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5 10:35:00 来源:戏说三国

1853年3月19号这天,太平军到了南京,没过多会儿就把南京改成了天京,还在这儿定了都城。

打那以后,一直到1864年7月19号,拢共11个年头。

在这11年当中,就1860年5月到1862年5月这大概两年的工夫,天京城还算相对安稳。

剩下的日子里,天京老是被敌人攻打!

您得清楚,这11年里,太平天国运动好几回掀起高潮,在外边打得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既然这样,那为啥太平天国老让敌人围着自家都城呢?太平天国就这么心宽吗?

【第一次被围:1853年3月-1856年6月。】

1853年3月,南京被太平军给打下来啦。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才过了十来天,从广西一路跟太平军较劲儿的清军就到了城边,弄出个江南大营;没多会儿,另一拨清军又搞出个江北大营。

这么一来,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就对着天京展开围攻啦。

那时候,天京城里边的太平军足有50万多人呢,可这太平军老长时间都没想着直接去解天京的围,反倒分兵去北伐、西征啦。

到了1856年6月的时候,太平军接连打破了江北大营、江南大营,这一回的围攻才算完事儿。

咱都清楚,在1853年3月到1856年6月这段日子,那可是太平天国势头最棒的三年:太平军北伐都快打到天津了,直逼北京;太平军西征好几次拿下武昌,把长江中游好多地方都给夺到手啦。

既然这样,为啥天京城外围攻的清军,你们太平军老也不去解决呀?

【第一次被长期围攻之因:争取战略主动】

这一回长时间被围着,那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自己主动搞出来的战略抉择。

那时候,天京城里面的太平军号称五十万,可实际上能打仗的也就十来万;城外清军的两个大营有六七万,太平军在兵力上的优势可不咋明显。

再者,两边都各自占据险要之地,防守容易进攻难。两边都可以用较少的兵力去对抗敌人。

所以呢,太平军一时半会儿,很难把城外的敌人给消灭掉;而敌人呢,实际上也没啥真本事能威胁到天京。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那会儿太平天国就占着天京、扬州、镇江这仨城,可大清掌控着全国。所以啊,要是一时半会儿弄不掉城外的敌人,两边耗上了,那太平天国可就绝对吃亏啦!

在这种情形下,太平天国铁了心要搞“分兵攻守”的策略:一部分兵力留下防守,再分些兵打到外面去,好争取战略上的主动。

所以呢,太平军留下一些兵力把战线弄短些,好好守着三城,另外还分拨兵力去北伐、西征。

虽说北伐没成功,可把大清在北方的统治给搅乱了,敌人不光没法从战略后方抽调兵力去支援天京围攻战,还得从江北、江南大营抽调人手回北方救急。

西征那可是取得了大得多的胜利啊!不单跟北伐似的,让敌人没法再增强江南、江北大营,还得抽调兵力去支援。关键是呢,太平军西征把安徽、江西、湖北好些地方都给夺过来了,地盘大了,兵力、物资也多了,实力更强啦!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就这么着,到了1856年,杨秀清瞧清楚了城外局势的变化,把西征前线跟皖北地区的兵力都给调过来,一股脑儿对着已经变弱的江北、江南大营发起连续攻击,一下子就把围给破了!

这时候,太平天国不光解了天京的围,在长江中游还占了老大一片地方,势头好得不得了,到了最兴盛的时候。

得说呀,太平天国弄出的这昌盛局势,跟太平军拿天京当“诱饵”,把敌人野战的精锐力量给牵制住,那可是紧密相关的。

可惜哟,后面的天京事变一来,这大好的形势就一下子停住喽。

没多久,天京啊,又被围起来啦。

【第二次被围:1857年一月-1860年五月】

打破江南大营之后,太平军原本是能够乘胜追击,把敌人给彻底消灭掉的。

可是呢,一开始杨秀清叫韦昌辉、石达开分别去江西、湖北,就剩秦日纲还接着在这个方向打仗,东征的兵力变弱啦。接着秦日纲又卷入了天京事变,所以呀,太平军没在这个方向把敌人给彻底消灭,江北、江南大营虽然被打破了,可敌人的有生力量还留着呢。

所以啊,借着天京事变这当口,敌人又杀回来了,再次朝着天京发起攻击。

在天京周边的这场你来我往的战斗里,镇江、瓜州这些地方先后被敌军拿下了。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1858年4月,敌人又来围攻天京啦,这一回天京的状况可比头回被围时糟糕得多:补给线就剩九袱洲、七里洲那水路,还断断续续的,老是被清军水师吓唬着,当时的形势简直危险得不行!

