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7-21 00:18:00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7月20日消息(记者 符彩云)7月20日,在三亚举行的2024年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正式颁发,标志着榴莲种植业首次公开透明地展示了其碳排放数据,这不仅是中国农业产业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对全球减缓气候变化所作出的积极贡献,将对未来农业产业低碳转型起到推动和示范作用。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2024年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正式颁发。记者 符彩云 摄

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程琨介绍,碳足迹是衡量产品或活动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常以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 已成为评估产品环境影响的核心指标。碳足迹不仅是企业展现其可持续发展承诺和社会责任的有力证明,更是推动整个产业链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关键驱动力。碳足迹标签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标识,使消费者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购买选择对气候变化的实际影响,从而促进消费行为的绿色转型,也推动了市场需求向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变。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在三亚市榴莲绿色低碳种植示范基地应用。万保农牧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一纸证书”究竟含金量多少?在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组织和指导下,政产学研首次在水果碳足迹领域开展合作,“通过绿色低碳新技术,预计实现碳排放削减超三成。”这是此次合作给出的答案。

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碳足迹领域的研究工作长达十多年。此次合作中,南京农业大学发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了果园土壤固碳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计量模型,以及生命周期评价-水果碳足迹方法学,对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万保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种植的三亚榴莲进行了碳足迹标识认证,创制了三亚榴莲的碳标签。“我们帮助企业核算榴莲种植全流程各环节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绿色低碳的技术措施来降低碳足迹,这次我们发现可以通过提升土壤碳汇达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的。”程琨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在三亚市榴莲绿色低碳种植示范基地的应用,预计将降低榴莲种植过程中的碳排放超过30%,显著提升了土壤的固碳能力。据悉,生物质炭施用到农田土壤中,可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提升保水保肥性能,进而提升土壤质量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南京农业大学的生物质炭土壤改良技术在三亚市榴莲绿色低碳种植示范基地应用。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此外,南京农业大学与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携手,共同制定了《乔木类水果碳足迹核算和标识使用技术规范》,为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创新举措也成了此次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中最大亮点。“目前,国内开展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大多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这些标准无法体现中国农业的特征,所以我们针对中国水果种植特点,制定了新的碳足迹核算标准。”

经过严格的现场检查和碳足迹核算,研讨会上成功颁发了编号为001和002的认证证书。“颁发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一方面,对消费者来说,能够进一步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的理念,增强群众低碳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将倒逼生产企业采取绿色低碳技术进行技术革新,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多实际行动。”程琨透露,未来,将针对三亚榴莲种植特征优化评价方法,进一步提升对碳足迹核算的精度,并将继续发布莲雾和芒果等水果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此外,还将研发多目标协同的绿色低碳技术,推动榴莲及其它农作物实现高产高效高品质目标,促进农业产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在三亚颁发

