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真正过得好的老人,往往处于这三种状态,很有远见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8-29 13:19: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古人云:“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任何一种事物,到了极致,就要朝着反向走了。

六十岁,是中年和老年的分水岭,也是中年到了极致,若是不能顺利拐弯,就会为难自己,也容易导致亏损。

因而,有远见的老人,会及时做好减法,调整自己的状态,避免人生很“满”。

如果你处于以下三种状态,说明你日子过得很好。

真正过得好的老人,往往处于这三种状态,很有远见

01

朋友很少,留三五知己,怡情。

这些年,流行一个词语,叫“失友症”。

打开同学录,有好几百人,但是真正能够聊天的人,寥寥无几。能掏心掏肺的人,也许一个都没有。

有的朋友,看起来像朋友,指不定戴着面具,在背后捣鬼,比陌生人更狠。

人在中年,习惯性认为“朋友多了路好走”,觉得多认识一个人,有其联系方式,也许来日会有用。毕竟,人没有“后眼睛”,不能认定当下的熟人,以后会如何打交道。

到了六十岁之后,就不一样了,不再有利益的追求,并且自己的价值也在降低。

除去利益,大家还有什么好聊的呢?正如古人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人家的时间很贵,要留给可以获利的人,不是留给一个闲着的老人的。

更可怕的是,老人认为某个人是朋友,就去走动。结果对方点都不热情,导致自己看了一次脸色,内心很难受。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中年时为了谋业,找到朋友萧何。

萧何把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是没有被重用。

当韩信准备离开的时候,萧何骑马去追,留下了

“萧何月下追韩信”

的美谈。

再往后,萧何却成为了除掉韩信的人,朋友之间的情谊,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

人老了,不要用过去的眼神看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换交友模式。

余生,能够有几个真正不求利益,只是彼此喝杯茶,聊聊天的知己,就足够了。大家随时可以小聚,也能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互相帮一把。

都是老人家了,谁还看谁的脸色,谁还要算计谁的利益,谁还稀罕“勾心斗角”,舍去吧,“失友症”在老人的生活里,是一件好事。

真正过得好的老人,往往处于这三种状态,很有远见

02

不参加同学聚会,相见不如怀念。

没有了朋友,我们就去参加同学聚会吧。很多老人这样想。

毕竟,同学是没有利益瓜葛的人,在读书的时候,大家都闹腾,平等的。

更重要的是,很多同学都一个地方的人,乡里乡亲的,也好讲话。

其实,斗转星移,很多同学已经变成另外的模样了,被社会渲染过了,不再单纯。

我身边的一位大爷,说了三条理由,证明不要去参加同学聚会。

其一,

很多同学,做了爷爷奶奶,他们混得一般,但是儿子女儿混得好,在什么地方开工厂,有公司,赚大钱。因此,吹嘘儿女变成了聚会时的主题,儿女混得不好的老人,就冷落了。

也有比孙辈读书成绩的,好像不会读书的孙辈,都没有出息。

其二,

很多同学已经走散了,都不在同一座城市,要相聚,其实是强人所难。好不容易来一趟,来去匆匆,也不见大家有什么热情的招呼。

若你是主持聚会的人,邀请了几个外地的同学,都不来聚会,显得没有面子,给自己添堵。

其三,

有的同学变成了土豪,动不动就承包了聚会的钱。其他的同学,似乎是混吃混喝,还欠下了一份人情。若是大家AA制,有的人确实很穷,可能这几百块的费用,都是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本想通过聚会来增加烟火气,改变心情,却仍旧逃不过世俗的人情世故,这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与其在乌合之众里吃顿饭,唱几首歌,不如回家吃饭,好好休息。

真正过得好的老人,往往处于这三种状态,很有远见

03

逢人少说几句,沉默是金。

人老了,难免唠叨,但是这样的习惯,真的要改掉。

对于儿孙,他们有自己的认知,也有自己的安排,人生路还长。老人要拦着他们吃苦,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人的经验,说一万次,都没有人听,还引发反感。

