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向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体验·新时代·追梦人)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18 06:0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向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体验·新时代·追梦人)

图①:记者邱超奕(左三)跟随森林消防员们在山上巡逻。

郑 伟摄

图②:记者韩鑫(右)在京张高铁太子城站区域体验检修铁路。

李晨光摄

图③:记者丁怡婷(右)在体验供热管道维修工作。

李 静摄

图④:记者李心萍在体验快递配送。

宋风胜摄

时钟滴答作响,春节的脚步更近了。为了让人们过一个平安年、幸福年,无数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耕耘。他们中,有夜半在零下15摄氏度的室外,给铁轨除冰检修的铁路工人;有身负50斤装备、奋战防火一线的森林消防员;有及时排查故障、守护千家万户温暖的热力工人;还有早晚奔波在外,为家家户户送来必需品的快递小哥……点点星火,汇聚成炬。他们保平安、保温暖、保畅通,让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新春佳节临近之际,本报记者奔赴不同行业,体验一线岗位,致敬劳动者。

——编 者

在荆棘丛生的深山中,背着50斤装备手攀脚蹬

和消防员一起去巡山

本报记者 邱超奕

我一度后悔轻易同老鲁打赌。

老鲁全名鲁宏伟,是北京延庆区应急管理局森林消防综合救援支队四海中队的副中队长,个子不高,面相斯文,岁数“奔五张儿了”。

1月8日,群山环抱的四海镇,气温骤降到0摄氏度以下。“来得正是时候,俺们现在正忙!”一搭手,鲁宏伟拉我去他宿舍住下。春节临近,村民祭祀等活动增多,火险隐患也多起来。这半个多月,他们全员备勤,家再近也不能回。“干这行12年,春节就没回过家。”

延庆森林面积达12.23万公顷,防灭火压力不小,而四海镇更为特殊——这里是纯山区,森林覆盖率达82.93%。鲁宏伟蹙起眉头:“最担心的是松树林,油性大,一旦着火,半小时就能烧光一座山头。”

上山灭火,没体力可不行。每天早操、爬楼、五公里负重越野跑、实战演练,训练周而复始、一日不停。鲁宏伟指着窗外山顶的九眼楼长城:“比一比,谁先登顶?”一听这话,我的好胜心“噌”地蹿上来:“咱打个赌,肯定是我快!如果输了,就跟您去巡山。”

次日一早,我俩和队伍一起来到九眼楼长城脚下。“从这到山顶,一共3个敌楼,斜坡长度只有400米。看你是‘新兵’,也别背装备了,直接上!”鲁宏伟说完,我拔腿就跑,头几个台阶还挺轻快,等爬上第一个敌楼,就累得呼哧带喘。眼瞅老鲁追上来,我咬牙继续,可双腿就像灌了铅,从快跑变成慢走,到第二个敌楼时,只能仰望他越来越远的背影。

后来,我一步一歇,艰难爬上终点。扶着墙,一看表,用时10分钟,而老鲁只用了8分钟。老鲁认真教起章法:“森林救火可不是短跑,拼的是耐力,要快步走,不停歇。起先就把劲用光了,那到火场还怎么打仗?”看着大我近20岁的老鲁,我输得心服口服。

下午跟着老鲁去看他经历过的最险的救火之路。两旁山高林密,车子越往里开路越窄,直到只能徒步前行。我像队员们一样负重,风力灭火机、消防头盔、水壶、补给包……一套装备足有50斤,压得肩膀一沉。“几年前,山那头起火,我们就背着这身装备,翻山越岭2小时赶过去。”鲁宏伟指着远处高耸的山尖,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踩着积雪,我们往深山进发。开始是羊肠小道,往里则荆棘横生,只能跟着前人的脚印走。一刻钟后,一条冰冻的溪流挡住去路。踏上冰面,我突然一个趔趄。“当心!”一把被鲁队拉住,我才避免溜下山坡。再往前,大家只能扒开树枝缝隙,手脚并用。

“前面就是最险处。”鲁宏伟回头叫我,此时,我大口喘着粗气,背上全是汗,鞋里全是雪。勉强走到他跟前,一抬头,竟是一片约70度的陡坡。我惊得说不出话,鲁宏伟淡然地说:“往后3/4的路都长这样。我们当时就搂着树干,一个个往上冲。”

回程路上,鲁宏伟讲起那次赴险经历:“凌晨两点,山火把天空映得通红,大树烧得像根根火炬。我们中队一到场,就盯住火线,追打火头。快追上时,我发现左边是熊熊烈火,右边是百尺悬崖,这是条绝路!于是赶紧招呼大家折返,这才躲过一劫。”

森林大火险象环生,有时风向一变,瞬间吞噬人命。

“您怕过吗?”我问。

“自己倒不怕,但我担心兄弟们。怎么带他们出去,得怎么完完整整带回来。”鲁宏伟有些哽咽,“那次灭火,大家齐心协力,只用了4个多小时,但兄弟们浑身漆黑,有的裤子烧成‘裙子’,有的脸上烤脱层皮、手上全是血印,我看了直掉泪。”

近几年,随着各级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防灭火投入持续加强,当地森林火情数量明显下降。

“新一年有啥愿望?”

