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瞄准三大方向 构建“15分钟充电圈”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06-26 02: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成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炉

瞄准三大方向 构建“15分钟充电圈”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成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

三大重点方向

加快电动化 主攻智能化 布局氢能化

产业空间布局

双核: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和成都高新区

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制造主要承载地

六区:成都东部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青白江区、新津区

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地

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充电圈”

■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新建公共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停车位

■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行政办公、公园、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

打造“12公里加氢网”

■引导现有加油/气站进行改、扩建升级

■推动成渝、成德绵、成雅、成自、成南等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

6月25日,成都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基础设施、要素资源四个维度出发,锚定了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成都汽车产业整体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实现汽车本地整体产量达100万辆(不含异地分、子公司产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产量达25万辆。到2030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具备较强国际辐射能力。

三大重点方向

加快电动化、主攻智能化、布局氢能化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成都如何抢抓机遇?此次印发的《规划》,明确了成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将加快电动化、主攻智能化、布局氢能化。

如何加快电动化?成都将围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整车等方面精准布局。《规划》显示,成都将重点研发高镍低钴正极材料、高循环寿命负极材料,带动锂电设备以及铜箔、铝箔等精密结构件发展。电池制造方面,支持企业开发超高速叠片等先进工艺,持续研发高比能锂金属电池、全固态电池等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同时,成都还将发力电动整车。以乘用车为例,成都将重点发展纯电动、增程式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推动现有整车企业提升产品能级、导入热销车型。

自动驾驶则是成都未来重点发力主攻方向。成都采取“软硬结合”的方式推动自动驾驶发展。软件方面,成都将加强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驾系统、标准化软件(中间件)、高精度地图、仿真测试、场景数据管理、车辆智能运营、智能车载应用软件等关键软件产品研发。硬件方面,成都将加快研制高算力、强智能车规级算力芯片,车辆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含压力/速度/流量传感器、陀螺仪等)、低成本高性能激光雷达、4D成像毫米波雷达、高像素汽车视觉传感器、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等车辆状态、环境状态感知的智能套件。

氢能汽车也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发展方向。规划明确,成都将从氢燃料电池、制储运氢设备、氢燃料电池整车等维度细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若干发展举措。从研发角度看,成都将重点发展低铂高性能膜电极、高性能低成本金属双极板、高活性催化剂等材料和部件关键技术,支持开发长寿命、高性能、低成本氢燃料电池电堆。

产业多点布局

构建“15分钟充电圈”“12公里加氢网”

《规划》明确了成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提出,成都将构建“双核六区多点”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显示,“双核”即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和成都高新区,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制造主要承载地。“六区”则涵盖成都东部新区、锦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青白江区、新津区,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地。

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离不开良好的基础配套。为此,成都将打造商业化市场体系。在基础提升方面,成都将构建“15分钟充电圈”“12公里加氢网”。

《规划》指出,成都将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和充电桩建设,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充电圈”,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新建公共停车场按照一定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行政办公、公园、产业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规划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均衡、智能高效、安全运行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打造“12公里加氢网”,成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氢站建设,探索“氢—油—气”综合能源站、“站内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站建设新模式,适当加密示范区加氢站布局,初步建成全市加氢站服务保障体系。引导现有加油/气站进行改、扩建升级,推动成渝、成德绵、成雅、成自、成南等高速沿线布局加氢站,2025年累计建成(含改/扩建)加氢站40座。

此外,成都还将开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焕新行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招大育强“提能行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链主聚集“跨越行动”。通过一系列举措,到2025年,实现汽车本地整体产量达100万辆(不含异地分、子公司产量)。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0万辆,产量达25万辆。实现智能网联汽车L2级及以上新车装载率超70%等相关目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5: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民网-四川频道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不断发展,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显著。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西部重要的汽车产
2023-11-17 14:14:00
长安汽车突破“数智”新赛道,携重磅新车亮相蓉城
...长安启源A07将作为长安启源的起点,通过顶尖的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革新,开启长安汽车数智新汽车转型的全新突破。 科技进步驱动汽车产业向数智化、电动化加速转型,汽车逐步突破出行
2023-08-26 17:28:00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下半场”智能网联汽车角逐 四川“跑”起来□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车辆在十字路口正常通行,突然有行人从视野盲区冲出来……这种情况不少司机都
2023-10-17 04:09:00
...展人次达90.2万,共产生订单35028台、成交金额60.87亿元。新能源车成为本届成都车展的主角。本届车展共吸引32家新能源品牌亮相,较去年同比增长20%,同时还设置了两个
2023-09-06 06:19:00
盘前情报丨查理·芒格去世;住建部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动加速推动绿色出行的普及。华西证券认为,快充可解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体验痛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向上的有效催化。未来,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产业链多环节有望迎来广阔空间
2023-11-29 11:13:00
...道人民网博鳌2月14日电 (孟凡盛)2月14日上午,“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湿热测试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国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检测机构、整
2023-02-14 20:22:00
...为在蓉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与德赛西威携手共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德赛西威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大鹏,市政府秘书长戴志勇等参加签约仪式。
2023-05-06 04:38:00
...转自:四川日报业界认为汽车产业的未来,“上半场”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是智能网联汽车释放“智慧动能” 川渝联手抢跑“下半场”□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碧红●去年,中国新能源汽
2024-05-20 06:01:00
...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汽车产业竞争中,已经赢得上半场的先机,下半场自然会当仁不让。从去年12月《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意
2023-01-07 02:21: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