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以“一村一业”多元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沂源县——
打造增收产业链 奏响乡村“共富曲”
□本报记者 刘伟
“还记得40多年前,在北刘庄村老榆树西边有一个磨面坊吗?那里磨出来的老面又甜又香,让人回味无穷。”“现在那里重新开了一家石磨面粉厂,咱们又能尝到小时候老面的味道啦!”日前,记者在沂源县南麻街道采访时,偶然听到几位老人在回忆当年吃老面馒头时的情景。
根据老人的指点,记者找到了这家面粉厂。
这是一家由村集体合作社创办的面粉厂,以生产石磨面粉为主,厂里有4套电动花岗岩石磨和6套钢磨,每小时生产面粉750公斤。面粉厂刚投产两个月,尚未全部达产,目前能已吸纳村里10余人就业,将来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为稳定增收打牢下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沂源县深化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体系,打造“一村一业”,深入研究各镇(街道)村资源禀赋,做好村集体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产业项目落地。
“我们从公司买进饲料进行饲养,只需27天就可以出笼,公司每只回收价格1.3元,现在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在沂源县东里镇东安村,小白鼠养殖户张广东向记者介绍,自己从2022年5月份开始养殖小白鼠,至今已向公司提供产品近30万只,总产值近40万元,经济收入和发展前景都很乐观。
农户养殖,公司包收,“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降低了经营风险。在东安村,像张广东一样进行小白鼠养殖的有好几家,他们通过技术抱团实现共赢,把当地小白鼠养殖业做得红红火火。
将“一村一业”由“一隅”升级为“全域”,由“零散”升级为“集群”,由“一枝独秀”升级为“百花齐放”。目前,沂源县的乡村振兴已由点到线、由线到片全域展开,带动富民强村。
沂源县石桥镇依托两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定沂源县《鲜食黄桃技术规程》团体标准,连片种植黄桃90万株,面积达1.2万亩,形成以“金黄金”“黄金脆”为主,“黄金蜜”“黄蟠”等其他特色黄桃品种为辅的产业体系,“黄桃小镇”逐渐成形。同时,延续红薯种植传统,引进烟薯25、烟薯26、烟薯29、济薯25等优质品种,集规模化种植、产业化收储、专业化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健全建强蜜薯产业链。全力推进总投资2.4亿元的高标准农业基础设施专项债项目,升级改造老旧果园500亩,黄烟、金银花等特色农业示范园星罗棋布。
沂源县秉承优势资源、持续精准施策,以“一村一业”多元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实施农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确保村村有富民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
如今,沂源县已建设发展“一村一业”产业项目912个,建立“园区+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共富链”,带动农民致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