“把工作干好,还有,队员们平平安安!”

告别时,我很庆幸同老鲁打的那个赌。若不是亲身走过这条救火路,哪能体会森林消防员的艰辛和英勇?有了他们,莽莽青山才能无恙。

零下15摄氏度的凌晨,4小时内检修近8公里线路,蹲起1600多次

我为高铁除冰雪

本报记者 韩 鑫

“赶巧,今晚天气格外好!”看到我,张家口工务段太子城高铁综合维修工区工长马帅露出笑意,开口第一句就是这几个字。子夜12点,太子城气温降至零下15摄氏度,扑面而来的冷风仿佛瞬间能将人冻住。

太子城在哪里?河北张家口崇礼境内,北京冬奥核心赛区之一,京张高铁贯穿而过。地处燕山山脉,这里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8级大风并不罕见,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摄氏度。山坳里难见光,年平均存雪期长达180多天,漫卷飞雪而来的“白毛风”刮在身上,再厚的衣服都打得通透。

列车跑得稳,检修要紧跟。尤其是在京张高铁最寒冷的太子城站区域。每年从10月到来年2月底,工务段班组都要扛着30多斤重的鼓风机,拿着铁锹,星夜除雪,为钢轨、道岔消除隐患。滑雪季叠加春运潮,运力提升,检修任务更加繁重,每天深夜12点半到凌晨4点半,所有列车停运,进入240分钟“天窗点”,班组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完成工具清点、区段核检后,我们逐一进入作业通道门。“今晚要对站内15组道岔和4条股道进行除雪作业,时间紧,任务重。”马帅看我饶有兴致,找来一把小方铲递给我,“温度低,结冰快。得先使劲儿把轨道上积存的冰铲松。”

头灯映射下,四五个身影快步跃上道岔,大个子徐厚强在前方用大铁锹铲冰,我紧跟其后,用小方铲把轨道底部的坚冰凿起。只听“呼”一声,静谧的夜空被打破,马帅手握的鼓风机响起,瞬时劲风扑面,冰花四散,来不及闪躲,冰晶钻入了鞋袜、飞进了衣领,我不由得全身一激灵。

“这两天没下雪,怎么轨道上雪这么厚?”我举起铲子,跺脚抖雪。

“山里风大,老远的雪也能吹来,除雪每天都不能停。”一旁低头默默铲雪的唐慧敏开了口,“天公开眼,今天风小。要是赶上恶劣天气,大风裹着雪片一刮,任你穿多厚,一准都打透。”

吸溜着鼻涕,铲完一组道岔,身上寒意渐退。看我上手,马帅冲我招手,“跟我走,干个精细活儿。”

前行百余米,在一处轨枕站定,马帅取出一把电子道尺,稳稳落在铁轨上,再前后轻轻挪动位置,两条轨的间距和高低数据便清晰显示出来。“这是旅客舒适性体验的关键。”马帅一边蹲起测量,一边向我解释,检测是为了找到病灶,只有轨道间距和高差保持在0.5毫米内,疾驰其上的高铁才能平稳顺当。“高铁的‘高’,不仅是高速度,更有高标准、高要求!”

一公里轨道,有1667根轨枕,粗略计算,完成一晚近8公里的测量,起码要蹲起1600多次。这样的重复动作几乎是“马帅们”每晚的必修课。

马帅所在的4人小队仅仅是一个工务班组。此时此刻,在240分钟的“天窗点”里,京张高铁全线,地面,工务系统30多个班组200余名职工正在巡视、检测维修;空中,北京供电段的接触网工爬上5米多高的支架,逐点给电网验电、导高,让高铁列车平稳取电安全正点。远处,电务段工人正对道岔加热融雪装置进行检查维护和测试,确保设备能顺利转换。

“为啥要把检修期唤作‘天窗点’呢?”临别时,跺了跺有点被冻麻的双脚,我抛出了心里最初的疑问。

一直忙前忙后的马帅停顿了片刻说,“没有列车运行的时段,相当于给铁路开了一扇天窗。深夜线路上的精检细修,才能换来白天高铁的安全舒适。”

