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06:08:00 来源:戏说三国

1862年6月,李鸿章招募淮军6000余人,在英国轮船护送下,浩浩荡荡开往上海、江苏,与太平天国争夺苏南,协助湘军作战。剿灭太平军,淮军许多悍将勇猛无敌,悍不畏死;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时,淮军则成为“弱鸡”,在绝对兵力优势之情况下,不敢与对手血战,甚至是望风而逃,一溃千里。例如,淮军统帅叶志超,杀太平军时是“虎狼”,抵御日军则成了温顺的“小猫”,一点脾气都没有。当然,淮军也不缺乏铁血悍将,为捍卫国家主权,他们奋勇杀敌,直到阵亡疆场。本文主角:67岁老将罗荣光,以3000兵马血战20000八国联军,誓死保卫大沽口,直至阵亡疆场,堪称英雄。

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罗荣光,湖南吉首人,家境贫寒,衣不蔽体,生活十分艰难。为改变命运,他决定参加绿营赚取生活费,可绿营饷银很低,他只好投靠湘军,赚取高额佣金。1862年6月,曾国藩觉得李鸿章淮军兵马过少,难以取得东征胜利,于是将十几营兵马悉数拨给他,罗荣光自然是其中之一。参加淮军,罗荣光开始迎来人生之巅峰时刻。李鸿章不同于曾国藩,此人思想开明,认为军队制胜之法宝不是所谓的仁义道德,而是洋枪、洋炮,是绝对的实力。所以,李鸿章决定大量购买西洋开花大炮,组建新式炮兵部队。罗荣光呢?对洋炮颇有研究,自然成为淮军炮兵部队之新宠儿,是专家级别人物。李鸿章能摧毁苏南各大重镇,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熟悉洋枪、洋炮,罗荣光自然大有用武之地。太平军、捻军被剿灭后,湘军、淮军大多被裁撤,罗荣光不但毫发无损,还升任协副将(从二品武官),镇守北京东门户——天津大沽口,这是战略要地。大沽口,乃清朝伤心地,列强屡次从此处登陆,杀入天津、北京,威胁帝国核心要员之安全。大沽口之战略价值,罗荣光自然知道。为强化防务,罗荣光在大沽口南北岸修筑炮台5座,将购买自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放置其中;炮台周围修筑高墙,墙外深挖长壕,以确保炮台安全。大沽口海外,则大量部署水雷,并以快艇巡逻防卫。如此,大沽防务非常坚固,光绪父亲醇亲王称之为“天下第一海防”。当然,防务之坚固还在人心。罗荣光没住在天津,而是以炮台军营为家,每天定时巡逻,检阅部队。如此,大伙深受鼓舞,誓死追随他。

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1900年5月,义和团逼近北京,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等八国以保护使馆安全为由,调集20000余兵马,战舰50余艘云集大沽口,准备从天津登陆,杀向北京。此外,沙俄从山海关一带运兵6000余人,抵达塘沽,并将大沽口通往天津之通讯、铁路悉数截断。此时,罗荣光已调任新疆喀什提督,大沽口之事不是他职责范围内,可以坐视不理。然而,罗荣光是铁血汉子,国家处在危难之际,堂堂提督(从一品武官),岂能坐视不管呢?再则,大沽口自1876年以来,所有防务都是自己修筑,又怎能拱手让人呢?所以,罗荣光决定留下来,率3000守军抵御八国联军。为确保胜利,他一边加强战备,一边飞马去天津,请求直隶总督裕禄调兵增援,还联络北洋舰队提督叶祖圭,让他出动舰队,与岸基部队夹击联军。

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罗荣光决定一战,可裕禄、叶祖圭则贪生怕死,拒绝增援,不想得罪列强。裕禄同意列强要求,下令守军不要抵抗,老老实实交出炮台。叶祖圭呢?严禁北洋舰队出港,当吃瓜群众了。队友不给力,还拆台子,罗荣光压力很大,但他绝对不会退缩,拒绝交出炮台;将沙俄公使手中的“最后通牒”当面撕毁,准备武力反击联军。6月16日夜晚,联军在夜幕掩护下,利用舰炮轰击清军阵地,挑起了武装冲突。此时,列强10余艘军舰分三路进攻南面炮台,并出动快艇,准备登陆。罗荣光临危不惧,亲自上前线指挥守军反击,用克虏伯大炮对海面军舰进行炮击,取得击沉敌舰1艘,击伤3艘之胜利。当然,守军损失也很大,炮台弹药库被击中,200余兵勇阵亡。

