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俗话说得好: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有的人因为不经意间的一句话成为了皇帝身边的红人,有的人从来没有钓过鱼却偶然玩玩钓得个盆满钵满,有的人在万千人群之中只因多看了佳人一眼竟然赢得红粉知己,洞房花烛,不过这些与历史上的一些幸运儿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请看下面这五位被幸运女神砸中的历史人物!
一、杨喜
这个名字大家应该很陌生,绞尽脑汁也想不到他和历史中的哪位名人有联系,事实也是如此,他只是一个小人物。
据《史记》记载,杨喜是公元前205年在西安投奔当时的汉中王刘邦的,初期跟随韩信,后来跟随灌婴,官至郎中骑都尉,属于当时军中的一个不入流的小将领。
垓下之战时,刘邦为了调动军队的积极性,特此宣布:谁能够杀了项羽谁就可以封侯拜将,谁得了项羽的尸首就可以赏千户候,免三年税赋。
这无疑是个天大的诱惑,后来的飞将军李广就算是立功无数,到死都没有封侯,所以将士们一听,纵然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也像打了鸡血似的疯狂进攻。
项羽山穷水尽之下乌江自刎,士兵们一拥而上,疯狂地争抢项羽的尸体,杨喜便是其中的幸运儿,他抢到了项羽的一条腿,于是杨喜被封赤泉候,食1900户。
关于杨喜的记载还有两个,其一是在公元前194年,汉惠帝贬杨喜为民,具体因由不详,但是次年又恢复了他的爵位。其二就是杨喜死于公元前168年,被汉景帝刘启追封为严侯,至此关于杨喜的记载就再也没有了。
杨喜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并不出名,可是他的后代可谓名人辈出,他的曾孙杨敞还做了汉宣帝时期的宰相,“十一宰相”世家“弘农杨氏”据说就是杨喜的后人所建。
二、刘盆子
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后裔,算得上是汉朝的宗室子弟。刘盆子出生的时候正值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王莽为了自己当皇帝,几乎把汉朝的宗室子弟杀光了。刘盆子的父亲刘萌嗣就是其中之一。
父亲死后,刘盆子就和两个哥哥逃到了泰山郡的老家,生活过得比较艰辛,不久就爆发了赤眉军之乱,刘盆子兄弟三人作为宗室子弟也被掠到了赤眉军那里。
赤眉军的首领叫樊崇,在王莽的新朝灭亡后,就投靠了更始帝刘玄。刘盆子的大哥刘恭因为从小读过一些诗书,所以被更始帝看中留在身边侍候,得以逃脱赤眉军的魔掌。而刘盆子和二哥刘茂只能留在赤眉军中,给赤眉军割草放牛。虽然说每日割草放牛非常辛苦,但是刘盆子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他是一个非常随遇而安的人。赤眉军让他放牛,他就老老实实放牛,而且放牛的时候特别用心,这一年刘盆子才十五岁。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刘盆子可能就留在赤眉军中当一辈子放牛娃,然而有时候人的运气来了谁都挡不住。更始帝刘玄本来就跟赤眉军不和,双方以前还打过仗。赤眉军虽然投降了更始朝廷,然而赤眉军的势力却发展得越来越大,很快就突破了30万兵力。这更让刘玄是如坐针毡,生怕哪一天不但皇帝做不成还丢了小命。于是刘玄就找樊崇商量,想要把帝位给禅让出来。
樊崇虽然也很想当皇帝,但是有王莽的前车之鉴,所以这个皇帝樊崇自己也不敢当,于是就想在汉朝的宗室子弟里选个人当傀儡皇帝。可是樊崇选来选去也没有选到合适的人选,因为汉朝的直系子弟几乎被王莽屠戮一空,实在是没办法了,樊崇只好把那些旁系的宗室子弟也算进来,刘盆子他们三兄弟也在其中。
这样一来备选的人就有七十多位,到底选谁当皇帝也是一个大问题,最后樊崇在手下的建议下采取抽签的方式来决定。