寒夜里,空气格外清冽。走出作业通道门,无意间抬头望,夜空里繁星漫天闪动,目光下移,铁轨上几盏头灯起伏交织,恍惚间,仿佛他们也是这“天窗点”里的闪耀星辰。

5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3700多户居民,一小时上门、一次性解决

温暖随我进千家

本报记者 丁怡婷

50万平方米供热面积、3700多户居民,在规模如此大的小区,成为一名供热管家,需要哪些技能?换上蓝色工装,记者在京能集团北京热力京铁家园服务站拜了师父——工龄25年的“老热力”王占海和85后“接班人”李佳。

作为“见面礼”,师父们递给我一个工具包:掏过滤网用的尖嘴钳、刮保温层使的壁纸刀、拆分水器外罩的十字改锥……看似不大的工具包,却有五六斤重。

“这两块毛巾有啥用?”我问。

“入户维修,拆阀门开关可能漏水,毛巾可以堵住;离开时再用毛巾将地上擦拭干净,细节之处见服务。”王占海耐心解释。

上岗前,师父将我带到锅炉房和热力站。“锅炉房是整个小区的热源,流出的热水分别到达3个热力站。在热力站,一次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通过二次管网流向居民家中。”王占海指着显示屏说。

岗前培训还未结束,李佳的手机突然响起。“小李,屋里暖气不太热,帮我瞧瞧哪儿有问题。”

“您稍等,马上!”挂了电话,我们赶往位于1区2号楼3层的何先生家。

“先看看是不是过滤网堵塞了。”进入3层的管井房,不到2平方米的空间里,10户居民各自有独立的管道和阀门。找到何先生家的管道,李佳将扳手交给我,在旁指导:先把阀门关上、避免出水,再用扳手拧开管道上的除污器堵盖,掏出其中的过滤网。

“嚯,还挺多渣滓!”长约5厘米、直径约2厘米的过滤网上,有不少淤泥和铁锈。李佳告诉我,这些可能来自新换管道的杂质,或是暖气片脱落物,“别小看这个过滤网,如果堵住,容易导致管道循环不畅,影响热水流速和热量释放。”将过滤网清理、装回,没过一会,何先生家的暖气重新热了起来。“你这算顺利出师了!”师父们给我点赞。

管井房里,每条管道上安装的“小盒子”“小阀门”引起了我的注意。王占海告诉我,“小盒子”是热计量表,能够记录瞬时热量、流量、供回水温度等,“小阀门”是用于智能调节的电调阀门。“过去都是人工手动调节阀门、达到流量平衡,一栋22层的楼跑下来就得花费一天;2022年小区进行智慧供热改造,实现了自动调节供热,更精准也更省时。”

一单结束,顾不上休息,我们赶往3区5号楼9层的马女士家。“前两天排查发现,只有次卧不热,预约今天去看。”李佳说。来到马女士家的次卧,李佳让我拿着红外线测温枪对准暖气片,显示30摄氏度,“确实有点低,一般都得40多摄氏度。”

一回生二回熟,进入9层管井房,我拧开除污器堵盖、取出过滤网,却没见堵塞物,问题在哪儿?

李佳经验丰富:“再冲洗次卧对应的暖气管道试试。”马女士家的入门柜中,8条红色细管道垂直排列,“从右往左对应入户门往里,依次是厨房、客厅、主卧、次卧。”李佳边数边说。重新回到管井房,拧开堵盖、进出水阀打开,“哗……”水像黑泥汤般冲出,逐渐清澈。

约莫10分钟后,走廊那头传来马女士的声音:“热了热了!本来没想着报修,你们主动上门服务,这下踏实了。”

一趟趟跑下来,已近天黑。王占海习以为常:“我们的服务标准是‘1分钟派单、10分钟回复、一小时上门、一次性解决’,有时一天100多个报修电话,即便有电梯也得走2万步以上,饭都顾不上吃。”

今年春节,为了做好供热保障,两位师傅选择留守值班。今年52岁的王占海已经8年没回河北老家过年了,他说:“守护千家万户温暖,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希望在退休前,能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人,培养更多优秀的‘热力人’。”

凌晨4点半出发,晚上8点半下班,一天派送约250件

跟着小哥送快递

本报记者 李心萍

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骑行20分钟,我已全身冻透,手脚僵硬。穿过铁门、瞅到大棚子,终于到地儿:京东快递北京东风北桥网点。

