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苻坚是氏族领袖,为何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多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尽管我们并不喜欢战争,战争却构成了几乎半部中国史。尽管我们畏惧战争,战争的种种故事却被传递至今。因为我们不可能抵达某些古人的真相,所以常常为他们贴上某种标签。

譬如用“淝水之战的失败者”,来概括苻坚的一生就显得有些偏颇。

苻坚是氏族领袖,为何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多年

一、淝水之战的失败者

东晋武帝太元八年(383),一支庞大的军队雄赳赳气昂昂地挥师南下。军队来自前秦,由前秦皇帝苻坚亲自率领。这并不是前秦第一次南下,却是前秦吞并南方之野心要化为现实的关键一步。因而对于这场战争,做足了准备的苻坚可谓自信满满。

命运真会青睐苻坚吗?自然不。淝水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人多的那方才是前秦。对于这场看起来简直“不应该”的失败,历代已有太多阐述。譬如苻坚不应在统一北方后就穷兵黩武、骄傲自满;淝水之战中苻坚用人不当;苻坚低估了东晋对南方的控制;作战中苻坚在战术、战略制定上出现极大失误……

或许是这场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太经典,亦或是后人对战争的分析太鞭辟入里,总之,苻坚“不堪一击”的形象通过这场战争确立。只是很显然,“淝水之战失败者”这个标签远不足以概括这位传奇人物。

苻坚是氏族领袖,为何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多年

二、成于谶言的一方枭雄

苻坚所生活的十六国时期,是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难以去想象的时代——动乱、倾轧、天灾、人祸……在这样一个时代,似乎只有违背伦理制度的狠毒才能保命。前秦便是这样在苻家人的操纵之下在北方扎稳脚跟的。

苻坚是前秦的第一任君主。他是苻坚的伯父,在称帝后将侄子封为东海公。而在苻坚的堂兄苻生继位期间,前秦民间出现这样一则谶言:“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

如果前秦此时有的是一位仁慈的君主,那么这则谶言或许只会被视作谣传。但苻生是个实打实的暴君。他的昏庸和暴虐让他的臣子主动站到了东海公苻坚身后。于是顺水推舟,苻坚先一步下手,成为了前秦的第三代君主。

苻坚是氏族领袖,为何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多年

成为帝王的时候,苻坚刚满二十岁。明明是弱冠的年纪,他却有着老练政客的头脑。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里,他由此做出了在一些学者眼中可以比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康熙帝的政绩。

首先,作为一个割据政权的领导者,苻坚不仅有统一天下的大志,更有至少统一北方的实力。他平定了前秦内部的叛乱,领导征服了匈奴,消灭了前燕、前凉、代国……分裂了近七十年的北方,由在淝水之战中输了个底朝天的苻坚完成。

苻坚是氏族领袖,为何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多年

其次,在行政上,苻坚完全达到了古代明君的标准。他打击豪强,选拔和重用精明能干、廉洁奉公的官员;他重视农业生产,推广更先进的种植法并兴建水利设施;他大力发展交通,却勒紧自己的“裤腰带”;他在武力征服其他民族的同时也施行安抚政策,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并促进各民族交流;他兴办学校、弘扬儒学,促进了文教事业的发展……

再者,苻坚身上还有一个非常“不符合”他形象的特点——信仰佛教。很难想象,这位纵横沙场的前秦君主居然还是一位忠臣的佛教徒。虽然前秦治国以传统的儒学学说为主,苻坚还是将佛教推上了高位。他曾将价值百万的袈裟赠予比丘尼智贤;月月写信恳请昆仑山高僧僧朗出山;尊名僧道安为前秦的学术顾问……在淝水之战爆发前,道安曾代表一些臣子谏阻。这足见道安和佛法在苻坚心中的地位。

苻坚是氏族领袖,为何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多年

三、不完美领袖和不完美的结局

可就像南宋诗人戴复古所说的那样,“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苻坚曾有如秦皇汉武一般的政绩,他却终究不是一位完美的君王。在他人生的不圆满中,淝水之战不过是一个质变的节点。

当苻坚拒绝他向来尊敬的道安的谏言的时候,他为帝的心态就已经完成了变化。曾经他会因地方发生旱灾而缩减自己的后宫开支。但在逐渐称霸北方后,“无敌”浸染了他的头脑,奢靡享乐开始成为他的生活基调。

苻坚是氏族领袖,为何因淝水之战被嘲讽多年

在挥师南下前,前秦朝中不知道安好意相劝,但苻坚一概置若罔闻。就连他宠爱的久居深宫的张夫人都知道此时南下决战不是好计策,可苻坚还是一意孤行,将二十余年招揽到的人才晾在一旁。也正是因为做到了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一统北方,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才屡次轻敌,甚至放走了将来会将北方重新洗牌的鲜卑贵族慕容垂。

所以纵观苻坚二十八年的为帝史,淝水之战其实已经是发生在“尾巴”上的事。即便没有淝水之战,在帝位上积累了数十年戾气的苻坚恐怕也会搞出“淮水之战”、“颍水之战”。这样一来,与其说苻坚是“淝水之战的失败者”,倒不如说他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后继者”,最终和前辈们一样败给了高高在上的帝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世人熟知的“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是一场决定五胡时代中国命运的交锋。拥有近百万大军的前秦,被东晋的八万军队打得大败,其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前秦也因此一
2024-04-25 19:16:00
东晋寒门在淝水之战成功崛起,士族统治走向没落
...功,紧接着才能够拥有军权。毫不夸张的说,经历了一场淝水之战之后,对于那些出身比较低微的士族而言,以及那些庶族而言,铺开了一条可以步入仕途的机会。一、社会阶层的不断变化1、偏于
2023-02-15 21:38:00
苻坚一意孤行的淝水之战,为何会被东晋击败
淝水之战双方兵力前秦约27万人,东晋8万多,但是前秦心不齐,武将不是前燕降将,就是归附的羌人,匈奴人,问题很大,内部派系众多,一波被击溃就难再组织起来,回家之后大多都自立的自立,
2023-10-13 15:10:00
苻坚是怎么输掉淝水之战的
...代国后裔,代国为苻坚所灭,拓拔硅也曾降在苻坚麾下,淝水之战后趁乱重建了代国),精练骑兵,可以说此时的南晋骑兵早已今非晋比,两军隔河对峙之时,谢玄每天派数百步兵佯攻,其实却另有
2024-07-04 21:43:00
简介东晋时期将领谢琰
...骑常侍、侍中等职。太元八年(383年),拜辅国将军,参加淝水之战,联合桓伊和谢玄击溃前秦军队,封望蔡县公。父丧结束后,任征虏将军、会稽内史,迁尚书右仆射、太子詹事,迁护军将军
2024-07-04 21:55:00
...安的运筹下,谢石、谢玄率北府兵大败前秦军队,取得了淝水之战的决定性胜利。之后立即使其弟进军北方,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六州,取得了东晋北伐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此后,
2024-05-30 06:03:00
谢安:东晋王朝的救星与文化守护者
...秦一统天下,中华文化,必然消逝在长江之中。战役是在淝水进行。时任宰相的谢安,安排自己的弟弟谢石和亲侄儿谢玄,带着五万精兵在淝水下寨对敌。对于这场决定东晋王朝命运和前途的战争,
2023-12-26 22:11:00
淝水之战对东晋产生了哪些影响
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爆发了一场战争,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史称淝水之战。下面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
2023-10-08 16:11:00
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发生的一场战争。淝水之战这一时期,没有统一的朝代,可以被称之为东晋时期和十六国时期。西晋统一三国的局面之后,由于西
2024-06-07 15: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