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三尺讲台三十载 亦师亦友润新苗
——记南平市优秀教师周有英
“周老师,在忙吗,我这次数学考得不太好,想找您说说话。”
“周老师,我感觉压力好大,想和您聊聊天。”
……
在浦城县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周有英的微信中,常常收到这样的信息,而发送这些信息的,都是周老师曾经带过的学生,虽然已升入中学,但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时,都会找周老师倾诉。
“能成为学生信赖的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周有英说,从小,她就觉得教师职业特别神圣,对老师也充满了崇拜,1993年夏天,从建阳师范学校毕业后,她就投身到教育事业中,一晃三十年,先后获得浦城县名师、浦城县优秀教师、南平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今年,她还被评为南平市优秀教师。
对周有英来说,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她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学习,也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和归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既要有教无类,也要因材施教。针对课程中的部分重难点,我会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周有英说,通过这种方式,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中想通问题、在共同学习中解决难题。
遇到典型错例,她会要求学生放下笔,认真倾听、思考,课后再去订正。在周有英看来,如果学生只在乎订正的结果,而忽略了思考的过程,知识就不算真正巩固,只有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多做同类变式练习,才能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当老师,教书只是其中一方面,育人,更关系着孩子的一生。
在教学上,周有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育人上,她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倾听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困惑,及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积极的反馈,同时,与家长保持密切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有的孩子其实学习比较自觉,可往往由于家长管得太多而产生叛逆心理。”周有英回忆,学生小欣就是因为反感家长管教太多而叛逆,导致成绩下滑。观察到小欣的变化,周有英首先分别与学生及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各自的想法和顾虑,明白个中缘由后,和小欣签订了关于加强自我管理、适当争取“自主权”的“保密协议”,并在家长面前当起了“担保人”。
一个多月以后,小欣的脸上重新扬起了阳光的笑容,亲子关系也因孩子更加自觉、自律而有了改善。“现在,她还很乐于和我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开心事和烦心事,我们就像是跨越了年龄的朋友。”周有英笑着说。
作为当地小学数学学科指导组副组长、校小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周有英积极组织、参与片区教研、校本教研、送培送教等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与当地多名教师建立起合作学习的师徒结对关系,并获得了一致好评。参与组织的小学数学趣味口算比赛与学生说理比赛也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近年来还致力于在理论研究上下功夫,多次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并取得良好成绩。
“周老师工作严谨、细致,生活中又很温暖,师徒结对,不仅让我收获了一位良师,还收获了一位知己。”与周有英结对的仙阳中心小学教师张晓莉说,师父常说,要转变教育教学的着力点,从注重让学生学会知识,转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会学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体验,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执教三十年,我也希望能把自己所思、所学、所悟与更多年轻老师交流、分享,共同成长。”周有英感慨地说,当老师,一定要常学常新,她也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成为让更多孩子喜欢、更多家长信任的老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