刘盆子对此毫不知情,正在一心一意地放牛呢,结果就被通知去参加抽签。因为刘盆子的年龄最小,所以排在最后一位抽签,结果前面七十多人没有一人抽到,排在最后的刘盆子反而抽到帝签,第二天就被樊崇推上皇位登基为帝,改元建世。
刘盆子虽然年幼,但是也知道这个傀儡皇帝不好当,弄不好就要被推出去当替罪羊,然而事已至此也只能随遇而安。
刘盆子的幸运不仅在于他从一个放牛娃一跃成为皇帝,更在于他遇上了历史上最仁慈的开国皇帝刘秀。公元27年,赤眉军在跟刘秀的交战中兵败,刘盆子率众投降刘秀。
因为刘秀知道刘盆子不过是傀儡皇帝,并且也没做过什么恶行,所以对待刘盆子比较的宽厚,不仅厚赐刘盆子,还任命刘盆子为刘秀叔父赵王刘良的郎中令。后来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刘秀还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奉养刘盆子终身。刘盆子从此衣食无忧地生活,直到去世。
从刘盆子的结局来看,刘盆子确实是幸运之至,因为历史上当傀儡皇帝的大多没有好下场,刘盆子能够全身而退可以算得上是史上最幸运的人之一了。
三、崔敬嗣
崔敬嗣堪称历史上最幸运的人了,别人都是代人受过,他却是只因跟别人同名同姓“代人受奖”,而“正主”却没有得到该有的嘉奖。崔敬嗣的“幸运女神”就是糊涂的唐中宗李显。
嗣圣元年二月,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被软禁于均州、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十四年。
李显在被安置于房州期间,当地的许多官员都看不起这位“废除”的皇帝,对李显总是恣行轻慢且没有礼仪法度,唯有身居房州刺史的崔敬嗣对李显“另类”,他不但对李显有礼有敬,而且还常常为李显提供充足的物资,供养着李显,这让李显感激不已,暗许将来有翻身之日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证圣元年,中宗复辟,而此时的房州刺史崔敬嗣已然去世,当然李显并不知道。李显心中时常记得当年崔敬嗣的恩情,所以每次有关部门呈报拟定提升官员的名单给他时,他都会特别留意崔敬嗣的名字。
这时幸运儿出现了,他便是益州长史崔敬嗣,跟那个房州刺史崔敬嗣同名同姓。唐中宗每每看到提交上的擢升官员名单中有崔敬嗣,他便御笔一题,直接跳过那些需多次参拜的官员而越级擢升崔敬嗣官职,这样的事情至少发生了四次。他哪里晓得此崔敬嗣亦非彼崔敬嗣了。
后来,有一天,李显想见见崔敬嗣,便召他进宫当面谈话,这时候才晓得一直被自己提拔晋升的崔敬嗣早非当年那个恩人崔敬嗣,李显感慨万千。为了报答房州刺史崔敬嗣,李显授予崔敬嗣的儿子崔悦官职,因为崔悦爱好喝酒不堪任官,就授予他洛州司功,又改授予五品散官,直至官居刺史。
而那个因为同名同姓多次被皇帝直接晋升的幸运儿原益州长史崔敬嗣依然逍遥地做着天上掉馅饼的官职,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四、刘恒
汉文帝刘恒要说自己最幸运,恐怕历代帝王没有一个能站出来反驳的。而刘恒最大的幸运其实是他一开始最大的不幸——没人保护。
他的母亲薄氏是叛王魏豹的妻子,刘邦杀了魏豹,抢了他老婆,虽然生下了刘恒,但不受刘邦宠爱,也被吕后直接无视;他的封地更是没人不嫌弃,代郡不仅处于汉朝和匈奴的第一战线,天天有匈奴来打草谷,同时又是整个汉朝最荒凉贫瘠的地区。在那里当诸侯王基本上就等于被发配边疆了。
所以,刘恒从出生到登基之前一直过着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日子,刘恒成年后能被封个闲散藩王,已经是人生天花板了。然而不被重视的母亲以及被人嫌弃的封地,却成了刘恒最大的幸运。
吕雉执政后,备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直接被她做成了“人彘”,赵王刘如意也被毒杀,刘氏一门宗亲几乎被屠戮殆尽,一直被吕雉瞧不上眼的薄氏和刘恒却逃过一劫。
