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本报讯 “我是一个独居老人,又有慢性病,定时要到卫生院拿药,遇到刮风下雨天,偶尔会出现断药情况。”1月5日,清流县温郊乡小池村村民李炳坤对前来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说,现在不仅有医生定期送药上门,在家里就能刷医保,“多亏了‘驻村工作室’,太感谢你们了。”
不久前,李炳坤到村里的纪委“驻村工作室”反映自己符合“下村巡诊”标准但未享受到服务,村纪检委员在核实情况后第一时间向乡纪委做了汇报。乡纪委督促村级卫生员立即摸清本村行动困难群众信息,并向乡卫生院下发《工作提示函》,纳入“一月一清单”监督,推动乡卫生院完善送医送药制度及人员名单,让医疗服务惠及所有村民。
改变源于基层监督渠道的进一步畅通。去年以来,清流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小微权力监督途径,在全县120个村(居)设立“驻村工作室”,为村民主动反映问题提供监督新渠道。
温郊乡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黄春斌表示,“驻村工作室”明确村级权力边界,《村级纪检委员履职指南》进一步提高村级纪检委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村纪检委员走村入户收集问题线索发挥‘探头’作用,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定期公布行程、下村接访回应群众,确保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人听、快回应、早整改’。”
把监督直抵基层末梢,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清流县纪委监委依托“驻村工作室”,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512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69个,查处了一批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清流记者站 彭 程 通讯员 马桂林 叶 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8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