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数据空间对于促进数据流通利用的重要价值愈发凸显,如何进一步统一概念共识和深化应用推广是当前主要任务。”8月28日,在2024数博会“数据无界:共创开放数据空间”数据空间国际交流活动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作题为“数据空间认识及中国创新实践”的主旨演讲。
余晓晖认为,数据空间是数据资源开放互联、可信流通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拓展应用场景、实现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促进数据资源协同复用、建设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载体。具有全程可信管控、数据资源交互、多方价值共创三大能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永 摄
当前,数据流通主要有数据空间、隐私计算和数据沙箱三条主要路径。区别来看,数据空间更适合应用于明文、需求多样且高度差异的数据流通场景。
为此,余晓晖提出了关于数据空间建设推广的四大路径,分别为行业数据流通、赋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跨境数据流通和AI大模型构建。其中,数据流通、赋能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是当前的主流发展模式,跨境数据流通和AI大模型构建是数据空间的新兴探索方向。
“以AI大模型构建为例,数据空间能增强语料提供方的数据供给意愿,促进高质量语料数据的可信汇聚,保障模型训练与模型使用,支撑AI大模型敏捷构建。”余晓晖说。
余晓晖表示,从中国的实践上来说,需要政府统筹规划与市场开放有机结合、需要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融合推进、需要存量主体带动与增量主体培育并举,同时,还需要多技术路线开放融合。
关于推进全球数据空间发展,余晓晖提出了几点思考。他认为,数据空间仍处于探索前期,落地实施的关键在于应用场景牵引和适配与之相适应的技术解决方案;数据空间的核心是多方主体价值共创,如何构建公平收益机制和空间运营规则决定其应用生态是否繁荣;数据互联互通是数据空间发展基础,需要通过统一标准、技术开源、公共服务等方式提升连通范围。
“我期待,共同推动形成一个国际化的可以互联、互通、互相操作的协议和标准,来实现全球的数据价值释放和利用。”余晓晖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鲍贝贝 朱登芳 龙永
编辑 李雪雪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30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