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大江东丨从“好吃”到“好玩”,美丽乡村为人民城市实景画增色添彩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01 15: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季觉苏,刘新彤

“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五年”系列观察⑰

大江东丨从“好吃”到“好玩”,美丽乡村为人民城市实景画增色添彩

提到上海,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外滩、陆家嘴,想到黄浦江、苏州河,想到大飞机、国产邮轮,想到演出展览、逛街消费等等,而与泥土紧紧相连的乡村,似乎少有印象。其实,上海目前还有1500多个自然村,城市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占比超过总面积的60%。这座城市有202万亩保护耕地,其中150万亩为永久基本农田……这些数据和其他省份比起来可能不算什么,但上海的乡村,背靠着国际化大都市,依托着大市场、大流通的资源优势,最有可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上海方案。大米、葡萄、水蜜桃、大闸蟹……一年四季轮番上市的这些“小而美”地产农产品,不仅是时令美味,更凝结着浓浓的乡愁,共同组成了“好吃”的上海。而家庭农场、社区农业、露营地、郊野公园等丰富的农文旅项目,也在让上海的乡村越来越“好玩”。

“稻”时候了,开镰!10月23日,天气晴好。宝山区罗泾镇花红村千亩稻田边,罗泾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吴刚看了眼谷穗,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可以开镰了!”当天,收割机便开进了稻田,金黄的稻杆被整齐划一地“卷”入机器。不一会儿,一粒粒稻谷便顺着收割机的漏斗,源源不断地汇入早已等候在路边的卡车里。装满后,卡车满载着收成开往下一个加工点。

大江东丨从“好吃”到“好玩”,美丽乡村为人民城市实景画增色添彩

花红村水稻收割现场。宝山区罗泾镇供图“今年上海接连遭遇两场台风,稻谷灌浆有些晚,我们比以往多等了两周才收获。”罗泾镇副镇长朱彬彬说。收割前一个月,他和吴刚几乎每天都会来稻田查看稻谷长势,商量着收割的日子。早一天或晚一天,都可能影响水稻的口感,收割的时间需要有经验的“老法师”精准把握。“这是本地的新米。”超市里,大米销售区,导购人员的这句话总能击中消费者的需求。上海有着大市场、大流通的优势,超市可供选择的大米琳琅满目,但上海的消费者对本地新米情有独钟。除了罗泾大米,还有崇明大米、松江大米、青浦大米,口感“软、糯、香、甜”,“看一眼光亮亮,吃一口软绵绵”,刚上市便受到市民追捧。地产新米好吃,育种很重要。当前,上海不少机构都在研究更适合本地种植的水稻品种,配备了研究稻米口感的各类“神器”,比如精米机、粘度分析仪、米粒食味仪、米饭食味仪,从而使培育出的稻种更能符合市场期望。上海育成的软米新品种“沪软1212”“松香粳1018”“银香38”等,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上海发展地产优质大米具备了有力的种源保障。此外,上海还在推进稻米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继而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不仅如此,南汇水蜜桃、白鹤草莓、嘉定马陆葡萄、宝山大闸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海地产农产品在“小而美”“小而精”的道路上不断深耕。截至目前,上海共有34个优质区域特色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丰富了市民的餐桌,共同组成了越来越“好吃”的上海。

到郊野,去“班味”沿着弯曲的乡间小道,驶入浦东新区张江镇新丰村的生态森林,再驶过几座流水小桥,一间名叫“小美满”的餐厅映入眼帘。正值工作日午市时间,与林间的静谧不同,这一方天地十分热闹,特色石窑披萨接连出炉,院内麦香扑鼻。石锅米线搭配着九宫格辅料一齐端上原木餐桌,引人食指大动。室内已经满座,一打听,好多顾客是在周边产业园区上班的白领。他们笑说,开车20多分钟找个地方吃午饭聊聊天,可以暂时去去“班味”。

