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21 00:18:00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7月20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7月20日,在三亚举行的2024年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正式颁发,标志着榴莲种植业首次公开透明地展示了其碳排放数据,这不仅是中国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全球减缓气候变化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将对未来农业产业低碳转型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2024年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正式颁发。记者 符彩云 摄

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程琨介绍,碳足迹是衡量产品或活动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 已成为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核心指标。碳足迹不仅是企业展现其可持续发展承诺和社会责任的有力证明,更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关键驱动力。碳足迹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标识,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购买选择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从而促进消费行为的绿色转型,也推动了市场需求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在三亚市榴莲绿色低碳种植示范基地应用。万保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一纸证书”究竟含金量多少?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组织和指导下,政产学研首次在水果碳足迹领域开展合作,“通过绿色低碳新技术,预计实现碳排放削减超三成。”这是此次合作给出的答案。

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碳足迹领域的研究工作长达十多年。此次合作中,南京农业大学发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了果园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及生命周期评价-水果碳足迹方法学,对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万保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种植的三亚榴莲进行了碳足迹标识认证,创制了三亚榴莲的碳标签。“我们帮助企业核算榴莲种植全流程各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绿色低碳的技术措施来降低碳足迹,这次我们发现可以通过提升土壤碳汇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的。”程琨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在三亚市榴莲绿色低碳种植示范基地的应用,预计将降低榴莲种植过程中的碳排放超过30%,显著提升了土壤的固碳能力。据悉,生物质炭施用到农田土壤中,可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升保水保肥性能,进而提升土壤质量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在三亚市榴莲绿色低碳种植示范基地应用。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此外,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携手,共同制定了《乔木类水果碳足迹核算和标识使用技术规范》,为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创新举措也成了此次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中最大亮点。“目前,国内开展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大多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这些标准无法体现中国农业的特征,所以我们针对中国水果种植特点,制定了新的碳足迹核算标准。”

经过严格的现场检查和碳足迹核算,研讨会上成功颁发了编号为001和002的认证证书。“颁发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一方面,对消费者来说,能够进一步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的理念,增强群众低碳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将倒逼生产企业采取绿色低碳技术进行技术革新,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多实际行动。”程琨透露,未来,将针对三亚榴莲种植特征优化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对碳足迹核算的精度,并将继续发布莲雾和芒果等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此外,还将研发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技术,推动榴莲及其它农作物实现高产高效高品质目标,促进农业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中国-东盟榴莲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马玉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1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亚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305个村庄完成清洁乡村认定
...理体制并轨融合改革;建成全省首家秸秆碳化工厂,颁发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认证证书,在全省率先开展榴莲、莲雾、芒果等特色水果碳足迹认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家园。据了
2025-02-07 12:23:00
国产榴莲的“科技范儿”(探访)
...报记者 曹文轩《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7 版)三亚育才生态区优旗榴莲种植基地,榴莲树挂满果实。王程龙摄(影像中国)浓郁的果香,在空气中弥漫。生产线旁
2024-10-29 06:18:00
...局、浙江绿色认证联盟为绍兴市15家纺织企业颁发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为纺织企业颁发“碳标签”。所谓碳足迹,是指一件产品所涉及的物料使用、生产制造、运输、使
2024-06-19 10:14:00
榴莲树种植保险首批保单签约成功
7月19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人保财险三亚市分公司积极推动榴莲树种植保险首批保单签约成功,首次为海南省优旗农业有限公司、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种植的2268.93亩
2024-07-22 00:56:00
三亚“新奇特优”产品飘香展会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2023年冬交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三亚“新奇特优”产品飘香展会本报海口12月14日电(特派记者 张慧膑)12月14日上午,第26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
2023-12-15 03:44:00
首批国产榴莲已挂在树上 距离“10元3斤”还有多远?
近日,海南三亚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种植的1400亩榴莲已挂上幼果,作为国内首批量产榴莲,引发了网友关注——期待“国产榴莲自由”。作为榴莲消费大国,我国此前并没有规模化种植榴莲。据中
2023-03-13 10:49:00
三亚:丰收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天涯区妙林村田洋稻谷丰收。本报记者 陈聪聪 摄崖州区三更村莲雾丰收,枝头硕果累累。本报记者 陈聪聪 摄在过岭文门常年蔬菜基地,工人正采摘白菜。本报记者 刘琪成
2023-09-23 04:29:00
“吃海鲜”长大的国产榴莲来了,直播间3000万人围观!这届科技小院毕业生真会种!
...口榴莲会有一股味,这也是大家说榴莲‘臭’的原因。”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学生戴杰介绍道。据戴杰介绍,今年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培育的首批国产榴莲将于7月底正式上市,“所有国产榴莲
2025-07-02 20:30:00
“还不够中国人塞牙缝!”国产榴莲“翻车”了?
...,潮新闻记者来到海南一探究竟 榴莲国产化有多难?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榴莲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榴莲树整齐排列在坡地上,不少榴莲树的枝杈间挂着排球大小的果子,三五一簇,长势喜人。
2023-07-03 09: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