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杨婕 顾辉 庆海 凤春
冬日午后,长江岸边,阳光洒在江面上,江景令人陶醉。闫成龙指着眼前的通江河道告诉记者,过去这里渔船“排排坐”,渔网相连接。
今年48岁的闫成龙曾是句容下蜀镇渔业村的渔民。渔业村临近长江,当时该村捕捞产业发展迅速,村里90多户居民有一半以上以打鱼为生。渔民也逐步依江建船为家,这样既存在安全隐患,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一条水泥船起风就晃,渔民全家吃喝拉撒都在船上,虽然船上基本接了水电,但生活仍不便利,尤其是子女上学和家人就医。”闫成龙回忆起以往“水上漂”生活时说,不少村民结婚时,简陋的船舱就是婚房。“起居三米舱,捕鱼换口粮。”“一舱点灯三舱亮,祖孙三代宿一舱。”这些俗语是当时渔民生活的真实场景。
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作为句容市唯一有退捕任务的地区,下蜀镇提前部署,通过逐户核查渔民家庭、渔船网具、船舶证书等情况,建立退捕渔民基本档案。同时,聚焦民生需求,召开渔民代表座谈会,多渠道推进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有序引导渔民上岸,推动“生计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打鱼捕鱼”向“打工创业”转变。
“政府给我们提供了10万元免息创业贷款,还积极协调帮助寻找岸上的养殖塘口。”靠打鱼为生的闫成龙带着家人上岸,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承包了80亩水面,干起了水产养殖。
从捕鱼到养鱼,转变的不只是身份,更是一种理念。“养鱼先养水,环境越好水产养殖利润才会越高。”闫成龙说,随着长江大环境的改善,他们家水产养殖的“小环境”也在逐年提升,并有了固定的客户群和销售渠道,一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
在下蜀镇,与闫成龙一样,上岸后实现自主创业的渔民共有13人。老渔民杨学刚在下蜀集镇开了家饭店,不仅在家门口创业成功,还招聘了两名附近的工人。“哥几个聚在一起的时候常说,家里亮堂了,心里也跟着亮堂了。”闫成龙告诉记者,“我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坚持,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0: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