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创教育打造工程师摇篮□ 本报通讯员 邹仲平
前不久,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创新项目《“镀”出新材——环保型超耐蚀高性能合金镀层全面助力中国高端制造》获得银奖。这是该院继2018年、2019年获国赛铜奖之后,再一次获得全国科创竞赛大奖。
山东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深入开展科创教育,致力于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卓越工程师。该学院院长鲁守银说:“学院开展‘学生科创+’工作,通过构建科创平台,强化工程实践,推动学生科创与教师科研紧密融合,助力学生科创与产业前沿同频共振,实现学生科创与就业创业合力合拍,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
学生科创+教师科研,构建科创教育全链条。日前,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新型绿色混凝土阻锈剂开发》获国家立项。不仅如此,该学院在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院学生均收获颇丰。该学院明确学生科创团队的组建流程、奖励机制、政策支持、经费保障配套等,实现导师科研项目与学生科创能力提升之间的有效衔接,有效激活了科研工作机制。采取“先实践—后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循序渐进,实现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目前,该学院72名专任教师均带有学生科创团队,6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大二、大三学生参与率达到90%以上。
学生科创+产业前沿,构建“校中厂”新生态。该学院与莱钢集团、玫德集团、山东汽车弹簧厂等数家企业共建研究院,高校教师入企业,学生在企业中以练代训、真题真做。该学院建立“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开放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育人,鼓励产业教授进课堂,为学生接触前沿问题、开展工程实践创设真实环境,突破了传统学科边界和校企边界,逐步搭建起以提升学生科创能力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学生有机会第一时间感知前沿技术所需和创新所向,科研从“撒网式”变为“靶向式”,课题选择更加精准。该学院2018级研究生王瀚林,先后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银奖、“星火创客”驻济大学生金奖、中国海归创业大赛优胜奖等多项荣誉,现已被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日前,该学院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省赛获得一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团体二等奖。其中,该学院学生刘兴衡在所有参赛选手中个人得分最高,成为全省唯一一名麦克奥迪特别奖获得者。
学生科创+就业创业,“火柴盒”孵化百支团队。该学院开设“火柴盒”创客空间,围绕高质量就业、充分就业,培育国家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大力推进学生科创+就业创业,分层次、分阶段设计科创活动。安排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日、专利沙龙、博士科普讲座等科普型活动,进而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逐步形成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互联网+”大赛为龙头,4项专业竞赛为补充的竞赛体系,打造全流程、全方位、全链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该学院在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中参与率和获奖团队数量屡创新高,导师参与率达到65%,学生参与率近60%,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均有斩获。该学院近几年获得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金奖4金3银4铜,“挑战杯”国家级银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5项,国创计划省级和国家级立项40多项,学生专利申报、论文发表多达千余项,科创工作成为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品牌。
“推动科创与就业创业的协调和良性互动,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不仅提升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为培育造就新时代高素质卓越工程师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学院党委书记宋守君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有机融合和整合合作企业的人才、产业、技术、科研等资源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服务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师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