石达开和李秀成啊,多次组织打仗,想着能把局面打开,可哪回都没成。

到了1860年五月,李秀成、陈玉成这帮人把兵力集中起来,这才连着打破了江北、江南大营,又一次解了围!

【第二次长期被围之因:动荡】

这时候,围着天京打的还是大清的绿营。那些老毛病照样在,实力压根就没真变强。

那太平天国纵然在天京事变里损了些劲头,可实力还算挺强的。虽说跟湘军交手有点费劲,可对付绿营还是有些底气的。

不过呢,这回,敌人还是围了两三年,好几次解围都没成,差一点就糟糕透顶啦。

这一回啊,可不是太平军自己主动这么干的,而是因为当时的局势,特别是指挥系统乱套啦。

石达开在辅政的时候,搞了一连串的军事行动,一时间把局势给缓和了点儿。

可紧接着呢,石达开就出走啦···

接着,李秀成就被推出来操持天京的军政事宜啦。

李秀成一到,就琢磨出了通过出京搞战略运动来解困的法子。

不过呢,那会儿李秀成手里头压根就没强大的兵团,他那心思老长时间也没见着成效。

到了1859年,太平军在争斗里弄出了新的指挥系统,这问题才算解决啦。

在斗争里头,众将一块儿商量,弄出个统一的作战计划来,呈报给天王,等天王批准了,就一块儿施行。

这么着,太平军弄出了个作战指挥系统,主要谋划的是李秀成,兵团主力是陈玉成,杨辅清、韦志俊、李世贤也都一块参与行动。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就这么着,在李秀成的谋划下,各路人马分别行动,冲着空虚又富得流油的浙江等地搞战略运动,直接给江南大营的后路造成威胁,让敌人不停地分兵……紧接着,敌人一直分兵之后,太平军把主力集结起来,以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的速度把江南大营给毁了,还把分散的敌人逐个击破,一下子就解了围!

说实在的,不管是整体的兵力,还是指挥官的本事,太平军在1857年那会儿就有进行这种行动的能耐啦。

为啥拖了好几年才去做呢,主要是天京事变以后,高层乱套得厉害,太平军新的指挥系统压根儿就没弄好。

这一胜利呀,能说明俩事儿。

就算到了天京事变之后,只要太平军能齐心一块儿,那他们还是有可能把事业接着往前搞的。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2、大清的绿营那是真不行啦!江南大营里的清军,这可是绿营的尖子兵呢,这么一败,就彻底没指望啦。往后啊,大清要想把太平军给平定喽,就只能靠湘军、淮军喽···

【第三次被围:1862年5月-1864年7月19日】

第二次把天京的围困给解了之后,天京踏踏实实安安稳稳了两年。

在这两年里,太平军往东去苏浙一带征战,打下了好多富庶的地方,差不多把东线敌人的威胁给消灭掉了。

只是呢,在西线那边,湘军把安庆给攻下来了,还从西边开始朝着天京进犯啦!

1862年春天,刚打下安庆没多久,陈玉成还在庐州死撑着呢,湘军就冲着天京进攻啦。

1862年5月末,湘军里头曾国荃那部分人马到了天京城外头,就这么开始攻打天京啦。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太平军多次弄解围的作战,可都没成功,全失败啦。

