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东湖评论:慎用成人规则对“熊孩子”标签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04 19:48: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一则陌生成年人在飞机上教育一岁多哭闹儿童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两位女性对着哭泣的小女孩说着“不哭了就可以出去,不哭了阿姨带你找奶奶”,小女孩哭泣不止。这段机舱厕所看似成年人代管“立规矩”的“正义使者”行动,引发了两拨舆论。大部分声音质疑此举视为一种失当的“儿童施暴行为”,担忧会给小孩留下童年阴影;一部分声音对当事人“净化”公共空间行为表示支持,坚决抵制“熊孩子”哭闹扰民行为。近些年,公共场合儿童哭闹的话题一直都是社会热点,网络上“代管熊孩子”、“魔法打败魔法”、“发疯文学”等多形式的现代人爽感教育屡屡登上热搜议题,当前生存空间呈现对孩子容忍度极低状态。

“熊孩子”变成固化的舆论范式,扩大化“厌童”变成流量爽文。随着现代人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各种压力下的成年人们忍耐度逐渐被拉低,自我空间维护意识较强,对公共场合的孩子喧闹声零容忍,小孩家长与路人公共场合吵架的新闻时常引起讨论,基于大人视角下的孩童哭闹均被打上了“熊孩子”的标签。经舆论场发酵,“熊孩子新闻”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流量视频,使得“厌童”的情绪溢出、扩大化,不少成年人披上整治公德秩序外衣,化身“正义行动者”,出手教育公共场合的“熊孩子”及“熊家长”,舆论的撕裂与冲突,营造了一场成年人规训的狂欢,代管“熊孩子”变成许多视频的爽文流量密码。社交媒体生存空间中“熊孩子”变成固化的舆论范式,的确存在许多缺乏管教严重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熊孩子”,但同时也存在许多被冤枉的小孩,比起真正义的出手,总有些是举着行动者旗帜的戾气流量宣泄,比如此次事件中被教育的一岁多小女孩,如同网友说的“尿都憋不住的年纪你要她憋住情绪”,被舆论围攻的“熊孩子”难道就应该失声在公共场合吗?

“熊孩子”污名化下教养争议,中国家长为“好家长”人设胆战心惊。当下真假“熊孩子”判题难择,除去部分对孩子缺乏管教的失职父母,大部分的父母更愿意孩子呈现出良好的教养行为,尽量朝着培养“好孩子”的目标上前进,不过面对教养期望与儿童行为发展规律的错位,用公共空间里成年人的标准审视幼童,引发对儿童正常行为的误判,自家孩子被污名化为“熊孩子”变成父母在意的难解之题,如同此次事件一岁多的小女孩在陌生环境中恐惧、不适通过哭闹表现出来,却被其他人视为“熊孩子”没有教养,争议最后父母面对其他人的代训“表示理解”也是无奈之举。在童闹争议的话题下,常能看见有孩父母的一些心声,子不教“父母”之过的观念下,教养者们深受自我反思与矛盾的挣扎,不可控的孩童正常行为被误解难以避免,他们采取减少出行的社交回避、人前育儿的教养表演、公私场域双重育儿等行动解离,去污名化道路上更加胆战心惊的是父母们。早前作家苏小懒坐动车屡次被列车员管好孩子,孩子在乖乖坐好的情况下屡次被提醒,感受到冒犯后呼吁公众对婴幼儿家庭要有包容度,此话题瞬间引起有孩家庭的呼应。整个社会急需更理性的情绪去关注幼童公共空间使用的问题。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些包容才能寻求儿童友好空间“最大公约数”。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大众有责任呵护好祖国未来的花朵,而不在他们幼童时便贴上糟糕的“熊孩子”标签,用“小孩哥、小孩姐”制造社交媒体的流量狂欢,制造年龄层的对立而引动的舆论热度过于低级,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高标准与严要求应让步生理性反应,用成年人的社会规范驯化天真的灵魂不可取,数字化时代的协同育人更要注重包容性思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为生长在一个自古崇尚“爱幼”国度的人,打造文明的公共空间,需要“有为”家长引导好习惯式的家庭教育,需要“有度”公众拒绝滥贴“熊孩子”标签包容儿童成长。关爱儿童是社会文明的标识,国家正努力构建的儿童友好型社会,只有多些包容,才能寻求儿童友好空间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全年龄层幸福感,才能画出时代发展“最大同心圆”。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田雯(宜昌枝江)

责编:丁楚风【责任编辑:王舒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关注增加,感统训练市场迅速兴起,儿童培训机构、早教机构纷纷推出相关课程。《法治日报》近日调查发现,未成年人感统训练行业存在诸多乱象,感统训练质量良
2023-09-21 21:19:00
近日,随着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发出的开学温馨提示,愉快的暑假已接近尾声。孩子们一边感叹“一眨眼假期就要结束了,早知道就不眨眼了”、“你的假期余额已经不足,请尽快充值”,一边以“青
2023-09-01 14:42:00
近年来,留守家庭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时有报道,给社会提了个醒: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了。家庭是一个人温暖的港湾,父母是一个孩子最大的底气,但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小小年纪,不
2024-04-13 23:01:00
东湖评论:家长不必闻“脏”色变
5月22日,天津媒体《今晚报》刊发报道称,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出口成脏”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且呈低龄化趋势,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教育界和家长的警惕。作为一名6岁孩子的家长,通过在平时
2024-06-01 09:43:00
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喜庆祥和的日子,但近年来,因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成为舆论焦点。2025年1月30日,四川内江资中县一名男孩将鞭炮投入化粪池,引发沼气爆炸,多辆豪
2025-02-06 16:01:00
东湖评论:10岁女孩跑“全马”,父亲的道歉毫无诚意
12月1日,上饶市婺源县举办了一场马拉松比赛。谢先生带着10岁女孩“蹭跑”马拉松。谢先生称,女儿热爱跑步,有运动基础,也接受过专业训练,自愿参加这场马拉松。这次比赛前,他带着女儿
2024-12-05 16:18:00
在数字化时代,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四川射洪市沱牌派出所成功帮助家长追回了一名13岁留守男孩因打赏游戏主播而损失的34万元拆迁款。这一事件不
2024-09-29 18:12:00
近日,各大城市的年轻人团体中悄然出现了一种陌生男女新型社交“高端局”。“高学历AA制火锅交友、限211学历且单身、最好是帅哥美女、不符合条件者勿扰……”参与者需颜值尚可,还得是名
2023-12-11 17:39:00
近日,一条家长会的视频火上了热搜,爸爸在视频中说“我的儿子是学渣,但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这不禁让我想起另一条爆火视频,小男孩问妈妈长大烤上地瓜怎么办,听起来并不
2023-11-29 22:2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