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作者:张睿祺
近日,各地博物馆爆满,充分反映了国民文化自信的增强,但民众对于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集中需求,也对各大博物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名副其实的文博大国,面对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经达到6565家的深厚实力,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亟待挖掘。
以铁路博物馆为代表的行业博物馆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国计民生、发展历史紧密相联,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以中国铁路博物馆、云南铁路博物馆、沈阳铁路博物馆为代表的集群,以“0号”机车、“毛泽东号”机车、米其林动车为代表的国家级文物序列,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了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百年峥嵘岁月。但值得思考的是,以铁路博物馆为代表的行业博物馆更多服务于相关爱好者,热度不高、受众较小、作用发挥相对有限,无法承担起分流的重任。那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打造馆际矩阵,培育网红品牌。挖掘梳理各地的铁路故事、文物遗藏,打造以中国铁道博物馆为核心,沈阳铁路陈列馆、云南铁路博物馆等地方铁路展馆为骨架行业博物馆矩阵。加强联动,搭建同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综合性博物馆的交流渠道,形成文物故事联动、文物展陈交流、文化产品设计的良性合作机制。借助人工智能、VR、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云上博物馆”,推出“百年京张”“百年滇越”等线上展览、专题活动,实现足不出户尽览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的便利,持续扩大影响力。
发掘“国宝”故事,提升游览体验。每件“国宝”都有自己的故事,例如衡阳铁路博物馆“抗美援朝光荣证”的背后就是铁路人刘光中保家卫国的传奇经历。精准捕捉文物故事,开发花式雪糕、文物盲盒等文创商品,推出短视频、舞台剧等文化产品,以更出圈的方式让大众深入了解文物、了解博物馆。同时,不断完善配套设施,让更具特色的饮食空间、更快速的无线网络、更干净整洁的休息区母婴室成为标配,开发夜宿博物馆、博物馆音乐会等产品,将铁路博物馆打造成多功能文化驿站,全方位提升旅客的游览体验,在不断创新赋予铁路博物馆更多活力。
从“冷热不均”到“百花齐放”,中国这个文博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以想见,只要多方联动、持续发力,以铁路博物馆为代表的行业博物馆一定可以成为了解历史、解读历史的前沿阵地,在研学之旅上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张睿祺
一审:叶力
二审:王琳
三审:喻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21: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