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极宗师杨露禅的子孙,个个都掌握太极拳的精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7 20:46: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来,田兆麟还真是个苦人。他生于1891年,正是刚闹庚子拳变的那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再加上天灾人祸,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田兆麟就在这样的乱世中,降生在北京一户普通人家。

田家育有2子2女,田兆麟排行老二,在他的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妹妹。

本来,田兆麟的父亲还有一点挣钱的能力,一家人虽不富裕,但生活还勉强过得去。然而意外却是个不速之客,先是田兆麟的哥哥意外走失,尽管多方寻找,但他这个哥哥却像人间蒸发一般,从此再也没有消息。随后,父亲由于生病未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也撇下妻儿撒手人寰。

本来在哥哥走失后,田兆麟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得到了到私塾读书的机会。

可惜,还没有读多久,父亲的去世,让不幸的家里再逢变故。身为顶梁柱的父亲去世后,一家人的生活,很快就陷入了窘境。懂事的他不愿意看到母亲终日劳累,便主动辍学,在家附近摆了个小水果摊,赚点零用钱贴补家用。

穷人家的孩子大抵是不被人注意的,可是田兆麟不知道,在他卖水果的时候,有个人却一直在观察他。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太极宗师杨露禅的次子杨健侯。

(杨健侯)

说起来,杨健侯可是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家原本是个普通人家,但杨氏太极拳创建人杨露禅在河南陈家沟学得陈氏太极拳后,又经过数十年的钻研,终于练成了无人能及的武艺,从而成为了京城里备受推崇的武术宗师。一时拜他为师,跟他学艺的,多是王亲贵族,这也大大地提高了杨氏太极拳在民间武术中的地位。

杨露禅由于学艺不易,再加上王亲贵族都出身娇贵,因此他以强身健体为宗旨,将他学来的陈氏太极拳进行创编,变成杨氏太极拳。一时杨氏太极拳风靡京城,引得当时的人无不感慨“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杨露禅不光武艺高强,而且他的子孙也在他的严格调教下,个个都掌握了杨家太极拳的精髓,成为了太极拳名家。比如第二代传人杨班侯、杨健侯,这两兄弟一个能打,一个会教。因此杨氏太极拳在他们的推动下,有了更广的发展。再比如第三代传人杨少侯、杨澄甫,杨少侯亦能打,而杨澄甫也善教。杨家因几代人的不断努力,让杨氏太极拳得到了迅猛发展,杨家也成为京城中名声在外的武术世家。

其实,杨健侯会注意到田兆麟,也并不意外,毕竟杨家与田兆麟家相距不远,杨健侯出来进去,都能看到田兆麟小小的身影。

当时,杨健侯已是65岁的年纪,他年轻时便接手家中的拳馆,广收弟子传授武艺,可以说他也算是桃李满天下了。可有一桩事却让他一直很是不安,那就是次子杨澄甫虽然拳剑刀枪、推手散手皆都学了个遍,但由于杨澄甫不能吃苦,太极拳的精髓竟没能学得三分。一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万一哪天离开人世,一定会有不少武林高手来找杨澄甫比武。到那时,一直风光无限的杨氏太极拳也就会威名扫地。

好在长子杨少侯从小争强好胜,次次比武都想做大赢家,因此他在练功上一丝不苟,又很吃苦,这让杨健侯还稍得一丝安慰。

尽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杨健侯温和慈善,是个很有慈悲心的人。他看到田兆麟那么小就风雨无阻摆摊卖水果,因此动了恻隐之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杨健侯发现田兆麟聪明有灵性,为人也忠厚本分,所以他就主动问田兆麟,想不想跟他学艺?田兆麟对武艺早就心生向往,自然满口答应。于是13岁的田兆麟在得到母亲同意后,便在杨家开始了他的学武生涯。

田兆麟果然是块习武的料子,他悟性很高,又得到了杨健侯的精心栽培,再加上昼夜苦练,他的武艺进展很快。

杨健侯对田兆麟非常慈爱,知道他家贫寒,所以在他来学拳后,就一直让他与杨少侯和杨澄甫同吃共宿,白天也在一块儿练拳较技,这样一来,田兆麟与杨家的关系更加亲厚。

经过上十年的苦练,田兆麟的太极功夫已然成为了诸多师兄弟中的佼佼者。但田兆麟并不因此心高气傲,反而依然保持三更练功的习惯。夜里临睡前,亦要把所学拳法悉数演练一遍再休息,就算卧在床上,他也不断琢磨拳法奥义。在经年累月的勤学苦练中,田兆麟已然掌握了杨氏太极拳的大多技法。

