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武琳琳 德州报道
7月10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德州市文化惠民工作”新闻发布会。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四级调研员、新闻发言人马健介绍全市文化惠民有关工作情况。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建管水平逐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一是市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突破。形成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苏禄文化博物馆、大剧院“五馆一院”格局。市文化科技中心项目加快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使用;二是县级两馆晋档升级明显提升。全市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22个,其中国家一级馆13个。德城、宁津、乐陵、平原等新建设高标准文化场馆,计划今年投入使用;三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134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均达三级以上标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全市所有社区(村)都建有室内外活动场所,均建有1支以上文体队伍。
探索小戏小剧创演新路径,打造沉浸式体验阵地。推广“小戏小剧+送戏下乡”融合模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戏,开展专场演出1791场。创作不受限,鼓励群众演群众看,让群众“唱主角”,自编自导自演身边事,推出原创小戏286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打磨出精品,定期组织主创“圆桌讨论”,举办专业辅导培训150场,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创作推出《干粮袋》《西征》等10余部优秀作品获省级奖项。
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一是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元宵节民间文艺、庄户剧团、广场舞、群众合唱、小戏小剧展演等活动。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千余人次。举办“德艺课堂”公益培训班,培训600余人次。二是积极推进城乡书房建设。2021年以来,聚焦公共图书服务供给侧改革,全市建成城乡书房近四十家,正在新规划建设一批城乡书房和高标准灯塔书屋。明德书屋等3家城乡书房入选山东省最美城乡书房、“创新阅读空间”荣誉称号。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生实事成效。2023年,市文旅局民生实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惠民活动”工作开展迅速:创建10个乡村文化建设样板镇(街道)、20个乡村文化建设样板村(社区)有序推进;134个乡镇街道完成1处以上文化体验活动场所打造;全市打造完成152处“山东手造”非遗工坊;开展传统文化展演活动,市级完成11场、县级完成200余场;武城抬花杠已由德州学院立项研究,正在编制校本教材,《大禹精神蕴含的时代价值研究》已通过第十一届“调研德州”立项课题,各县市区已完成120项非遗项目的储备;全市遴选100名市级非遗传承人资助资金已研究落实。全年工作有望在三季度提前完成。
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提升放映服务水平。公益电影提质扩面,一月一村一场公益电影行政村覆盖率达到100%,今年以来已放映公益电影近2万场。更新更换全新高清数字激光放映设备近百台,采用菜单式订片方式,精准对接群众的观影需求。结合放映工作,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防诈骗等公益宣传,助力各类政策宣讲。实施红色电影“五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优秀电影展映等工程,陆续建成德州大剧院、新世纪影城2个红色影厅。深入开展“童心向党—党的光辉照我心”红色电影进校园活动,全市共有10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共放映红色电影500余场,观影学生达10万余人。目前公益电影放映已成为唱响主旋律,传播好声音,激发正能量的重要平台载体。
下一步,市文旅局将进一步聚焦群众关于文旅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提供多元优质文旅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11: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