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湖评论:慎用成人规则对“熊孩子”标签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04 19:48: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则陌生成年人在飞机上教育一岁多哭闹儿童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两位女性对着哭泣的小女孩说着“不哭了就可以出去,不哭了阿姨带你找奶奶”,小女孩哭泣不止。这段机舱厕所看似成年人代管“立规矩”的“正义使者”行动,引发了两拨舆论。大部分声音质疑此举视为一种失当的“儿童施暴行为”,担忧会给小孩留下童年阴影;一部分声音对当事人“净化”公共空间行为表示支持,坚决抵制“熊孩子”哭闹扰民行为。近些年,公共场合儿童哭闹的话题一直都是社会热点,网络上“代管熊孩子”、“魔法打败魔法”、“发疯文学”等多形式的现代人爽感教育屡屡登上热搜议题,当前生存空间呈现对孩子容忍度极低状态。

“熊孩子”变成固化的舆论范式,扩大化“厌童”变成流量爽文。随着现代人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各种压力下的成年人们忍耐度逐渐被拉低,自我空间维护意识较强,对公共场合的孩子喧闹声零容忍,小孩家长与路人公共场合吵架的新闻时常引起讨论,基于大人视角下的孩童哭闹均被打上了“熊孩子”的标签。经舆论场发酵,“熊孩子新闻”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量视频,使得“厌童”的情绪溢出、扩大化,不少成年人披上整治公德秩序外衣,化身“正义行动者”,出手教育公共场合的“熊孩子”及“熊家长”,舆论的撕裂与冲突,营造了一场成年人规训的狂欢,代管“熊孩子”变成许多视频的爽文流量密码。社交媒体生存空间中“熊孩子”变成固化的舆论范式,的确存在许多缺乏管教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熊孩子”,但同时也存在许多被冤枉的小孩,比起真正义的出手,总有些是举着行动者旗帜的戾气流量宣泄,比如此次事件中被教育的一岁多小女孩,如同网友说的“尿都憋不住的年纪你要她憋住情绪”,被舆论围攻的“熊孩子”难道就应该失声在公共场合吗?

“熊孩子”污名化下教养争议,中国家长为“好家长”人设胆战心惊。当下真假“熊孩子”判题难择,除去部分对孩子缺乏管教的失职父母,大部分的父母更愿意孩子呈现出良好的教养行为,尽量朝着培养“好孩子”的目标上前进,不过面对教养期望与儿童行为发展规律的错位,用公共空间里成年人的标准审视幼童,引发对儿童正常行为的误判,自家孩子被污名化为“熊孩子”变成父母在意的难解之题,如同此次事件一岁多的小女孩在陌生环境中恐惧、不适通过哭闹表现出来,却被其他人视为“熊孩子”没有教养,争议最后父母面对其他人的代训“表示理解”也是无奈之举。在童闹争议的话题下,常能看见有孩父母的一些心声,子不教“父母”之过的观念下,教养者们深受自我反思与矛盾的挣扎,不可控的孩童正常行为被误解难以避免,他们采取减少出行的社交回避、人前育儿的教养表演、公私场域双重育儿等行动解离,去污名化道路上更加胆战心惊的是父母们。早前作家苏小懒坐动车屡次被列车员管好孩子,孩子在乖乖坐好的情况下屡次被提醒,感受到冒犯后呼吁公众对婴幼儿家庭要有包容度,此话题瞬间引起有孩家庭的呼应。整个社会急需更理性的情绪去关注幼童公共空间使用的问题。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些包容才能寻求儿童友好空间“最大公约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大众有责任呵护好祖国未来的花朵,而不在他们幼童时便贴上糟糕的“熊孩子”标签,用“小孩哥、小孩姐”制造社交媒体的流量狂欢,制造年龄层的对立而引动的舆论热度过于低级,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应让步生理性反应,用成年人的社会规范驯化天真的灵魂不可取,数字化时代的协同育人更要注重包容性思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生长在一个自古崇尚“爱幼”国度的人,打造文明的公共空间,需要“有为”家长引导好习惯式的家庭教育,需要“有度”公众拒绝滥贴“熊孩子”标签包容儿童成长。关爱儿童是社会文明的标识,国家正努力构建的儿童友好型社会,只有多些包容,才能寻求儿童友好空间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全年龄层幸福感,才能画出时代发展“最大同心圆”。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雯(宜昌枝江)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王舒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关注增加,感统训练市场迅速兴起,儿童培训机构、早教机构纷纷推出相关课程。《法治日报》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感统训练行业存在诸多乱象,感统训练质量良
