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俗语“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是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有用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8 19:4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被人们称之为是“腊月”。在前秦时期,岁末这个月,便是大祭的时候,人们会在这个月里,进行祭祖祈福的活动,以避灾迎祥。可以说在一年当中,最数腊月的民间风俗最多,几乎从腊月开始,便都有很多说法。

民间就有“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的说法。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腊月在人们眼中是一个吉祥的月份,是祭祀祈福的日子,为什么人们会害怕在腊月死,又害怕在腊月生呢?

俗语“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是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有用吗

首先我们先来说,为什么人们会有“人怕腊月死”的说法!

生死是人生大事儿,丧礼更是人生的终点,所以国人自古以来对丧礼便十分看重。在老祖宗看来,我们之所以要传承子嗣,就是为了去世之后,有儿孙能够依据礼仪而将自己妥善安葬!以民间的风俗来讲,丧礼所延续的时间非常长,不仅有头七、三七、七七之说,还有百天、周年、三周年之祭。

丧礼之复杂,丧礼时间之长,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表明后世子孙对逝者的缅怀,以及对亲人的不舍。

俗语“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是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有用吗

而腊月对我们老祖宗来说,乃至于现在,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月份。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进入腊月,年的氛围也就飘散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中了。

腊月之后,还有正月,也就是说年的氛围,一直会延续两个月之久,上一年的年末,以及下一年的年初。

正是因此,丧礼的繁杂与长时间的悲哀,若是与腊月的喜庆相撞,便会造成这一整年的哀伤。这样的情况,无论是逝者,还是生者,都是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所以,老祖宗才会有了“人怕腊月死”的说法。

俗语“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是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有用吗

接着,我们来说老祖宗为什么会有“更忌腊月生”的说法?

农历的十二月,被称之为是“腊月”,腊月是一年当中的最后一月。而这个时候,往往就是在小寒、大寒左右,同时,一般情况下,腊月也将冬日中最冷的三九、四九囊括在内。

所以说,腊月不仅仅寓意着吉祥、喜庆,另外的一个特点便是冷!在古代没有很好的保暖措施,更没有暖气、地暖、空调这样的采暖手段,所以在古代受寒的人比比皆是。

而如果在腊月里生下了孩子,家里没有更好的保暖措施,往往便会给本就孱弱的婴儿,受到一定的伤害。甚至于,有着夭折的危险。

而传承子嗣,在老祖宗眼中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人们往往对新生命格外看重。直到如今,人们对新生命也是百般的呵护。所以,人们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自然就要避免让孩子们出生在腊月里!

俗语“人怕腊月死,更忌腊月生”,是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有用吗

当然,如今我们的生活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也不再如过去一样,所以放到现在来说,人们虽然还有着害怕腊月死的说法,但却没有了忌讳腊月生的规矩。

老祖宗的这些俗语是在当时那个年代生活环境下总结出来的智慧,放到现在虽然有些已经不适用了,但有一些却依旧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指导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俗语:“男不养猫,女不养狗”,这是为何?老祖的忠告有道理
...,叫做:“男不养猫,女不养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老祖宗说的有道理吗?据记载,三国时期的蜀国有个喜欢裸睡甚至还喜欢养猫的男人,他每次睡觉猫都会跟着进被窝睡觉。但有一次他做梦,
2024-11-22 14:33:00
“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是何意思?老祖宗的观人术
...于谚语多在农村出现,以至于有些城里人甚至都不太理解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什么意思,更不懂它背后的蕴藏的规则。俗语“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灯”,是何意思?这其中就隐藏着老
2024-09-29 13:24:00
老祖宗忠告:“人洗三澡,命比纸薄”,说的是哪3种澡不能洗?
“人洗三澡,命比纸薄”,这句俗语在民间广为传播。固然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夸大,但它的确在暗示我们洗澡的方式和频率关于身体安康的重要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化讨论哪些“三澡”不能洗,
2024-03-18 10:27:00
为什么说“富不添丁,穷不添女”?老祖宗的经验之谈,早知早受益
...希望后人少走一些弯路。作为后人的我们,的确因为有了老祖宗的劝告,在很多时候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俗语是“富不添丁,穷不添女”,真是早知道早收益呀。这句话很好理解,
2024-09-28 22:49:00
老祖宗忠告,东西四不借,借了家败亡,分别是哪四样东西?
中国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道出了邻里间情谊胜似血缘的温馨。在乡间,邻里间互帮互助,情谊深厚,借用物品如同家常便饭,尽显淳朴乡情。在华夏的古老巷弄间,流传着一句充满人情味的俗
2024-09-11 14:20:00
“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话,听听就好
...的优势就大了很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又一代的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人生的经验之谈。而其中有些不错的经验,更是种谚语、老话、俗语、格言、家训等各种方式一直在流传。至
2024-09-06 11:35:00
老祖宗的忠告:不论多缺钱,只要舍得在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现实里,大多数人都有一个节约的概念。但其实,有些小钱,是可以撬动大钱的。不要太没远见了。比如说,当你请人帮忙时,如果空口白牙去求,对方往往不会愿意帮你。但是倘若你,付出了足够的价
2024-12-02 13:15:00
“男占二五八,女占三六九”,啥是二五八?这句话有道理吗
老祖宗告诫:“男占二五八,女占三六九”,啥是二五八?这句话有道理吗老祖宗对数字的“敏感”程度:要说是跟数字讲究有关的俗语,那可真的是数也数不过来。以我们现在的科学来看,数字不过是
2023-05-11 10:39:00
“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三和八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老祖宗告诫:“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三和八是啥意思,有道理吗“男占三八必发,女占三八必寡”的意思:“三八”背后的一些历史典故:其实这里的“三八”并不是三八妇女节,也不侮辱
2023-05-11 10: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