过了两年,到了1864年7月19号,天京被拿下啦。

【第三次被长期围攻之因:大势】

这一回,天京又被围着超过两年,最后还沦陷啦。

安庆丢了之后,这形势那是坏到了极点。

不过呢,就实力对比这方面来讲,湘军当下还没那个本事马上围攻天京。

毕竟啊,李秀成他们在江苏、浙江占下了老大一片地方,虽说让上游安庆等地的安全给耽误了,可实力到底还是增强了不少。

所以啊,不管是在兵力方面,还是物资方面,太平军不光能抵抗,甚至还占着不小的优势呢。

可是啊,这两年多的工夫,啥办法都试过了,却还是没啥进展,干瞪眼没办法。

直接帮忙解困没成功。

战役刚开打,实际上湘军就出错啦。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曾国藩打仗向来小心,原本想着“先把后路清理干净,谁承想,曾国荃那家伙像疯了似的,一股脑儿就直冲向天京。

故而,曾国荃刚到天京城下的时候,仅有18营9000人,其他各路呢,因为种种缘由没法支援曾国荃,曾国荃这就算是一支孤立无援的队伍了。

这时候啊,要是太平军能痛痛快快地把兵力集中起来,那完全有本事把这支孤军给赶跑,说不定还能把他们给灭喽。

不过呢,太平天国高层有了分歧,结果把最有利的机会给弄丢啦。

那时候,李秀成想着“把江浙当作自家地盘”,光给天京多弄些兵员和物资,让天京的防御更厉害些,自己带着主力在外面搞战略运动。等过了2年,敌人围着坚固的城池久攻不下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带着队伍回来解天京的围。

很明显,李秀成想着照搬当年杨秀清那一套策略,可洪秀全不干,硬要李秀成直接去解困!

这不,过了俩月,李秀成才慢悠悠地来了,可曾国荃早就在城外把工事修得结结实实的了。

紧接着,在雨花台那儿,李秀成领着30万大军跟曾国荃拼死血战了46天,可惜没打赢,撤啦!

这么大的优势,直接去解困咋还打不开局面呢?

可不是太平军没本事打!

这一仗,湘军折了五千多人,曾国荃还挂了彩;那太平军呀,伤亡还没到一万人……

就是说呀,瞧瞧双方战损的比例,发起进攻的太平军没咋吃亏。

只是……整整30万人呐,血战了46天,伤亡连一万人都不到就撤兵……说到底,就是统帅不想拼命死战!

另外呢,太平天国本来打算囤粮准备打仗的计划,让洪秀全的两个哥哥给搅和黄了,结果太平军没粮食了,在天京城外长期作战也就不行啦···

反正啊,战场上的指挥官不肯拼命,后边的人又贪婪还愚蠢地搞破坏,这场仗能打赢那才奇了怪呢!

直接去解这个围,没成功,而且敌人的实力更强啦,就算再组织一回,估摸也强不到哪儿去!

2、朝着北边进攻南边。

于是呢,洪秀全还想着搞个“进北攻南”的法子,就是在外头活动活动,让敌人把攻城的力气变小,最好能直接撤兵。

这跟当初二破江南大营一个样!还是用太平军拿手的“围魏救赵”那老法子。

可倒好,整天就知道用一招“围魏救赵”,难道敌人是呆子啊?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所以啊,敌人搞坚壁清野这一套,李秀成带着那30万大军出去到处转悠,没粮食吃,就回来了……回来的路上,在九袱洲,遭到了致命打击,30万人呐,就回去了2万,差不多全军都玩完了。

就这么着,外围的运动解围这事,算是黄啦!

3、被占领啦。

打那以后,天京还是一直被围着,洪秀全跟李秀成彻底没招儿啦。

唯一存在争议的地方是:到底要不要“让城别走”。

那就是说:天京,着实保不住啦。

可是呢,洪秀全没答应“让城别走”。

就这么着,围困越来越厉害,太平军没法子解围,也没粮食坚守啦。

就这情形,太平军还能再守一年多,那可真是个奇迹啦!

1864年6月1号,就为把粮食的事儿解决喽,洪秀全带头吃“吗哪”,结果中毒死啦;1864年7月19号,天京被人家拿下啦。

太平天国在各地打得热火朝天,为何自己的都城却长时间被围攻?

反正啊,这回被围了2年最终沦陷,那是太平天国没那运气撑下去喽!