大江东丨从“好吃”到“好玩”,美丽乡村为人民城市实景画增色添彩

“小美满”餐厅内景。受访者供图这间餐厅原先是新丰村的一间闲置仓库。为了在偏僻林地间吸引到足够客源,店长沈佳丽动了不少脑筋。比如,餐厅不仅栽花种树,还保留了原有竹林,跟周围环境更好相融。餐厅主营产品定位为贴近年轻人消费习惯的石窑面包、披萨与米线。沈佳丽为此特地跑到云南学习取经,“光是米线汤底的搭配,我们就研究了三个月,最后确定了用新鲜百香果、柠檬和番茄熬制酸汤料。”。作为一名资深餐饮人,约10年前,沈佳丽也曾经营过多家位于市区商圈的餐饮品牌。最近几年,她敏锐地察觉到消费趋势的转变,将目光转向上海的乡村,将自己的商业观察与乡村独特的资源结合起来,与村集体经济合作,开发运营多个农文旅相融合的项目。近年来,在上海郊区,各色家庭农场、亲子森林、露营地等农文旅项目不断涌现,“好玩”的乡村成了上海市民新的周末目的地——去李窑村“无忧闲院”喝一杯咖啡,在稻田拍照感受秋日的静谧;去东厍村“遛娃”,寻觅江南水乡村落的处处“古色”;去青浦蘑幻森林,感受采摘蘑菇、下田插秧、“浑水摸鱼”、丛林射击的乐趣……上海的乡村不止是乡村人的乡村,也成了都市人的乡村。

从“一处美”,到“一片美”“我们村子里也有几间空房子,能否给我们也复制一间‘小美满’?”餐厅做出一些名气后,不少村支书找到沈佳丽寻求合作。她有些无奈,“这间餐厅是根据所在空间量身打造的,移植到别的地方,就成‘四不像’了。”随着郊野休闲经济兴起,一些村子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出现同质化趋势。如何让乡村记得住乡愁,留得下乡情?如何让乡村人有获得感,让都市人舒心休憩、心向往之?上海不少乡村正努力破解难题。2017年,初到新丰村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季群很是发愁:村集体经济薄弱,账户上仅有几万元,村民也逐渐老龄化。“没办法大拆大建,反而逼着自己转换思路,不要想自己没什么,要想自己有什么。”季群说,“我们村子有大片的林地,距离张江科学城和迪士尼都很近,这些是我们的优势。”于是,发展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林下经济,成为新丰村的发展方向。“一开始筹备营地的时候,晚上都睡不着。”季群回忆道,项目筹备前期,村委会反复和各个部门沟通细节,明确哪里能动,哪里不能动,根据林地的自然肌理规划树屋的点位和栈道的走向,确保林下的经济活动不会对生态造成负面影响。“一个露营地刚开业时很容易吸引眼球,但时间长了,如何避免成为‘过气网红’?运营很重要。”季群说。市场化运作方面,上海不缺人才。引入第三方运营团队后,村集体经济与运营团队按比例分红。盈利的动力也倒逼运营团队不断更新营地活动,源源不断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打卡。

