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王浩泽“飞天”,导师回忆称,当年她做科研非常认真,桌上小纸条写满工作计划
是“学霸”,以全系第一成绩保研 是健将,在全省田径比赛夺冠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组合体模拟器训练(2024年9月3日摄)。新华社发(孔方舟 摄)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在地面进行出舱程序训练(2024年6月26日摄)。新华社发(徐部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 通讯员唐瑭
“浩泽学姐加油,东南大学以你为荣!”北京时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开启了全新的太空之旅。其中,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本硕都毕业于东南大学。为给王浩泽加油,一部分东大师生带着国旗、手卡前往发射现场,更多的则守着直播见证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在东大求学7年,王浩泽有何出色表现?
2008年,王浩泽以优异成绩考取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2012年保研至本校工程热物理专业。在得知自己的学生坐上火箭“上天”,王浩泽的老师们一点也不意外,在他们印象中,求学期间的王浩泽一直是一个有追求、有计划、敢挑战的优秀青年。10月29日,王浩泽的硕士生导师,时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顾璠特地赶来学校接受记者采访。尽管工作繁忙,但王浩泽每逢节日都会向导师发来问候。“得知她即将出征,我也给她发去短信,为她感到骄傲和高兴,同时也祝愿她的工作顺利,星际旅程愉快。”顾璠说。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不同的主攻方向,从钻研新型火箭发动机到坐火箭上天,这么多年,王浩泽一直不断涉足新的领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工程热物理专业主要围绕能源与动力领域展开相关研究,王浩泽进组后,更偏向于动力的研究。因为她综合素质很高而且很有想法,我给她安排了一个专业性非常强、难度非常大的探索性科研课题,是关于新的动力循环装置的构想。”顾璠说。
难到什么程度?“国际上至今都没有谁提出该前瞻性想法,这一课题直到现在都没有正确答案。”顾璠说,即使很难,但王浩泽依然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做出了阶段性的成果,“以她当时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水平,已经完成得非常好。”这段科研经历也为王浩泽后来进入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工作,从事火箭发动机工作,并成为我国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采访中,顾璠还提到一个细节,王浩泽做起科研来非常认真有条理,在她的桌子上常常贴着小纸条,写满工作计划和任务,自己给自己设定考核标准,“纸条上细致到这个月做什么,导师提出了哪些建议,应该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一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毕业求职时,她也是‘百发百中’,用人单位仅用几分钟的交谈就可以感受到她的实力。”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郑晓红是王浩泽本科生班主任,王浩泽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当时我带的本科班大概28个同学,一直带到他们2012年毕业。王浩泽对知识非常渴求,每天晚上去图书馆自习,都是到快闭馆了才回宿舍。她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十分优秀,最突出的就是学习成绩非常好,经过4年坚持不懈的刻苦学习,她当时以全系第一名的成绩保研到东南大学。她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她还是留在了东大,选择顾璠老师作为硕士生导师。”郑晓红说,王浩泽性格很独立,非常爽朗,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并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
是“学霸”也是运动健将,大学期间的王浩泽体育成绩突出,喜欢跑步,还曾参加了校田径队。她还曾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17届运动会高校组田径比赛,并获得4x400米的冠军。正因为当年的坚持锻炼,才为王浩泽成为一名航天员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王浩泽是一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由于她表现出色,积极要求进步,在同一届同学中她最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朱小良教授曾给王浩泽所在班级上过专业课。朱小良介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原南京工学院动力系)是典型的工科院系,于俊崇、黄其励、宣益民等12位两院院士先后在学院学习工作过,优秀的学风引领,也让不少毕业生如王浩泽一样,进入了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