1917年,杨健侯走完了他的人生,临终前,他令田兆麟拜杨少侯为师,继续学习杨氏太极拳。

杨健侯的安排显然是有道理的。此时的杨少侯凭着多年的勤学苦练,已经是一代太极大师,不管是推手、散手,还是拳刀枪剑,他亦出神入化,难有人敌。所以,让杨少侯继续教授田兆麟武艺,当然是最佳人选。

(杨少侯)

杨少侯虽说武艺上乘,但他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出手即攻。他虽然也教徒弟,可是他推手散手都喜发人。那些弟子经常被他发至一丈开外,跌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若是一天两天倒也无妨,但经年累月,谁能扛得住,所以愿意拜他为师的弟子寥寥无几。

田兆麟不怕杨少侯发劲,毕竟此时的他,已经在拳法上小有所成,再加上他和杨少侯本就亲近,因此杨少侯在教授他时,又对他多有指点,让他所学又多了不少绝学。

田兆麟转眼在杨家度过了17个寒暑,此时的他已经尽得真传,不管是拳法套路,还是刀枪剑棍,他都十分精通。此后,杨少侯在江湖行走时,便多让他随行,并代为比武,以此增加他的阅历与实战经验。

1921年,59岁的杨少侯到杭州教拳,田兆麟自然也随同前往。此时杨少侯名气极大,因此不少武术高手都来找他较技。可是杨少侯由于吃鸦片的原因,他的身体早就大不如前。为了保全杨氏太极拳的威望,每次较技,他就让田兆麟与人比试。让人佩服的是,尽管面对的都是些武术高手,可是田兆麟却凭着他精湛的武艺,鲜有败绩。

其实,在杭州的时候,由于田兆麟是个外地人,也在地方上打过几次架。

第一次是在戏院里。当时有五六个流氓见田兆麟穿着皮袄,料定他不是本地人,便想欺负他。结果单打独斗皆不是他的对手,于是几人一拥而上,最后都被他踢到了大马路中央。

还有一次是在黄包车上。拉车的听田兆麟是北方口音,想欺生收他双倍车钱。田兆麟当然不干,二人就发生了争执,车夫在争执的过程中,突然一把拉住了田兆麟的衣服。田兆麟顺手往前一探,车夫立刻就站立不稳,摔了一个跟斗。旁边一排车夫看到后,马上团团围住了田兆麟,个个摩拳擦掌,想要狠狠教训田兆麟。没想到田兆麟三拳两脚,就放倒了那些车夫。

田兆麟在杭州虽然只待了两年,不过他超群不凡的武艺却让他名声在外。

1923年,他得知闭关苦练6年的杨澄甫已经练得绝技,重开拳场后。为了能尽数学到杨氏太极的精髓,他又告别了杨少侯,返回北京,拜在杨澄甫门下,苦练武艺。最终经过杨氏三代人的传授,田兆麟终于习得了杨氏大、中、小拳架的精髓,并且在推手、散手、大捊、刀、枪、剑等套路上亦出神入化,难有人敌。

更为难得的是,像杨家秘不外传的八段锦、点穴等绝技,他终也尽数掌握。正因如此,他这个外姓人由于得了杨氏嫡传,成为了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杨澄甫)

名震京津后,来拜师学艺的武术爱好者很多,田兆麟便一直在拳场协助杨澄甫教拳。待杨澄甫到杭州国术馆担任教务长后,田兆麟亦随之前往。

那时,杨澄甫已经是南北武林中的顶级高手,因此找他切磋武艺的人很多,每逢有人较技,不待杨澄甫开口,田兆麟便总是挡在前面说:“我是他的徒弟,先和我比试一下再说。”

结果比试多次,却从没遇到能与之平分秋色的对手。

有一次,比武的对手在武林中也是名气极盛的一位高手。他在与田兆麟比武的时候,使了暗劲,只见他屈肘猛向田兆麟的肋下斜插过去。这一招又阴又狠,常人很难躲开。旁边观武的人,不由得为田兆麟捏了一把汗。但田兆麟却轻轻往下一蹲,手往前一送,就见对方突然踉跄几步,蹲在了地上。再看他的面色,竟如纸一般,大家莫名其妙,于是就问这是怎么回事。田兆麟说了一句,不过是把他的力还给他而已。并对那人说,赶紧去找大夫吧。说完就径自离去了。

田兆麟感激杨家教了他绝世武艺,因此一直知恩图报,直到杨澄甫病逝后,他才在上海设拳场授徒。此时他已名冠武林,来拜师学艺者络绎不绝,而他也因此培养了不少武术好手,这些人在之后的抗战中都表现不俗。

抗战结束后,授武的环境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到处还是兵荒马乱。

(田兆麟)

田兆麟的徒弟曾力邀他到海外去教拳,但田兆麟拒绝了徒弟的好意。他认为,太极拳可以没有国界,但他有师承,他有祖国。

解放后,中华武术受到了国家的重视,许多武术大师也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并且安置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当时田兆麟是上海武术界的最醒目的一位,因此上海武术协会的领导,第一个就考虑到他,想要把他安排到体育宫去工作。然而对方让他亮亮招式,田兆麟却认为自己习武不易,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不久后,工作人员找到田兆麟,希望他能教几位苏联专家学习太极拳。

