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吃紧弄破碗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6-28 07: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吃紧弄破碗

——闽南俗语解读之一百四十

人们常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但闽南俗语“吃紧弄破碗”(又一说“吃紧咬破碗”),说的是有人可能因饿得不行,端起饭碗就急着吃饭,因狼吞虎咽把盛饭的碗也弄(咬)破了,结果饥肠没有及时填饱,碗里的饭食也洒落满地。对于此类现象,我们的先哲已创造出许多成语加以表述,如 “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等等,只不过是闽南人用“吃紧弄破碗”这种比较形象而通俗的语言进行表达而已。

世间万物的成长都有其发展的规律,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吃紧弄破碗”,说明不论办什么事如果操之过急,或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描绘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农夫,见田里的秧苗老是长不高,因急于求成,便自作聪明把它一一拔高,结果所有秧苗都枯萎死去。还有一个故事说有个兴趣者很喜欢研究生物,有一天他从野外发现一只蛹,便把它带回家想观察它如何破茧成蝶。他通过蛹的裂缝看到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破蛹而出。为了帮助蝴蝶早点飞出,他便拿剪刀将蛹皮剪开,结果那只飞出的蝴蝶成为“早产儿”,因翅膀发育不全不久后死去。兴趣者为自己好心办坏事而后悔不已。

“吃紧弄破碗”的要害是心急求快。但世间有许多事是急不得也快不得的。那位“吃紧弄破碗”的人如果让他烧饭,他也可能因“吃紧”求快而大上猛火,结果是碗虽没弄破,却很容易把饭烧糊烧焦,同样达不到填饱饥肠的目的。由于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吃紧弄破碗”的教训,所以在民间才会出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吃热番薯要看势面”等民间俗语,告诫人们不要因心急而盲目求快。那些不靠主观努力循序渐进、厚积薄发,而幻想靠“一日千里”“一步登天”“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想法,理当休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8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伙拿一破碗“鉴宝”,观众哄堂大笑,倒入一杯水后都不笑了
...,很少能看见拿着一个很破的宝物。而有一个小伙竟拿一破碗来鉴宝,观众起初都哄堂大笑,认为这是假的,但专家鉴定后,所有人都不笑了。这又是为何,难道这个这个破碗真的就是稀罕的宝物吗
2024-11-26 20:55:00
老祖宗告诫:“家中五不放,放了财不旺”,五不放是啥?并非迷信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说,这五不放,到底有些什么?破碟破碗要不得为什么破碗破碟成为五不放之首呢?那是因为它是最不起眼的,却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离不开的,一日三餐,都是如此。现在很
2024-12-22 20:55:00
他被称为“明朝第一硬汉”,用破碗刮骨割肉
欢迎大家来看小编的这篇关于历史方面的文章,如果能给您带来一点点知识和分析,就是小编的荣幸,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杨继盛,即使再过五百年,这个名字仍将光耀史册。杨继盛,字仲芳
2023-01-22 18:21:00
人到中年,不要把任何东西都留在家里,要学会“断舍离”的智慧
...学会“断舍离”的智慧。古时候的“三不留”,通常是指破碗、枯萎的植物、烂鞋子。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读书原则,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文字,来理解“三不留”,让古语,能与时俱进,
2023-02-24 17:23:00
利用人性的贪婪赚钱,到底有多么可怕?看完这个故事,恍然大悟
...褛的乞丐。乞丐找了一个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将自己的破碗摆了出来。奇怪的是,这个乞丐并不开口乞讨,也不和人说话,很是随缘。不过,这个镇子上,还是有一些善良的人,看到乞丐可怜,心
2023-05-28 15:19:00
人到中年,不管有钱没钱,家庭都要做到“三不留”
...,不可执着于留存一切。在古代,“三不留”通常指的是破碗、枯萎的植物和烂鞋子。现代人可以根据这一原则,以更具时代感的方式来理解“三不留”,以此来塑造幸福家庭。首先,不要留下“门
2023-10-17 06:45:00
成吉思汗后裔与波斯皇帝的巅峰对决,影响中亚历史进程
...一世,送给了使臣一根乞丐使用的拐杖和一只用来乞讨的破碗,让使臣交给了波斯皇帝。伊斯玛仪一世在看到拐杖和破碗之后勃然大怒,认为昔班尼实在是毫无教养,于是便决定前去讨伐昔班尼,他
2023-02-04 16:55:00
红楼解密:甄宝玉是怎么沦为乞丐的?
...破灭的大悲剧。大明王朝的开局者朱元璋端着一只化斋的破碗,从寺庙里一路走下来,经历千辛万苦建立大明王朝,他的最后的子孙贾宝玉和甄宝玉,也就是脂砚斋和畸笏叟为了躲避改朝换代的屠杀
2024-12-11 09:50:00
...丁抓到了船上,却盘算好了逃走的办法。他偷偷捡起一片破碗片割开了捆绑自己的绳子,然后帮助被抓的六个青年人割断绳子,夺下了敌人的枪支。换成是我,我肯定会吓得动弹不得。遇到危险时,
2024-04-27 04:58: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