刚停好电动车,一句“这地儿真不好找”还未嘟囔完,“车马上到,准备上岗”,指令已传来。

一看表,6点整;一抬头,宋风胜就站在一米开外,把工服抛给我,这名中年壮汉转身就往流水线跑。

跟着风一般速度的师父,来不及活络冻僵的手脚,换上工服,我也直奔分拣区。

“记住了,咱的编码是017。”宋风胜话音刚落,大量的包裹如潮水般涌来。

瞪大眼睛,瞄准面单,我苦苦寻找包裹。眼前,突然闪过一双大掌,一阵风般挑走3个包裹,全程不过5秒。一瞬间,我有点发愣。“熟能生巧,干多了就能一眼命中。”宋风胜外表魁梧壮实,却心思细腻。

终于,在分拣最后一车货时,有几次,我几乎和宋风胜同时出手。“这包裹归你。”宋风胜笑呵呵。

一回头,三轮车边上的包裹已堆成小山。“下一步,扫码,把包裹整理入车。时效紧、生鲜件优先送,剩下的就按路线规划分类。”宋风胜边教我边将超大件包裹放在车顶,节省空间。

20分钟,包裹全部入车,共161件。8点20分,我俩坐上电动三轮车,赶往7.8公里外的派送区域,预计用时40分钟。

坐在敞篷电动三轮车上,冷风呼呼往里灌,我不停地搓手、哈气、跺脚。“干快递,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既要扛冻也要耐热。”宋风胜伸出自己的大掌,“这手,冻肿的。”

一路聊天,我得知去年全年,宋风胜只休息了不到20天。“快递一天都不能停。”宋风胜回忆,之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高峰期时,坚持20多天后自己也病倒了,休息几天立马复工。

“那时真难。”宋风胜说,网点30多名小哥,只有5个能正常上岗。多亏上海来了10名兄弟支援一周。

9点07分,我们到达第一个小区——和平西街1号院3号楼。取出包裹直奔19楼,宋风胜传授秘诀:从高往低送,速度最快。

“这位阿姨,早晨一般在家,敲门配送就行。”

“这户家里有学生每天上网课,别摁门铃,直接将包裹放房门口拍照发微信就行。”

…………

每家每户,宋风胜情况了如指掌。只花了20分钟,我们就完成了第一个小区的派送。

“您可真熟。”我感慨。“干了8年,客户都是老朋友。”宋风胜有一丝自豪,“中间有一年我回老家了,他们老给我发微信,希望我回来。之前我生病,还给我送药、送水果。”

10点10分,转战产业园。宋风胜表示:“这次,你得自己上手了。”

扫描面单、拨打电话、与客户沟通,我原以为很简单,没想到打了10多个电话后,就口干舌燥,嗓子发哑。

“说短句,别啰嗦。”宋风胜指导。“京东快递,产业园门口。”几番摸索,我发现这样说最高效。

临近中午,途经易亨大厦时,宋风胜专门停下,提醒我有需求赶紧上卫生间。

早上网点取货、加上下午两次补货,一天下来,我们共派送了250件包裹,晚上8点半才下班。怪不得站长说:“小宋啊,是个飞毛腿,单王。”