本来,田兆麟已经答应了下来,结果几位苏联专家却说,太极拳确实很好,就是学的时间太长,拳名也很不好记,可不可以缩得短一点,好学一点。田兆麟摇头说,不下苦功,哪能学好功夫。于是推掉了教苏联专家学拳的工作。

不久,他听说有一位太极拳晚辈把太极拳去繁就简,把个别动作串起来教给了苏联专家。后来,苏联专家还在田兆麟面前炫耀他们学到的太极拳,但田兆麟看了,只是淡淡地说,健身还是可以的,但这充其量只能算是太极操了。

由于没有正式的工作,田兆麟晚年不得不在外滩公园拉个场子教拳。但此时的武术,已经不再是民众追捧的对象了,因此来拜师学艺者寥寥。所以,他的晚年生活过得不尽如人意,空有一身绝技的他,也难免郁郁寡欢。

1959年的一个晚上,田兆麟的徒弟带了两瓶烧酒来看望他。二人对饮,回忆过去不免唏嘘。徒弟走后,田兆麟独自一人继续喝闷酒,结果两瓶白酒竟在不知不觉中,全被他喝了个底朝天。最终,因为饮酒过度,不幸去世了。

本来得杨氏太极拳真传者就寥寥无几,田兆麟的离世,更是让杨氏太极拳后继无人。不是说此后杨氏太极拳就没有传人了,而是就算有传人,大家学的大约就是“太极操”,花拳绣腿,真正太极拳的精髓,已经给丢失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6: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曝陈氏太极拳陈有芹去世!年仅59岁,徒弟透露死因聊天记录也曝光
...是听说了一位32岁马拉松跑王去世,现在又走一位59岁的太极宗师,我还跑不跑呢?”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提倡年轻人多运动,多锻炼,少熬夜,摆脱亚健康状态避免猝死,可连续两则讣告,让大
2025-03-19 07:49:00
当太极少年邂逅银发宗师 军山中学艺术节“隔代共舞”
...社区老年太极队的10名银发爱好者同台展演。十三式简化太极拳行云流水,不同年龄段的表演者以刚柔并济的动作,诠释着太极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前总觉得太极拳是老年人的运动,这次跟着社
2025-03-01 21:28:00
国学大家施承志:一代人杰 满门英才
...内外功研几录》一书。他是中国台湾地区最为德高望重的太极宗师之一。台湾社会名流凡习太极拳者,皆投拜其门下,如:于右任、钱大钧、陈诚、谭祥、谭淑、赵龙文、沈宗瀚、梁实秋、南怀瑾等
2023-08-17 11:29:00
陈氏太极拳宗师陈发科
...中,陈氏太极拳历史最为悠久。据史书记载,第一位陈氏太极宗师是明末清初时期的陈王廷。他依祖传拳术,博百家之长,并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创造出了刚柔相济、阴阳相合的陈氏太极拳。而陈氏
2023-08-09 06:41:00
还记得《少林寺》经典画面吗?这位传奇老人走了……
...潮,于海也跟着人气大涨,此后又接演了《南北少林》《太极宗师》《新少林寺》等影片。电影《少林寺》动图越来越多影迷被于海精湛的武术表演所震撼,对他表达喜爱之情。渐渐地在一些公共场
2023-01-17 16:33:00
...了武当派的真传,成为了武当派的掌门人,后来又创立了太极拳,成为了武林巨擘。二、武功特点王重阳的武功以刚猛为主,他的拳脚和刀法都注重力量和速度,常常能够迅速制敌。他的内功修为也
2023-10-09 15:29:00
清末民间武术大家杨澄甫,为什么没有被杨健侯教过?
...宗师。在这些武术大家中,杨露禅一家最醒目。三代都是太极宗师,在推广太极拳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民间一直有“露禅班侯打天下,建侯澄甫传天下”的说法。这其中班侯与建侯都是杨露
2023-08-09 06:43:00
...微不至。第三位是陈家沟第18世陈金鳌先生。陈金鳌师承太极宗师陈鑫,是《陈式太极拳图说》参订者之一,具有精湛的内功和高深的理论知识。在三位名师的精心指引下,陈全忠全面继承了祖传
2025-04-27 18:40:00
武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和武禹襄
...他的长兄武澄清见他痴迷太极拳,于是将偶然得到的一篇太极宗师王宗岳撰写的《太极拳论》转赠给他。自那以后,武禹襄一边勤学苦练,一边对照《太极拳论》刻苦钻研。同时他还极注重实践,经
2023-08-09 06: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