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贵州旅游大家谈|让“清凉经济”成为助力地方发展的“火热产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07 12:2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贵州凭借凉爽宜人的气候与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已然成为全国瞩目的避暑旅游热门地。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平均气温23℃,宛如“天然大空调”,六盘水、毕节、贵阳等地更是避暑的绝佳之选。对于时间充裕、追求健康养生的老年群体而言,这里无疑是夏季出游的理想之选。

敏锐捕捉到这一机遇,贵州旅游行业积极行动,调整产品供给。旅行社推出“慢旅行”系列,行程节奏舒缓,融入康养与文化体验;景区大力完善无障碍设施,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酒店业推出长住银发套餐,提供医疗咨询等贴心服务。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老年游客的旅游体验,更延长了他们的停留时间,有力带动了消费升级。

如今,“银发经济”下的避暑旅游已超越简单的“避暑”,更趋向于“旅居”。许多老年人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渴望在凉爽之地小住,深度感受当地生活。这一需求推动了贵州民宿、长租公寓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形成多产业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

不过,银发旅游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医疗服务保障、适老化设施完善、产品适配度等问题亟待解决。贵州需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集避暑、康养、文化、医疗于一体的服务体系。

银发经济与贵州避暑旅居热的深度融合,是市场机遇,更是推动贵州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契机。贵州应抓住机遇,持续发力,打造全国知名的银发避暑旅居品牌,让“清凉经济”成为助力地方发展的“火热产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鹏

编辑 徐然

二审 梁瀚泽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气候游民纷至沓来|贵州避暑康养产业升级观察
...娥轻车熟路地回到了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的旅居小院。在贵州,像郭翠娥这样追逐清凉的“气候游民”正形成日益壮大的季节性群体。当清凉气候成为稀缺资源,贵州却凭借23℃的夏季平均气温、
2025-07-20 01:04:00
【黔言】贵州避暑旅游热现象的冷思考
...全国大多数地区热浪席卷。当许多城市在高温中煎熬时,贵州这个“天然大空调”迎来一年中旅游最旺的季节。机场、高铁站摩肩接踵,景区街区游人如织,酒店民宿持续爆满,城乡随处可见的外地
2025-08-28 04:30:00
安顺经开区:避暑游升温带火“清凉经济”
...助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板,进一步擦亮“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在经开区党工委的带领下,打造了以苗族文化为本、以蜡染文化为魂的宜居宜游的城市后花园,现已成为了生态游、文化
2024-07-28 22:11:00
绥阳宽阔镇:清凉避暑游火爆 “凉资源”变身“热经济”
多彩贵州网讯 走进绥阳县宽阔镇红河村,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被绿树繁花环绕,环境清幽宜人,民宿前随处可见迎风飘扬的格桑花,眼前是一副芳草鲜美、空气清新的模样。众多民宿已经迎来了今年首
2025-07-10 18:50:00
...贵州的无限魅力。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芳在推介贵州旅游时说,到贵州避暑,让生活更爽!贵州夏季平均气温23摄氏度,是同纬度最凉爽的区域之一。贵州将持续守好绿色和发展底线,以
2023-07-08 20:00:00
漫评|“清凉游”浪潮下,暑运绘就民生新画卷
...清凉游”带来的客流高峰,铁路部门在热门方向,如通往贵州安顺等避暑胜地的线路上,加开多趟列车,为旅客前往清凉之地提供充足运力。各大火车站持续增加运力,还联动公交车线和县级班线,
2025-08-11 21:32:00
贵州日报摄影记者年度相册③丨陈慧:镜中流年 岁月如歌
...新鲜竹笋及时供应市场需求。5月“五一”小长假期间,贵州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在乡村旅游方面,贵州乡村见绿,绿意盎然,成为游客青睐的好去处。《梵净山: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随着“五
2024-12-29 17:44:00
...新华社贵阳7月7日电题:“颜值”“价值”双向转换——贵州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新华社记者骆飞、吴箫剑盛夏,黄果树瀑布迎来一年中水量最丰沛的季节。远望如无数脱缰之马,奔腾的白水河
2023-07-07 20:52:00
...商进行交流,设计更好的产品,精准服务江苏游客。”在贵州旅游协会旅行社及门店分会会长、贵州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曦看来,这次贵州拿出的优惠政策有很大诚意,激发了江苏旅
2024-06-30 05:5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2025“连接文化:巴西-中国”项目侧记
中国网11月19日讯(记者 郭晓红)当南美大陆的朝阳穿透伊瓜苏雨林晨雾,洒在倾泻而下的瀑布上,跨越近两万公里来到巴西的中国旅行博主陈荔湾用相机将这壮美瞬间定格
2025-11-19 06:42:00
雄安建设者拍雄安|职业技能高手赛场亮绝活
在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区,选手们精准调整机器人系统的参数。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场,选手手拿工具,细心校准无人机的“眼睛”和“翅膀”
2025-11-19 07:42:00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相握”,用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河北好环境长出三个“全国第一”在近期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2025-11-19 07:42:00
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举办24只京津冀基金与37家企业签约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1月18日,2025年京津冀基金与企业融资对接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
2025-11-19 07:43:00
河北日报讯(贡宪云、夏国成)11月11日,石家庄机场邢台城市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该异地航站楼的启用,将石家庄机场航空服务从石家庄延伸至邢台区域
2025-11-19 07:44:00
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场。近日,在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北京)年会上,《2025中国超大特大城市治理十大案例》正式发布
2025-11-19 07:46:00
敞开大门,让青年学子逐梦未来——“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动观察
11月11日,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街头,一群年轻人前往雄才大厦咨询人才政策。 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10月31日至11月1日
2025-11-19 07:47:00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麦田里的宣讲会
11月11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的试验田里,卢振启(中)为科研人员宣讲四中全会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焦 磊摄初冬时节
2025-11-19 07:47:00
加快构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我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7年,建成算力领先、数据驱动、智能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
2025-11-19 07:4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
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三)近日,位于沧州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内,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
2025-11-19 07:49:00
记者走基层|小蒲草“编”出大市场
日前,在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杨庄子村“创富工坊”,杨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志亮正在展示用蒲草编织的枕头。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李 畅摄初冬季节
2025-11-19 07:51:00
聚焦雄安新区|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来越繁忙雄安站累计运送旅客631万人次11月17日,在雄安站,一列高铁即将发车。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康晓博 记者刘光昱)“各位旅客你们好
2025-11-19 07:53:00
11月18日从市教育局获悉,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四届教育局长论坛在珠海落幕,论坛发布了“2025年地方教育改革创新案例”
2025-11-19 07:55:00
央媒看太原11月18日,《中国日报》第16版以《守护古树名木,让绿色“活化石”焕新生》为题,报道了太原晋祠3000年树龄的周柏以绿色“活化石”身份进入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
2025-11-19 07:56:00
心的光明公益跨越山海,情暖高原
在海拔3309米的川西高原玉桑村,因位置偏远、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生活保障问题较为突出。2025年3月,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联络下
2025-11-19 07: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