回到家,吃口饭,睡一觉,第二天凌晨4点半,宋风胜将再次出发,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今年春节不回家了。家里有老人孩子,过年期间有3倍工资,我正好多攒钱。”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8日 18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8 08: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交二航局陕西分公司举行劳动竞赛活动
...能手、做贡献,努力做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劳动者。活动现场,陕西省工会领导给2022年劳动竞赛优胜单位颁奖,为2023年建设系统劳动各竞赛单位上台授旗,向优秀职民工代
2023-02-28 12:04:00
...一对一”对接联系服务机制,及时收集、掌握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密集举办各类招聘会、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活动,累计提供企业用工岗位145.2万个,积极营造春暖雁归、就
2023-02-22 05:17:00
...铁路人”用智慧和实干实现自身价值,用勤劳和创新铸就劳动者的荣光。他们是众多优秀铁路人的缩影,是无数个夜以继日坚守岗位的铁路人生动写照。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家的
2024-03-27 15:26:00
评论:奋斗故事最能打动人 最美榜样在你我身边
...现了新时代中国铁路人的最美风采,谱写出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最美诗篇。榜样如炬,向光而行。最美故事,就在身边。让我们共同努力,读懂榜样故事、汲取精神力量、传播身边的正能量。为“
2024-04-07 11:10:00
齐鲁师范学院启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练了学生们的意志品质,在实践中成为手脑并行的新时代劳动者。“以前认为借书还书、为人找书、为书找人,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实际操作下来发现这项工作细致而繁琐,需要体力脑力结合,既需
2023-11-27 19:58:00
每一个人都了不起 致敬“五一”假期默默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这个“五一”假期,各地的劳动者们默默坚守岗位。为全力配合沪渝蓉沿江高铁建设,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五一”期间不停工,加紧对武宜段区域内11条高压线路进行
2024-05-03 12:18:00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我市各行各业劳动者建功新时代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奋斗创造美好未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集体采写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2024-05-01 10:10:00
...京4月29日电 题:奋进新征程 劳动最荣光——走近5位先进劳动者新华社记者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辽阔的田野中,繁忙的厂房内,通达的道路上,安静的实验室里……繁花4月,放
2024-04-29 20:35:00
...新华社记者樊曦、王优玲“五一”假期,大江南北,许多劳动者坚守一线,坚持假日不停工,用扎扎实实的工作书写劳动的意义。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在中建一局承建的中国星网总部大楼项目现场
2023-05-03 16: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海网4月2日消息(记者 林文泉 实习生 黄舒文)在网上与他人意见不合,发生吵架是常有的事,但直接线下约架可就违法了。近日
2025-04-02 18:33:00
1小时审批、4天放款!河南高效办成公积金贷款购房“一件事”
大河网讯 日前,漯河市民李先生在市民之家住房公积金窗口,通过河南省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一件事”集成服务,申请5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二手房
2025-04-02 18:34:00
关注“代客祭扫”丨遥寄相思“代祭扫” 麻烦纠纷让人恼 律师:尽量选择正规平台购买该服务
大皖新闻讯 清明将至,“代客祭扫”服务悄然兴起。大皖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除个人兼职外,还有殡葬店、殡仪馆、公墓陵园等推出了“代客祭扫”服务
2025-04-02 18:36:00
四川一男子低价购入20张油卡 收货后发现余额全部为0
大皖新闻讯 四川广安的邓先生去年7月份通过闲鱼平台联系到一位加油卡卖家,在协商好价格后二人并没有通过平台交易,而是选择在微信上进行转账
2025-04-02 18:38:00
盒饭姐怒斥有顾客浪费后:情况有所改善,生意更火爆了
大皖新闻讯 近日,盒饭姐王荣亚怒斥顾客浪费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4月2日,大皖新闻记者再度来到盒饭姐王荣亚的摊位前,通过与盒饭姐交流以及查看现场情况了解到
2025-04-02 18:40:00
十堰适龄女生注意!二价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正式启动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通讯员 黄卉 付磊)4月1日,记者从十堰市疾控部门了解到,今年我市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工作已经开始
2025-04-02 18:46:00
元气森林宇宙大赛国际化特征进一步凸显 海外院校学生占比达20%
在消费行业深耕多年,元气森林始终坚守“相信年轻人”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这种对年轻一代的深度信任,不仅体现在产品研发的年轻化创新上
2025-04-02 18:57:00
昨天刚写完甲亢哥游中国,就有网友跑来评论区,让我写写他的随行翻译李美越。仔细看了一下,他有几句话确实说得比较离谱。今天
2025-04-02 19:14:00
一个农业公司与县水务局之间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近日迎来法院一审判决。2021年9月30日,陕西大荔一条排碱渠决堤,造成附近大片田地被淹
2025-04-02 19:14:00
今日开幕 | 浙江省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系列活动·浙江赛丽美术馆第十一届“来自星星的画语”公益作品展
在蓝天下,我们汇聚爱与希望;在人生路上,我们给予爱与温暖,在这个最美的人间四月天,我们又一次点亮蓝光!今天是国际孤独症日
2025-04-02 19:35:00
大河网讯 4月2日,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消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统一部署,自2025年4月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上调230元和220元
2025-04-02 19:35:00
使用不具备许可条件的轨道车,广东铁路有限公司惠州工务段被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頔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国家铁路局官网了解到,4月1日,其信息公开栏公示了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公开信息〔2025〕第4号
2025-04-02 19:36:00
乘客透析后血流不止 公交司机暖心包扎获点赞
“他手臂流血了,流了好多血……”4月2日12时左右,878线公交车上,一名乘客手臂突然血流不止,幸好公交车司机及时上前帮忙包扎处理
2025-04-02 19:36:00
潍坊市中医院开展“建院七十载 热血践初心”无偿献血活动
大众网记者 王世敏 潍坊报道3月29日,潍坊市中医院组织开展“建院七十载 热血践初心”无偿献血活动,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响应
2025-04-02 19:51:00
潍坊:关爱孤独症儿童 共建温暖未来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潍坊报道4月2日,山东省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暨潍坊市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试点城市主题宣传活动在潍坊盛大举行
2025-04-02 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