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根据《三国志》记载,在建兴元年(公元223年)的时候,赵云被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同年,赵云又被升为镇东将军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这个任命可以说非常让人生疑。因为蜀汉前期,对于官爵封赏格外重视,没有大功往往很难得到升迁。赵云在一年之内连续两次升迁,显然不合常理。
不过如果我们考虑到公元223年不仅是刘禅登基为皇帝的一年,其实也是刘备去世的一年,建兴元年事实上也是章武三年。
所以很明显,赵云前一个任命,应该是刘备临终前封的。后一个,则是刘禅登基以后,封赏群臣时才升迁的。
而中护军这个任命,其代表的意思耐人寻味。
中护军和中都护、中领军、中监军等一样,都是掌管禁军的官职,并且具有选拔低级武官、监督节制武将的权力。
自东汉末期的军阀混战时期起,权力就和军队掌控能力联系在了一起,政治斗争最后往往以军事行动为收尾。而中军又是拱卫君主的军事力量,谁能掌控中军,在政治斗争中自然就占据了很大的便利。
像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能成功,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长期在中军任职的蒋济,帮他控制了中军,得以掌握了这至关重要的军事力量。
因此三国时期能担任中军主要军职的人,往往都是主君的亲信或者是非常信任重臣。
比如说除了赵云之外,还有韩浩、周瑜、蒋济、夏侯玄、司马师、费祎等人担任过中护军这个职位。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各自集团的重要角色。
尽管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蜀汉的中都护、中领军、中监军要比中护军高一些,特别是此时的中都护是托孤重臣李严,他还有“统内外军事”的大权,掌管着蜀汉军务,粗粗看上去,赵云在禁军中的地位并不高。
但是,刘备临终前让李严留守永安,他没能回成都。而这一时期中监军应该是关羽次子关兴,他倒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不过关兴年纪轻轻就死了,估计身体不大好,可能也就挂个虚名。此时中领军是谁则没有记载,唯一可以查到的是,到公元227年,向宠被提拔为中领军,因此可能处于空缺状态。
加上赵云长期掌管内事,在禁军中影响力很大。因此实际上成都的禁军,就在赵云的掌握之中。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掌握中军的人在政治斗争中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赵云这个中护军的含金量其实非常高。由此可以看出,刘备临终前对赵云的任命,其实是对他信任和重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