对于外人,就更不要说了。毕竟,外人多半是看笑话,不会真心理解。

有的老人,喜欢在小区里,开口就来:“我家儿媳,真的不像话,大家来说一说,到底我做得对,还是她做得对。今天早晨呀,我做了鸡蛋羹,她还嫌弃呢。”

一会儿功夫,老人的话传到儿媳的耳朵里,婆媳矛盾就来了。

俗话说:“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

要学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强求身边的人能改变什么。

管好自己的嘴,少说几句,发现自己更适合做倾听者,也体现了对身边人的尊重,这是老人有教养的一个方面。

当人与人要争执的时候,老人主动闭嘴,避免了冲突,也是保护好了自己。

真正过得好的老人,往往处于这三种状态,很有远见

04

鲁迅先生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都一把年纪的人,在家是长辈,就得有长辈的形象出门要有德行,体现社会的文明。

把一些多余的东西减掉了,然后留下很多的空白,可以让自己有进步的空间。

闲来无事,读几本书,种花,看风景,和老伴散步,都是不错的选择。实在空余时间多,还可以学一些小手艺,丰富自己。

没有了人生的繁华,剩下的是简单的生活,安逸,安心,安静。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到河里,然后对张良说,你去给我捡回来。张良明知道这老人是故意的,还是捡起了鞋子。老人升级难度,你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本着尊重老人亲自跪在地上给他穿上了鞋子。老人哈哈大笑,许诺
2023-01-08 21:17:00
刘邦问为何杀韩信?吕后回了两字、萧何一脸懵圈,刘邦也不了了之
...起。在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贫穷的人,要不是一位老人的帮助,可能在那个时候就被饿死了。这韩信虽然穷,但是并不认命,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有一番作为,所以他当时就给这位老人说,
2024-09-09 20:33:00
揭露韩信、萧何、张良的后代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韩信的好。在“汉初三杰”之中,最惨的绝对是韩信,他老人家如果敢自称“第二”,那绝对没有人敢称第一。作为汉初最有军事天赋的诸侯王,韩信的名气和地位是张良和萧何所不能比的。但就是
2023-05-10 10:26:00
刘邦为什么能成功呢?我们一块来看看刘邦的用人之道
...到下邳躲藏起来。 张良闲暇时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桥下,看着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
2024-05-11 19:27:00
韩信这样的一个混混是怎么当上汉朝的大将军的
...他吃。韩信就对着老太太说:“以后我发达了一定报答您老人家。”没想到老人家生气的说:“你个男子汉大丈夫,现在都不能养活自己,我现在就是看你可怜才给你饭吃,难道我是图你日后富贵了
2022-12-30 12:05:00
汉初三杰的终局:韩信的荣耀与悲剧
...高气傲,再加上仗已经打完了,肯定挨收拾了。像张良有远见,提前隐退跑了,萧何主动将自己家族人送上前线,并捐献大半家产提供物资,最后担心刘邦对自己不放心,于是也不理朝政,退出朝堂
2023-11-07 18:20:00
萧何是如何发现军事天才韩信的?
...能够看出韩信在军事方面的非凡天赋。此外,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萧何可能还注意到了韩信的政治才能。在刘邦建立汉朝后,政权稳定需要不仅仅是武将,还需要有慧眼识英才的谋士。韩信不
2023-12-18 15:17:00
萧何晚年时期为何选择自毁名誉
...全部收藏起来,以备以后之需,由此可见萧何是一个很有远见之人,萧何收集的这些秦朝资料为日后汉朝的建立起到了重大作用。大家都听说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所以说,如果没有萧何,刘邦
2023-05-31 09:01:00
汉初时期:韩信与萧何的功劳比较
...不仅在战术上有着超凡的才能,而且在战略规划上也有着远见卓识。他提出的“连横”策略,有效地削弱了其他诸侯国的力量,为刘邦统一六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政治影响:韩信在军事上的胜利为
2024-02-27 07:1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