2023-09-21 21:19:00
当 \"男不读文女不读理\"\" 老人必须看护 \"等标签像无形的绳索,将人群粗暴捆绑进预设的\" 保护圈 \",我们不得不叩问:以安全之名设立的门槛,究竟是筑牢防护墙,还是砌起
2025-06-10 16:06:00
近日,随着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发出的开学温馨提示,愉快的暑假已接近尾声。孩子们一边感叹“一眨眼假期就要结束了,早知道就不眨眼了”、“你的假期余额已经不足,请尽快充值”,一边以“青
2023-09-01 14:42:00
近年来,留守家庭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时有报道,给社会提了个醒: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了。家庭是一个人温暖的港湾,父母是一个孩子最大的底气,但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小小年纪,不
2024-04-13 23:01:00
当下,网络热搜榜单已经成为我们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这个窗口展示的内容是否真实、健康、积极,直接影响着数亿网民的认知判断,关系着社会舆论的氛围,乃至国家治理效能。然而,这个本应
2025-10-09 10:31:00
东湖评论:家长不必闻“脏”色变
5月22日,天津媒体《今晚报》刊发报道称,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出口成脏”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呈低龄化趋势,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教育界和家长的警惕。作为一名6岁孩子的家长,通过在平时
2024-06-01 09:43:00
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日子,但近年来,因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成为舆论焦点。2025年1月30日,四川内江资中县一名男孩将鞭炮投入化粪池,引发沼气爆炸,多辆豪
2025-02-06 16:01:00
江西一位青年小学老师因制止学生课堂使用“包的”“666”等网络热梗,并引导其说出“我很有信心”“我势在必得”等优美话语而走红网络。这位教师的课堂一瞬之所以引发共鸣,恰因她戳中了当
2025-11-07 17:16:00
东湖评论:以“一米视角”丈量城市文明
长江之畔,黄鹤楼下,一座城市的温度往往藏在它与孩子的对话中。5月29日,正值第75个国际儿童节前夕,武汉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传来江汉区的声音——“蹲下身与孩子对话,才能让
2025-06-02 10: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
从“傻妮子”到“婷宝”: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婷十余年助人为乐书写孝老篇章
鲁网11月14日讯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37岁的程婷有两个充满温情的称呼:乡亲们疼惜地叫她“傻妮子”,颐美康养院120多位老人则亲昵地唤她“婷宝”
2025-11-14 10:18:00
记者走基层|医药管理双中心 基层用药更安心
11月7日,在故城县医院,药学部主任秘相征(右)和审方中心主任冯晓林对已开具的处方进行复核。 河北日报记者 李东宇摄11月7日15时
2025-11-14 07:5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近日,九江市民李女士(化名)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九江市“学车之星驾校”存在违规经营问题
2025-11-14 06:49:00
《诗经》里最潮的“打卡地”,为何都在河洛?
大河网讯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洛文化分布于黄河流域核心区域,地处中原的腹心地带
2025-11-14 06:48:00
温情入户 心愿到家——济南市莱芜区苗山镇社工助力“慈善微心愿”圆满送达
鲁网11月13日讯一袋大米、一提面包、一件厚实的棉衣……这些看似平常的物品,是困难老人藏在心底的朴实愿望。近日,随着莱芜慈善总会“慈善微心愿”活动的深入开展
2025-11-13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