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互联互通机制顺利运作十年至今,无疑给港股生态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能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但是香港券商是否受惠呢?本刊记者特别采访香港券商,看看情况如何。

香港证券商协会永远名誉会长 陈柏楠
01
陈柏楠:中资证券行是最大受惠者
香港证券商协会永远名誉会长陈柏楠接受访问时表示,互联互通对香港整个市场而言绝对是正面,互联互通活化了中港两地资本市场,为香港带来更多流动性,亦帮助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更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只是最受惠的是中资券商,互联互通这块大蛋糕分给本地券商的好处有限。
他指出,按港交所数据显示,港股通每日成交额由2014年机制启动时约9亿元,锐增至2024年10月约1015.23亿元。截至10月底,香港有五成六的上市公司来自内地,包括353只H股及1116只非H股的内地企业,成交金额占港股89.2%,市价总值占比亦达79.5%。
陈柏楠认为,就券商而言,互联互通最大受惠者是中资券商,因为他们在互联互通方面有更多的关系(networking)和资源,北水会经这些中资券商投资港股。反观措施对本地券商影响不大,因为有意买A股的香港客不多,外资则会透过大行进行交易。
陈柏楠又称,十年间互联网券商崛起,才是对香港传统券商的最大冲击,惟坦言这是大势所趋,事关互联网券商的系统从交易到信息整合,对客户来说更具吸引力,并且能提供更快捷和高效的服务。随着这些互联网券商规模扩张,议价能力随之提高,使得传统券商难以竞争,并逐步淘汰了一些中小券商,“今时今日还有什么事情你要有人服务呢?很多事情自己在网上都可以处理。”
他更认为,本地券商须进一步升级系统,以避免被淘汰,合并亦可能是提升竞争力的出路。他希望当局可考虑通过提高新牌照的资金门槛,促进市场整合,同时为中小型券商提供更多支持,否则市场上只剩下大券商,可能会对整个经济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02
不分彼此大家都嬴
互联互通最大受益者是否中资证券呢?光大证券国际董事兼产品开发及零售研究部主管陈政生指出,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我国金融业以及香港金融业,大家都是嬴家。他说,香港与内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已开通十年,且持续稳步有序推进,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跨境理财通等机制陆续出台,为国家金融市场扩大开放、建设金融强国注入新活力。
他强调,香港发挥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是全球与中国之间的对接窗户。
过去十年,中国金融行业积极对外衔接,2014年开启沪港通作为试验,为内地投资者提供便利管道,投资香港股票市场,甚至取代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成为内地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的首选。
03
未来将纳入REITs及大宗交易料快成事
他继续说,从最初的沪港通,到后来的深港通、债券通、ETF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不断拓展和升级,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和活跃度显著提升。在股票市场的“互联互通”方面,合资格股票数目,由沪港通时候的800多只,增加到现时沪深港通超过3300只,占三地市场上市公司总市值九成,成交规模的八成以上。
他指出,REITs准备纳沪深港通。内地投资者南向买卖港股,今年首三季度平均每日成交额380亿元港元,与2014年沪港通开通首月相比,暴增40倍,占港股市场成交总额16.9%。境外投资者透过香港北向买卖内地股票,今年首三季的日均成交额达1230亿元人民币,比十年前开通首月增长21倍,占内地市场成交总额6.7%。
他指出,港交所将在两地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支持下,将从丰富产品类别、完善交易机制和配套服务以及提升投资者参与等多角度研究和探索推动互联互通机制的拓展优化,具体包括四方面:
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别、扩大标的范围。目前正积极开展REITs纳入沪深港通的技术和市场准备工作。未来,还将把合资格ETF标的的底层资产从股票拓展至更多资产类别等。
持续优化沪深港通交易机制和配套服务。两地证监会已宣布就推动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达成共识。市场也期待进一步完善互联互通下两地投资者参与对方市场融资融券的安排,以及内地投资者在互联互通机制下参与融资融券的可行模式,提升跨境投资组合收益及资金使用效率等。
探索更多有助于提升投资者参与度和便利性的措施。
不断完善债券通和互换通等安排。
他指出,当前世界的经济重心正在向亚洲国家转移,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水平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在经历重要的结构转型,大批中高收入投资者也开始寻求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作为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首要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香港在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增长机遇中将扮演更为关键的角色,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融资支持、为境内外投资者的跨境资产配置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在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力、有序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何洁霞 本刊主笔/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5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