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17日凌晨,列强改变战略战术,决定主攻北面炮台。为此,列强集中30余艘军舰猛扑北岸,利用舰炮进行狂轰滥炸。北岸守将封得胜奋勇反击,集中火力轰击先头军舰,炸毁沙俄铁甲舰队“虎狼”号,清军士气大振。可惜,北岸炮台弹药库被击中,燃起熊熊烈火,列强乘机出动小艇登陆,杀向滩头阵地。为此,封得胜下令全军冲杀,与列强进行肉搏战,所部1000余人全部阵亡,北岸炮台就此陷落。为集中火力,罗荣光下令全军退守中路,准备与联军决一死战,尽可能地杀伤敌人,等待援军。大战三个时辰后,副将韩照琦身受重伤,南炮台失守,列强全部杀向中路。此时,裕禄、叶祖圭依然见死不救,不发一兵一卒,罗荣光彻底孤立无援,成了清军之“弃儿”。

罗荣光麾下炮兵部队功不可没

67岁高龄,一生杀敌无数,且平时多与列强打交道,知道联军纪律之败坏,知道大沽口陷落后,自己家属必定遭受凌辱。为此,罗荣光跑回家中,让妻妾全部自杀,以免遭受凌辱。而后,罗荣光再次返回军中,操刀上马,率余部与八国联军展开血战,直到阵亡疆场。此战,清军3000兵马大战联军20000余,67岁老将罗荣光誓死不退,阵亡疆场,堪称惨烈。可惜,队友不给力,没能增援,大沽口最终陷落,慈禧、光绪不久逃往西安。

参考书目:《清朝军事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北野战军入关时的9000门炮,是怎么来的?有一人功不可没
1948年12月,东野百万大军入关。当美国造的10轮卡车拉着150毫米的榴弹炮开入关内的时候,很多群众都不敢相信,眼前入关的部队就是解放军队伍。沿途群众都还清晰地记得,三年前,来
2023-08-18 11:58:00
...他的威望与实力均达到了主帅级别。袁绍平定冀州,鞠义功不可没,多次硬仗,都是鞠义冷静指挥,引领着士兵们冲锋陷阵,拿下城池。鞠义是个多面手,还擅长练兵,他亲手训练的“先登死士”,
2024-04-24 17:13:00
东北野战军攻入四平城
...、7纵队和独立2师等部组建攻城部队,还有总部直属的4个炮兵团配合作战;另外抽调了4个纵队和2个独立师负责阻击援敌,防止攻城受到干扰。▲彭锷毕业于黄埔六期 彭锷师长直接向蒋介
2023-08-03 14:58:00
元朝末年几个人建造了一支军队,明朝的建立它功不可没
明朝是汉族最后一个统治的朝代,当时明朝的军队力量,也是非常庞大的,尤其是当时明朝的水军。如果和周围其他国家相比的话,是非常厉害的,肯定属于世界的顶峰。这个国家的水军如此强悍,作为
2023-01-31 16:05:00
大明军队的“撒手锏”神机营,领先世界200年的炮兵部队
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大明帝国的缔造者、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率领30万明军进攻盘踞在云南的北元梁王集团。彼时,大明帝国立国伊
2023-02-13 16:11:00
秦琼VS尉迟恭:谁才是隋唐第一武将?
...载,可我们却能够通过李世民对他的奖赏最大推测他定然功不可没。 秦叔宝为了大唐,为了李世民打了无数的战争,杀了一个个威胁李世民的敌人。而李世民也因为他的赫赫战功把他列为了凌烟
2024-04-10 19:30:00
一野的番号,主席为何没给东野,而是给了兵力最小的西野?
...不及的;其次,西野保卫延安、钳制胡宗南数十万大军,功不可没;再次,长征后期,彭总顾全大局把红三军团融入红一军团,这样舍小我顾大我正是我军的传统。此外,东野源于各兄弟战略区,是
2023-09-14 17:21:00
历史上的晏仲武是怎样的人?
...镇江、扬州等大城市奠定基础。太平军攻占岳州,晏仲武功不可没,这让湖南巡抚张亮基非常恼火。晏仲武去偷袭清军粮草基地,张亮基派悍将邓绍良率2000精兵前往拦截。邓绍良,湖南吉首人
2023-08-23 06:56:00
解放战争期间,三位起义将领被授予中将军衔
...随二野,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他曾担任过西南军区炮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新中国建立后,孔从洲曾担任南京炮兵工程学院院长,为炮兵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注意的是
2023-08-31 19: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