吕雉死后,陈平和周勃开始对朝廷中的吕氏一门进行大清洗,终于将诸吕之乱摆平。摆平诸吕之后自然是为大汉王朝选择一位合适的继承人。而刘恒的“不幸”却成了他最大的优势。
周勃和陈平虽然在铲除诸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是首举义旗的却是齐王刘襄,他本来是一个非常合适的皇位继承人,却因为两个原因被功臣派抛弃,一是刘肥受封的齐国,统辖七十三城,是当时最大的诸侯国,根基深厚;二是刘肥的母亲曹氏原是刘邦少年时的婚外姘妇,与吕雉有旧,而且是个暴脾气,如果当了皇太后就可能是第二位吕后。
所以,周勃和陈平就选择了默默无闻,母族没有势力,易于掌控的刘恒继位。
刘恒的幸运还不止如此,他还遇上了两个忠臣——周勃和陈平。据史书记载,当周陈二人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位时,刘恒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还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这就是一个阴谋。刘恒最终用占卜的方式才决定放手一搏。并且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他一面派舅舅薄昭到长安探听虚实,一面离长安五十里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刘恒在周勃和陈平等忠心大臣的拥戴下平安地继承了皇位,可谓幸运至极,否则刘恒至多也就是个傀儡皇帝。
五、胡长龄
胡长龄,乾隆五十四年的金科状元。
胡长龄出身江苏南通的一个穷苦人家,他六岁丧父,十岁丧母,靠乡里的接济才活了下来。
但胡长龄并未就此沉沦,他“早慧聪颖”,没钱上私塾,就躲在村塾的窗下偷听,十年寒暑,胡长龄终成长为一个满腹经纶的才学之士。
公元1789年,31岁的胡长龄带着四里乡邻借来的盘缠进京赶考。然而从江苏到京城路途遥远,没钱坐马车的胡长龄只能步行前往,等他一路风餐露宿来到济南大名府时已经花光了盘缠,走投无路之下胡长龄只能到城隍庙中暂住,结果被官府当做流民抓了起来。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正直的官员刘铭,过堂审讯时,刘铭见他谈吐不凡,细问之下才得知其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为花光了盘缠才暂居城隍庙,于是不但无罪释放,还赠与他足额的路费。
据《清稗类钞》记载,胡长龄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科举考试中,原本名列第十名,并非第一名状元。
然而在殿试时,乾隆却直接将在会试中第十名的胡长龄提拔成了第一名状元,原因只是他的名字寓意好。
当时乾隆已经79岁高龄,人到老年,就开始留恋权力,尤其喜欢别人恭维,希望自己能够长寿。“胡长龄”,在乾隆看来,意思就是说“胡人就应该长寿”。
众所周知,清朝的祖先是来自北方的胡人,所以乾隆觉得“胡长龄”这个名字很吉利,似乎是在预示着自己应该万寿无疆,于是一高兴,就下旨钦点胡长龄为状元。
据说,当时还有好事的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叫《胡长龄以名得大魁》。
胡长龄为人正直,入朝为官后清正廉明,反对趋炎附势。胡长龄考中进士时,和珅正是当朝宰相,按照惯例他就算是和珅的门生,应该上门拜谒。可刚正不阿的胡长龄不愿与和珅为伍,竟然不去拜谒,结果得罪了和珅。
然而祸兮福所倚,乾隆驾崩后,和珅倒台,新登基的嘉庆皇帝清算和珅党羽,发现很多大臣与和珅往来的书信,唯独没有胡长龄的书信,为此嘉庆很高兴,认为胡长龄是清官,便加以重用,他的官儿才逐渐做大起来,最终做到了礼部尚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0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