就近的医院诊治,助我脱离了生命危险。”时隔一年,怀化市会同县连山工业园社区搬迁户蒋茂明对此事记忆犹新、满怀感激。

该社区通过创新“党建引领+易地扶贫安置”治理新模式,构建“党支部-党员联系户-楼栋长”服务体系,打通了安置区服务群众“最后100米”。这是湖南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社区治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为确保搬迁群众真正“融得进”,湖南各地以“党建引领强治理”为抓手,真招实招硬招频出,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怀化市在具备条件的安置区探索实施“党建引领 网格聚力 数字赋能”云治理模式,采取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网格跑单,推动安置区后续管理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打造后续管理示范区。

郴州市健全“党建+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出台加强基层治理“26条”措施,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因地制宜加快集中安置点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居)民自治为基础、管理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治理模式。

娄底市推行“党建+群建+社区治理”新模式,推动党建工作集中安置点全覆盖,群众性自治组织集中安置点全覆盖,党组织统一领导,志愿者协会、搬迁群众理事会等群团组织协同发展,涟源“屋场会”、新化“上梅红”等治理模式应运而生……

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的社区治理模式,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持续提高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截至2022年底,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设立基层党组织1024个,“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1683个、群众自治组织1523个,1935个安置点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队,派驻党员干部5012人。

昔日“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今朝“山里人过上城里人生活”。挪出穷窝,奋斗不止,三湘儿女正阔步奔向人居和谐的幸福新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南新邵:农旅融合发展 让群众吃上“旅游饭”
...迁 让群众住进“风景里”在白水洞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便民小店内,67岁的刘亮平正忙着整理货物、给前来购物的顾客结账。2018年,刘亮平一家从深山中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集中
2023-11-20 12:50:00
...升社会治理水平入手,引导“湾村明白人”参与易地搬迁安置点基层治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人熟路熟情况熟的优势,送政策、强帮扶、促增收,做实做细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实现了“搬得出
2023-12-12 17:17:00
...委县政府投资3.5亿元,建成了湖南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太安社区。太安社区占地143亩,安置1359户5206名搬迁群众。近年来,按照怀化市后续帮扶“20条措施”和沅
2023-02-22 05:26:00
...2500元至5000元。办实业、兴事业安化县利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的铺面,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建扶贫车间,实现居民增收、企业增利、税收增长的多赢效果。截至2023年11月
2023-12-21 05:05:00
湖南娄底新化县一扶贫安置房项目频现大面积质量问题 搬迁户:住着都害怕!
...建设的新房,改善了居住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付家村安置点楼房外景但近期,多名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孟公镇的村民向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称,他们2019年
2023-08-28 09:17:00
湖南江华:“暖冬行动”情暖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
...公司、水口镇人民政府来到水口镇幸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暖冬行动”系列活动。“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身体的隐私部位是哪些地方吗?”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金飞云
2024-02-03 19:56:00
...就近入学原则,优先统筹安排。投入2500万元在矿工南路安置点新建一所高标准幼儿园,投入1600万元对第三完全小学进行了扩建,让搬迁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在所有安
2024-02-19 08:56:00
...决瑞翔大道两侧居民用水问题的同时,一并解决幸福家园安置点、五里堆社区部分村组“吃水难、用水难”等问题,同时减少了供水中断和水质问题的发生,有效解决了居民生活的基本需求,获得群
2024-12-12 10:46:00
...发组建了花鼓戏剧团、诗词书法协会,当地党委政府还在安置点成立了社区居委会,建立了党支部。五年来,搬迁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邻里和睦,团结一心。这些天,在外工作的居民陆续回来
2024-02-03 18:3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通讯员 吴霄汉 济宁报道3月30日,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通过创新构建反诈联防机制,联合嘉祥农商银行开展“守护‘两卡’安全
2025-04-03 10:50:00
中国网4月3日讯 据最高检网站3日消息,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25-04-03 10:50:00
湖南龙山:秦简文化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千年秦简,方寸拓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璀璨。拓印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明的延续……”4月2日,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联合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2025-04-03 10:50:00
清明假期哪里适宜旅行?扫墓注意什么?一文看全-中国网
中国网4月3日讯(记者 彭瑶)清明小长假来了,4月4—6日放假三天不调休,踏青、祭扫活动叠加,人流增多。小长假期间天气如何
2025-04-03 10:51:00
近400人!最大规模韩国旅游团入境威海
大众网威海记者 王彬 杨栋博 威海报道4月1日,来自韩国健步球协会的近400名团体游客入境威海,开启为期3天的山海休闲之旅
2025-04-03 10:51:00
金湖县银涂镇举办“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春风拂柳绿,清明寄深情。4月2日上午,金湖县银涂镇在复连村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镇村40余名志愿者参与,以文明祭扫的方式向革命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2025-04-03 10:52: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
2025-04-03 10:52:0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5-04-03 10:52:00
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高“历接历办”小程序在辖区居民群众中的知晓度,3月31日,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2025-04-03 10:52:00
说起麻糍这道美食的发源地,在我们大杭州,当数建德三都。三都麻糍是建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2025-04-03 10:53:00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济宁报道3月31日,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全院94名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2025-04-03 10:54:00
江西下达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南昌新闻中心
本报讯 王纪洪、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为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江西省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
2025-04-03 10:55:00
嘉祥县黄垓镇残联开展上门评残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关中平济宁报道4月2日,嘉祥县黄垓镇残联邀请嘉祥县残联、嘉祥县中医院评残专家共6人组成残疾评定小组
2025-04-03 10:55:00
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护航梨花节行动
执法队员规范停车现场大众网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李新华 济宁报道4月2日,济宁市金乡县第六届梨花节活动在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2025-04-03 10:56:00
元和职工新课堂 搭台赋能新青年
江南时报讯 为丰富青年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更好满足青年职工在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点亮青年职工“八小时外”的多彩生活
2025-04-03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