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要勇于在现场解决难题”
——记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曜宁
正在工作的刘曜宁。 □本报记者 宋阿男
初见刘曜宁,他的手和脸上都是油污。“许多人都说我,硕士研究生到一线当工人,多没面子,可我始终认为,一线是知识的海洋,有营养,能汲取力量。”他放下手中工具说。1987年出生的刘曜宁是车辆钳工高级工,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车辆段自备车维修车间钩缓组副工长,曾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自治区“最美职工”、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铁路人”。
2016年,刘曜宁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刘曜宁说:“打铁必须自身硬。”6年来,他扎根一线、不怕吃苦,针对铁路生产一线存在现有设备老化、工艺技术落后的问题,认真钻研解决办法,提出多项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方法,牵头成立“曜宁科创工作室”,在基层检修一线绽放青春风采。
为尽快从一名实践经验不足的毕业生成长为铁路一线技术骨干,他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职工请教,从一个螺栓的技术要求、一个标记的涂打和一个样板的使用学起,在掌握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检修过程及落成要求的基础上,虚心与老职工探讨常见故障的根源和检修难题的解决方法,逐渐成长为货车检修的行家里手。
2017年,在对C70E车型转向架检修时,他发现心盘底部裂纹超限,防止了车辆运行中心盘发生故障;2020年11月,在对C70E车辆车钩分解作业过程中,他发现牵引梁磨耗板缺失,清除焊波后补装,防止了车辆运行过程中车钩从板对牵引梁的磨耗……这些威胁铁路货车行车安全隐患的快速排查与处理,只是刘曜宁日常检修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他先后处理各类安全隐患300余起、重大安全故障68件,为铁路货车行车安全保驾护航。
“作为技术工人,就要勇于在货车检修现场解决难题,这也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刘曜宁说:“我一直把这个原则当作我的座右铭。”
他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严把检修质量关的同时,寻求提质增效的方法,并通过与其他岗位职工交流和对其作业过程的观察分析,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利用自身所学的创新理论,结合现场作业实际情况,提出数字钢印框、斜楔磨耗板拆分器等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26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6项,集团公司科研项目2项,节省车间年工时费和材料费共计约50万元。
2018年,在转向架分解工位作业过程中,他发现转向架枕簧分解劳动强度大,占用工时长,作业效率低,提出枕簧输送线改造方案。他制作模型,不断试验,申报集团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枕簧输送线的研制》,提高班组工作效率40%,节省车间年工时费5万元,并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优秀奖。
他发现,在炎热天气或高温作业环境中,严密防护的安全帽不利于佩戴者头部散热,容易感到不适,甚至中暑。对此,他放弃休息时间,不断对安全帽内空气流动进行模拟仿真,设计制造了安全帽散热器,并于2018年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一花独放不是春,我需要带领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一起学技术、练本领、提素质,这才是我应该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刘曜宁说。2020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曜宁科创工作室”成立,工作室成员由车辆钳工、电机钳工、工程师等多个工种的党员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组成。从那一刻开始,他如愿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团队和平台,干劲越来越足。2022年,工作室先后被评为“中国铁路火车头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室”。刘曜宁说:“我的路还很长,这一生我都要做铁路车辆的忠诚卫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3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