要说兵力,太平军瞅着好像还挺强,可实际上,里头早就烂得一塌糊涂啦。

一个彻底让宗教幻想给迷得没法子的天王,一个虽说忠诚可又藏着私心的统帅,一群心里都打着小算盘的将领···

都城呀,那可是一个政权的掌控核心所在。

要是统治的中心遭受到威胁了,那这时候领导人的种种表现,最能看得出这位领导人是个啥素质。

天京头一回被围的时候,太平军没着急直接去解这个围,而是从全局出发,很果断地打到外边去了,推动了斗争形势往前发展,这能看出当时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那可是雄心勃勃,眼光还特别厉害!

天京第二次遭围的时候,太平军屡次解困都没成功,可琢磨出了新的领导法子后,就集中劲头,一下子解了围。这能瞧出来,当时太平天国的头头们还有重振雄风的心思,太平天国的将士们也依旧有着不肯屈服的劲头。

天京第三次被围的时候,太平军那叫一个乱套,想直接解围吧,可各个心怀鬼胎,心思都不统一;跑到外线去打呢,完全没准备,就凭着一厢情愿去拼命赌一把……最后各种尝试都失败了,又迷上迷信,贪图舒服享受,结果……只能覆灭……这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层这时候已经糟糕透顶啦!

几十年过后,咱这领导集体也曾遭遇过危险。

身处险境,还能沉着镇定,顾全大局!嘿,这才叫真正的王者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5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攻克金陵:太平军21天破城而入,清军则花了11年
...南京,清军花了11年,太平军21天就破城而入。可以说,太平天国初期,士兵战斗力很强悍,是一支劲旅。1853年1月,太平军放弃武昌,60万人东征金陵。除开家属,能战斗的士兵也有
2024-08-15 13:17:00
李秀成为什么把太平天国北伐,列为“天 朝十误”之首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与洪秀全立即着手开始北伐,同时,也开始西征,这里面,西征取得了很大的战绩,而北伐却最终失败了。北伐队伍在林凤祥与李开芳的率领下,一路猛攻,一度打到
2024-04-26 17:38:00
太平天国进入南京时,罗大纲曾提出三条良策,为什么都被无视了?
...罗大纲老是充当先锋,那谋略厉害得很,功劳大得很呐!太平天国刚到南京那会子,罗大纲提了三条战略建议。这三条呀,那可都是站得高看得远,很实在的!可是呢,罗大纲的建议,竟就这么被直
2024-08-25 10:32:00
太平天国最后一战是什么
1864年7月19日,湘军用炸药轰开天京的城墙,蜂拥而入,太平天国的都城随即陷落。曾国藩虽然生擒了忠王李秀成,却并没有捉住太平天国的第一号人物幼天王洪天贵福。原来幼天王在李秀成、
2023-04-24 15:25:00
聊聊太平天国北伐失败之后,其北伐将领和北伐军的悲惨
...伐,很多都失败了,比如,诸葛亮北伐、岳飞北伐,以及太平天国北伐等等,成功的只有一次,就是明朝朱元璋的北伐,明朝第一大将徐达,率军将北元政权彻底赶出了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如果说
2024-01-31 10:53:00
安庆保卫战:太平天国战略转折的关键战役
太平天国是发生在清朝中期的一次农民运动,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之久,影响之深远,对当时的清政府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最终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在清政府和国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2023-09-13 19:57:00
太平天国杨秀清的军事指挥能力怎么样?揭开他神秘的面纱
大家一提起太平天国,就对杨秀清的才干赞不绝口。认为杨秀清在太平天国前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因为在天京事变前后,太平天国的局势完全不同。洪仁轩曾经说过,“过去东王在世时,拓土开疆
2022-12-17 12:00:00
南京陷落与李秀成被俘:太平天国的转折
大清末期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大清的统治地位,所以以慈禧和同治帝为首的统治者对太平天国的叛乱者恨之入骨,多次派出大臣和清兵围剿,并且规定凡是抓住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者,一律押赴京
2023-11-25 21:54:00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是否是战略错误?
研究太平天国历史,有三大热点:定都南京、林凤祥孤军北伐、天京事变,备受史学家关注。其中,定都南京讨论最为激烈,部分学者将其视为战略错误,是太平天国灭亡之重要原因。理由两点:历史经
2023-08-22 20: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