大江东丨从“好吃”到“好玩”,美丽乡村为人民城市实景画增色添彩

营地举办手工活动。受访者供图在林下经济的带动下,村集体的“口袋”不断殷实起来。“去年开始,村民按照农龄获得了相应的分红,平均每户家庭一年可以收到三四千元的‘红包’。”季群说。在宝山区罗泾镇,有5个村子则探索出了另一种模式。水稻、大闸蟹、蒸糕……曾是这几个村的共有特色,以往各村“全面发展”,也造成了“村村雷同”、资源浪费。2019年开始,罗泾镇开始尝试“五村联动”统筹发展,将面积13平方公里的5个村连片打造、抱团发展,每个村主打一个“拳头产品”,市民游客可从塘湾村出发,参观完母婴康养基地后,去海星村体验渔事,去花红村体验农耕,去新陆村拓展研学,去洋桥村体验休闲农庄……体验度、新鲜感的“保有量”不断增加。从“一处美”迈向“一片美”“遍地美”,美丽乡村建设不断装扮“美丽上海”,为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人民城市实景画增色添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江镇 点“绿”成“金” 建设和美乡村
...笔,生动形象地绘就了一幅以林下经济为主角的绿富共美实景图。聚焦特色林下经济,该镇围绕“三棵树”——青梅、油茶、肉桂产业矩阵,鼓励引导村民群众自主在房前屋后新种植青梅、油茶、肉
2024-05-09 05:40:00
大江东︱春节返乡潮在即!上海专家护“老”心切,为村医支招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春节在即,返乡潮或会在农村引发疫情,乡村如何防重症降病亡?关口前移是重点,乡村医生是关键。“我们守护村医,村医守护大家!”为更有针对性地指
2023-01-14 00:00:00
大江东 | “首创性改革”“数字化赋能”——在沪企业界代表委员热议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2022年,历经爬坡过坎,上海经济以极大的韧性走出V型反转,全市生产总值站稳4万亿元关口。新的征程,上海正迎来更高层次的竞争和挑战。经济发
2023-03-11 17:01:00
东方七日谈|为社区生态农业推一把力
...就会获得相应的自然馈赠。打造国际化大都市乡村振兴“实景图”的过程,就是在努力让生活其中的农民、城市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4-03-26 19:05:00
大江东|金宇澄谈《繁花》:希望王家卫能拍130集
...的佐证,1993年的和平饭店客房内景必须符合当年的室内实景照片。尔冬强告诉我,剧组借了他2000张照片参考,尔老师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纪录和平饭店影像资料的“NO1”。我201
2024-01-26 16:01:00
乡村旅游如何避免“打卡不刷卡”?
...文化和旅游入口。在推动吕巷旅游从“施工图”转变为“实景画”的过程中,可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吕巷打造不同主题的线路和游玩项目。金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泱泱以20
2023-10-07 19:57:00
大江南北鲜花盛开从城市到乡村处处春色锦绣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大江南北,鲜花盛开。从城市到乡村,处处春色锦绣,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美好生活。鲜花美景入城中。在广东佛山,五彩缤纷的花海里,大花海棠、天竺葵等上百种鲜花
2023-02-13 08:35:00
爆款剧再现上世纪90年代
...现在《尘封十三载》中。为还原剧中的双时空设定,贴合实景实情,剧组特地选择在冬夏两季分别拍摄1997年和2010年的戏份。横跨13年,陈晓饰演的陆行知从愣头青变成了警队大拿,冲
2024-01-31 17:05:00
宣城市宣州区:紧盯乡村“振兴路” 勇当发展“取经人”
...社区)党组织书记走进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通过实地、实景、实践,近距离学习先发地区在乡村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模式,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
2024-08-29 15: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石榴籽紧抱,育人更育心——枣庄校园共绘民族团结教育生动图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 王函石榴花红,籽籽同心。近年来,枣庄市多所学校以石榴为媒、以教育为桥,用各具特色的教育实践
2025-09-05 22:09:00
峄城总工会启动“微家暖新”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动项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9月5日,峄城区召开了服务职工创新实践与成效新闻发布会。会上,峄城区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晁夫利针对峄城区工会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发布
2025-09-05 22:09:00
枣庄市医学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为交流呼吸内镜技术与呼吸慢病管理的新理念、新进展,推动相关临床技术的规范应用与科研创新,近日,由枣庄市医学会主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办的枣庄市医学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呼吸慢病管理论坛召开
2025-09-05 22:09:00
9月5日又有大咖将到滕州市康复医院进行带教会诊
(通讯员 屈会心)
2025-09-05 22:10:00
滕州市康复医院眼视光中心教师节专属活动开始啦
活动时间:2023年9月6日 - 9月30日 优惠对象:全体教师及家属(含退休教师) 核心优惠:🔹 进口品牌镜片7折 蔡司
2025-09-05 22:11:00
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学术会议在滕州中心人民医院举行
为推动枣庄地区重症医学服务能力提升,近日,由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承办的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重症医学分会“重症医学质量
2025-09-05 22:11:00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月度联谊会
为加强多方协同,筑牢门诊服务与安全防线,9月2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部召开门诊第三方(司乘、保洁、保安、导服)主管人员及各楼层负责人月度联谊会
2025-09-05 22:11:00
从山顶到山脚,枣庄唯一一个民族村的共富之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靖亚如 王函在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的北部山区,有一个名叫米山顶的小村庄。这里曾是群山环抱中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村落
2025-09-05 22:11:00
峄城区召开深化“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2025年1月,峄城区人民政府与峄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
2025-09-05 22:12:00
滕州中心人民医院在山东省第十次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上荣获佳绩
近日,山东省医学会第十次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管理团队联合康复医学科完成的案例荣获“感控之鉴”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
2025-09-05 22:12:00
夏津“初心广场榜样公园”:既是红色阵地也是居民休闲好去处
“自打这公园建好,我每天早晚都会来溜一圈,看看党史故事,跟老伙计们打打太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家住夏津县“初心广场榜样公园”附近聚鑫园小区的王传斌
2025-09-05 22:12:00
杨琴 龙晓雪:以赛促教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在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国际性3D打印造型技术大赛。 黄忠贵 摄一方面,教赛互哺,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是创新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5-09-05 22:29:00
贵州师范大学课题组:推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
设立课程开发专项基金,支持高校开发与贵州特色资源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鼓励跨学科合作,完善教育生态体系。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2025-09-05 22:29:00
贵州旅游大家谈丨贵财现代康旅产业学院副院长王超:告别浅尝辄止,让康养旅游走得更远
今年暑期,贵州给全国各地的避暑游客带来了徐徐清凉,贵州已然成为避暑胜地。随着人们对康养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贵州旅游时更加追求康养方面体验
2025-09-05 22:29:00
“我”与这座城的一天
晨曦中的六盘水(黄瑶 摄)晨曦微露,城市从沉睡中缓缓苏醒。柔和的光线穿透薄雾,洒落在错落的楼宇间,为城市勾勒出温暖的轮廓
2025-09-05 2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