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市人大代表刁海丹:
陪诊服务亟需行业监管“陪跑”
本报讯(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张丽霞)全程陪伴看病,代为排队挂号、缴费取药,为患者进行就诊规划……近年来,陪诊服务的热度持续上升,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尤其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群。但是,作为一种新型服务业态,有些陪诊服务的质量无法保证,甚至隐藏着一定风险。因此,市人大代表、市三院妇产科主任刁海丹表示,陪诊服务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需要监管“陪跑”。
单独就医犯难,相关部门需要正视陪诊的需求。刁海丹说,陪诊服务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在于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诸如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独自在城市打拼的单身青年、带娃就医分身乏术的宝妈、异地就医的急重症患者等,都是陪诊服务的重点对象。他们有的身体不便,有的工作繁重,有的不熟悉医院流程,有的不会操作智能设备,到医院看病容易费时费力,影响就诊效率。有了陪诊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合理规划就诊行程,代替挂号、排队、收费等,省去许多时间与精力,必要时还能为患者提供精神慰藉,值得肯定。
然而,陪诊行业目前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行业规范化不足,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国目前并未将陪诊师纳入职业目录,当然就不存在统一的职业规范。一些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随意泄露患者隐私,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烦恼;有的收费标准不透明,致使患者经济利益受损;有的打着“陪诊师”的旗号,做着“黄牛”的勾当,向患者承诺只需付高价便可抢专家号,损害患者利益等等。若对这些现象放任不管,不仅损害患者合法权益,也对陪诊服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刁海丹希望能出台相关文件,对从业机构和人员进行审批或备案管理,规范行业发展,这样陪诊服务才能“走得更远”。首先,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标准,在准入门槛、服务流程、争议解决等方面予以规范。其次,对于“黄牛”假借陪诊之名高价兜售专家号等行为,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此外,应加强对陪诊师的监督,畅通患者投诉举报渠道,帮助患者依法维权。对于陪诊存在不当行为的机构和个人,要责令整改;情节严重的,纳入“黑名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