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周荣虎
纺织产业是我市传统制造业中重要一环,推动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响应省政府关于纺织产业高端化,策应我市“十四五”纺织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构建具有地方特色“高端纺织”新业态的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通过分析盐城纺织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科技创新不强“痛点”、金融支持不够“难点”、品牌效应不显“弱点”和市场需求不旺“堵点”,从研发、数据、消费、金融“四端”发力,打通创新链、供应链、需求链和资金链,助力我市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
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和空间布局情况。我市纺织品门类齐全,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产业总体规模保持平稳发展,营业收入位居全省第五。
产业结构和区域协调情况。我市纺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棉纺业、服饰业加快发展,各行政区逐步形成区域优势,凝练出宝贵发展经验。
纺织产业态势发展情况。工业4.0步伐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作为苏北地区第二纺织产业基地,对比其他兄弟城市纺织产业生产总值,我市纺织品工业总值连续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大,主要是我市纺织产业主导产品为中低端棉纺织品,技术壁垒低,可替代性强,市场价格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纺织产业发展制约瓶颈
科技创新不强“痛点”。我市纺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成效不明显,产学研合作广度、深度和长效机制没有保障,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处于真空状态,高尖端纺织研发人才严重短缺,很多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层次较低,纺织产业研发与科技创新能力缺乏优势,技术研发信息孤岛现象存在,相对于其他产业,纺织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配套措施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地方高校资源优化配置需进一步提升,各单位研发机构资源互补与调用需要加强。
金融支持不够“难点”。我市纺织产业价值链高端把控力不强,在疫情持续、人口红利消退、产业数字化等多重叠加时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是制约纺织产业向新兴行业纵深转型的重要因素。纺织品金融从“中心化、核心化”阶段发展到“去中心、去核心”平台化阶段任重道远,纺织供应链参与主体信用刻画和评级体系仍待完善。
品牌效应不显“弱点”。全市纺织企业进入百亿级行列的数量为0,全国百强企业数量较少,大丰和东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产品以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经营品牌意识薄弱,企业家缺乏数字思维,加上疫情影响、市场竞争以及产业低端等因素,我市纺织企业亏损数量连续升高。
市场需求不旺“堵点”。我市纺织品价格优势逐步降低,导致市场需求疲软,同时我市纺织产业主营产品利润微薄,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少,梯队涨势低迷,国际竞争力低下,产业链向新兴行业拓展和延伸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纺织产业数字化推进力度不够强劲,产业发展现状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和尖端技术资源汇入,市场整体需求后劲不足。
数字赋能助推纺织产业
转型的对策建议
从研发端发力,确保创新链强劲有力。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纺织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健全“产学研金用”联动转化体系,从而有力助推更多科创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一是产业数字化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要充分优化人才引进和用人环境,引导高端数字人才投身纺织产业数智化改造中。出台系列政策吸引高层次人士来盐,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为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项目对接渠道。二是产业数字化推进纺织产业行业平台建设。盐城纺织行业协会在行业技术动态分析、发展趋势研判、促进技术交流、催化核心技术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对盐城纺织行业协会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力度,让其发挥积极作用。三是产业数字化推进纺织产业创新孵化平台建设。行政部门应搭建好创新孵化平台,提供资金、政策、培训、配套设施等支持,增强纺织企业创新积极性。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参与行业技术创新,全面促进行业内优质资源流通和配置。要加快重大科创平台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集聚,并形成合力。
从数据端发力,确保供应链经久耐力。一是数字技术助推产业组织平台化。做好纺织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可视化,对纺织行业整体数据、上下游产业数据、产业集群地数据等做画像。二是数字技术助推生产方式智能化。做好纺织行业供应链数据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智慧化工厂建设,实现生产设备数字化智能控制,企业可利用数字化软硬件技术和工具实现精益化分析和管理,提升我市纺织品制造数字化水平。三是数字技术助推供应链数字运营能力提升。在纺织企业逐步建立起“客户洞察—数据分析—客户互动—营销自动化”四种核心能力,实现业务科学决策与服务智能化。
从消费端发力,确保需求链畅行效力。一是数字赋能助力产业转移。产业链核心从“低附加值端”向“高附加值端”转移,鼓励优势企业与航空、医美、户外等新兴高端产业嫁接。对新型纺织企业出台政策扶持,实现新旧产业联动升级。二是数字赋能助力营销革新。建议政府或行业组织搭建纺织企业公共营销服务平台,为全市纺织类企业找出消费切入点,从视觉构建、社群管理、品牌营销、流行趋势等几个方面提供系统化服务,助力纺织企业数字化营销。三是数字赋能助力品牌建设。通过搭建平台,培育和鼓励部分生产企业将数字技术介入品牌传播推广,邀请国内外知名数字化品牌策划专家全程指导企业塑造品牌。
从金融端发力,确保资金链不竭活力。一是数字技术促进纺织产业链金融迭代升级。考虑搭建以资金链为核心的纺织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强纺织企业金融监控,对纺织供应链参与主体进行信用刻画和评级。二是数字技术推动纺织金融政策落地。进一步完善数字化信贷管理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纺织设备、知识产权抵押,推动银行、保险、证券机构以及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融合服务模式,逐步完善数字化信用风险分担模式,加大对盐城纺织企业龙头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力度。三是数字技术推动纺织企业信用化建设。强化风险预警和不良处置力度,借助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数据及自身预警系统,做好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加大对盐城纺织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
(作者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盐城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5: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