“中国-东盟榴莲科技创新联盟”成立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马玉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1 0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亚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305个村庄完成清洁乡村认定
...理体制并轨融合改革;建成全省首家秸秆碳化工厂,颁发全国首批榴莲碳足迹认证证书,在全省率先开展榴莲、莲雾、芒果等特色水果碳足迹认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家园。据了
2025-02-07 12:23:00
国产榴莲的“科技范儿”(探访)
...报记者 曹文轩《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7 版)三亚育才生态区优旗榴莲种植基地,榴莲树挂满果实。王程龙摄(影像中国)浓郁的果香,在空气中弥漫。生产线旁
2024-10-29 06:18:00
...局、浙江绿色认证联盟为绍兴市15家纺织企业颁发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为纺织企业颁发“碳标签”。所谓碳足迹,是指一件产品所涉及的物料使用、生产制造、运输、使
2024-06-19 10:14:00
榴莲树种植保险首批保单签约成功
7月19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携手人保财险三亚市分公司积极推动榴莲树种植保险首批保单签约成功,首次为海南省优旗农业有限公司、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种植的2268.93亩
2024-07-22 00:56:00
三亚“新奇特优”产品飘香展会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2023年冬交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三亚“新奇特优”产品飘香展会本报海口12月14日电(特派记者 张慧膑)12月14日上午,第26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
2023-12-15 03:44:00
首批国产榴莲已挂在树上 距离“10元3斤”还有多远?
近日,海南三亚育才生态区榴莲基地种植的1400亩榴莲已挂上幼果,作为国内首批量产榴莲,引发了网友关注——期待“国产榴莲自由”。作为榴莲消费大国,我国此前并没有规模化种植榴莲。据中
2023-03-13 10:49:00
三亚:丰收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天涯区妙林村田洋稻谷丰收。本报记者 陈聪聪 摄崖州区三更村莲雾丰收,枝头硕果累累。本报记者 陈聪聪 摄在过岭文门常年蔬菜基地,工人正采摘白菜。本报记者 刘琪成
2023-09-23 04:29:00
“吃海鲜”长大的国产榴莲来了,直播间3000万人围观!这届科技小院毕业生真会种!
...口榴莲会有一股味,这也是大家说榴莲‘臭’的原因。”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学生戴杰介绍道。据戴杰介绍,今年三亚优旗榴莲科技小院培育的首批国产榴莲将于7月底正式上市,“所有国产榴莲
2025-07-02 20:30:00
“还不够中国人塞牙缝!”国产榴莲“翻车”了?
...,潮新闻记者来到海南一探究竟 榴莲国产化有多难?在三亚市育才生态区榴莲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榴莲树整齐排列在坡地上,不少榴莲树的枝杈间挂着排球大小的果子,三五一簇,长势喜人。
2023-07-03 09: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加码幸福生活——看湄潭田坝新事:文明风、家园情、致富路
“我不去!除了红白喜事,什么房子酒、二婚酒,我一概不参加!”“咱们搬到这儿来,得用文明的言谈举止要求自己,比如不说脏话
2025-10-30 05:42:00
好戏连台!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将于11月7日至12月1日在唐山举行
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师源)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10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0 07:09: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小谦、于春梅)10月20日至29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考察组远赴乌干达、肯尼亚开展系列考察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
2025-10-30 07:13: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金烨、马玥)近日,唐山市工人医院打破传统健教模式,充分利用门诊候诊时段,创新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2025-10-30 07:16:00
集中约谈655人,到位金额超过2000万元……今年4月至9月,太原法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2025·并法利剑”执行专项行动
2025-10-30 07:23:00
10月28日,娄烦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县城—国道241改线南山连接线公路正式通车。自此,从太原市区到娄烦县城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左右
2025-10-30 07:24:00
“篮”动土楼 兰香四溢——龙潭蝴蝶兰成“村BA”吸睛“流量担当”
东南网龙岩10月29日讯(记者 江雅萍 通讯员 黄秋萍 饶建平)10月28日晚,“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启幕
2025-10-30 07:43:00
10月29日,我市召开医改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再安排
2025-10-30 07:54:00
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布我省3市1项目获得全国示范创建命名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5-10-30 07:55: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常萱)近日,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名单(项目试点),常州大容量对偶盐穴储氢试点项目成为江苏省内唯一入选项目
2025-10-30 07:56:00
“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启幕非遗雅韵与菊香共绘古城秋意南报网讯(记者朱彦)金陵秋,重阳至。昨天,“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正式启幕
2025-10-30 07:56:00
指尖尼龙线 织就致富网
10月29日,高淳杨家村村民忙着编织渔用地笼。作为全国渔网特色村,其渔网编织是机器难替代的传统技艺,随螃蟹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
2025-10-30 07:57:00
华侨路街道对沈举人巷进行焕新工程——古巷蝶变涌生机,老城更新见新景“阔别家乡28年,今天回到老地方,很多老房子、老街道还在
2025-10-30 07:57:00
下关滨江举行社会公众定点水生生物放流示范活动专家为公众规范放流“划重点”南报网讯(记者杜莹通讯员周威)社会公众该如何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2025中国“4+2”(汽车+自行车)接力挑战赛将于11月1日至2日在芜湖繁昌途居马仁山露营地启幕
2025-10-30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