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书生路过尼姑庵,几乎丧命,皇帝为何大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0 21: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朝皇帝朱元璋曾经当过和尚,知道这些名面信仰佛祖的家伙们,实际在干什么。所以朱元璋对这些寺庙内的人从来都不客气,朱元璋有句诗就是骂老和尚的。对和尚不客气,对尼姑自然也不客气。

书生路过尼姑庵,几乎丧命,皇帝为何大怒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规定:女人如果想要出家,年龄需在40岁以上,少女不能出家。如果违反禁令非要出家怎么办?有办法,打100棍子,还俗。严重者的都去官府当奴婢去,在这种高压下,当尼姑的人少了不少。

到了朱祁镇当皇帝的时候,尼姑又开始慢慢兴起了。在这个期间还有一个荒唐的小故事,让皇帝非常生气,生气到把尼姑都卖了。

书生路过尼姑庵,几乎丧命,皇帝为何大怒

那一年,一个书生赶考,路过一个尼姑庵,天色有点晚,就准备借宿一下。谁知道一下子进入了狼窝,被尼姑折磨到枯瘦如柴几乎丧命,书生逃出去后开心有余悸,四处宣扬。最后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大怒,让尼姑庵的田产充公。命令这些尼姑马上还俗,并卖给老光棍。

到了嘉靖年间,法律规定,如果尼姑道姑违法,则必须还俗出嫁,房产土地充公。而且尼姑也没有豁免权,该打的一样不能少。

书生路过尼姑庵,几乎丧命,皇帝为何大怒

为啥明朝对尼姑庵打击这么大呢?难道是明朝对佛教有偏见?肯定不是的,从汉唐到宋明,尼姑庵就不是一个清静的代名词,清朝乾隆还在尼姑庵写过打油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哪位俏尼姑侍奉皇帝沐浴更衣,居然生出一位千古明君
...生存,她一咬牙把自己头发剪掉,出家当了尼姑。虽然在尼姑庵过得并不好,但至少还能维持基本的温饱。此时,李氏也没有什么奢求了。由于李氏长相俊美,她经常被一些花花公子调戏,寺庙为了
2024-05-17 14:43:00
纪晓岚出对联:一笔直通;两扇敞开,尼姑怒骂,纪晓岚:还没完呢
...,以及给乾隆解围。在南巡的某一日,他们一行人来到了尼姑庵。 纪晓岚调戏尼姑乾隆55年,纪晓岚跟随皇帝来到泰山巡视,由于自古以来泰山作为五岳之首,一直被众多的寺庙道观视,为了
2024-09-28 16:39:00
他出生时自带异象,因太丑被抛弃于尼姑庵,最后成千古一帝
...后因此成为皇帝养母,这位皇帝便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尼姑庵长大的帝王,出生时太丑吓坏生母,尼姑却一眼看出他非凡人降生异象,头角峥嵘,却因太丑被生母厌弃史料记载杨坚家族出身关中豪
2023-04-26 15:22:00
南唐后主不仅有文采,还是万人迷,甚至有痴情尼姑为其殉情
...时整个南唐皇宫上空浓烟滚滚,十里之外皆可见。而这群尼姑庵里的女粉丝看到宫中着火,想着皇帝偶像已经殉国了,一个个哭哭啼啼纵身跃入火海殉葬皇帝去了。但这些傻尼姑哪知到,就在她们寻
2024-10-17 10:45:00
古代尼姑 靠什么养活自己 沦落为“暗娼”聚集地
...僧人被称为尼姑,她们靠什么老养活自己呢?尼姑集中在尼姑庵内,虽然有自己的田产,但是女子受到体力的限制,田地是收入也是入不敷出。只能捞偏门。世人都有七情六欲,僧人也不例外。唐朝
2025-04-17 17:09:00
尼姑御前状告和尚非礼,朱元璋只闻了一下尼姑便冷笑下令:杀了她
...的言行举止及周围的香水味,逐步揭开了案件的真相。6. 尼姑庵的黑幕揭晓经过细心调查,朱元璋揭示出这位尼姑实际上并不是出家人,而是一名青楼女子,假借尼姑之名在尼姑庵内从事诱拐和
2025-05-18 15:13:00
他是和尚却要当皇帝,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还娶了尼姑当皇后
...皇帝,就应该有皇后,是高昙晟就想着立皇后。之前看上尼姑庵的静宣,现在终于有能力了,于是就把她立为皇后。我们知道一个起义军不可能偏安一地,想要发展,必须要扩充人马。这个时候高昙
2025-01-11 14:25:00
尼姑伺候皇帝洗澡,皇帝当晚宠幸了她,还生出一千古明君
...为尼,远离这些是非之地。皇帝宠幸生下皇子 自从来到尼姑庵之后,李小姐的生活再也没那么多姿多彩,每天除了诵经念佛,就是抄写经书、打扫落叶,日子十分寡淡。她以为,自己的余生都会
2024-11-16 10:36:00
聊聊唐朝时期的一个传奇女子李季兰
...了防止这个女儿失德,他狠心把尚且6岁的李季兰送到了尼姑庵。对外宣称让女儿洗涤心智,但实际上她的父亲早已决定放弃这个女儿,但是对于一个年仅6岁的小姑娘来说,出家只是换了一个地方
2024-04-24 13: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