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努尔哈赤是什么时候建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2 21: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大清朝政权建立自少数民族满族,这个民族在其建国前处于原始落后状态,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所以,其在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历史是比较混乱的。别的不说,单说这个国家建立的时间、甚至其国号的制定,时至今日,很多读者也搞不清。

按照《满文老档》的记载:努尔哈赤是在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二十四日正式“定国政”的,不过,所谓国政内容主要体现在立刑法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奴隶主私有财产上,这个时间,不能算是建国。

《李朝实录》记:万历十七年(1589年),努尔哈赤在建州部内“则自中称王”,单单称王,应该也不算建国吧?《李朝实录》又记:万历二十四年(1594年),朝鲜南部主簿申忠一出使建州,亲耳听到努尔哈赤部下称他为“王子”。这,只能进一步印证努尔哈赤称王的事实。《满文老档》又记: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蒙古喀尔喀等五部尊努尔哈赤为昆都仑汗(汉译恭敬之意)。

的确,翻烂《满文老档》,你会发现努尔哈赤已自视有国,但有时称“金”(《满文老档》,太祖卷3,28页),有时又称“女真满洲国”(《满文老档》,太祖卷3,37页),有时又称“女真国建州卫”(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校注》,22页),实在混乱极了。

但更混乱的还在后头。

这时候的努尔哈赤既公开造反跟大明王朝作对,但他在称王、称国的时候,给朝鲜的文件,仍盖着“建州左卫之印”(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校注》,22页)。文书上自称“女真国龙虎将军”(《李朝实录》,宣祖卷142,19页)。

通常,史书给努尔哈赤建国的时间定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初一日。据说,因为这天是新年元旦,皇太极等诸贝勒在酒酣耳热之际提议给努尔哈赤奉上一个尊号。择日不如撞日。说干就干。当日,皇太极作为四贝勒,同他的三个兄弟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为首的八旗诸贝勒、大臣,率领众文武官员,在四面四隅的八处站立,恭恭敬敬地给努尔哈赤献上了尊号,为:奉天覆育列国英明汗。(事见《满文老档》,太祖卷5,67、68页)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的计六奇的《明季北略》都把这一时间定为“大清朝建元”。

可是,这个国家的名称到底是叫“金”呢,还是叫“大金”呢,又或者是叫“后金”呢,在今天看来,仍是一笔糊涂账。《满文老档》也并未明确对此做出交待。合理的推测,当时明朝的国号中“大明”,所以努尔哈赤定国号为“大金”比较靠谱。这与后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的逻辑是一致的。但诚如上文所述,《满文老档》早在太祖卷3的28页上记载有努尔哈赤称“金”的文字了,所以,国号应该是叫“金”。

至于“后金”嘛,比较不合理。历史上有“后”字国号的也很多,如五代十国中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但,这梁唐汉晋周的国号原本是没有这个“后”字的,只是由于这五个朝代之前都曾出现过同样的国号,为了避免混淆,史学家才在史书上替它们加上的。顺带说一句,五代十国之后的宋朝,本来也应该加一个“后”字的,只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这个宋朝的影响力比南北朝时宋裕建立的宋朝大多了,没必要。话说回来,努尔哈赤这个“后金”的“后”,绝对不是后来史家加上的,因为,根据《李朝实录》所记:天命四年(1619年)努尔哈赤发行的文件上就赫然盖着篆写的“后金天命皇帝”七个字的大印(《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卷139,15页)。而从陈登原所著的《国史旧闻》中,可以看到许多文献和文物上也都名“后金”,由此可见,大清朝的前国号最大的可能性叫“后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褚英犯了什么错会被努尔哈赤处死
褚英是努尔哈赤的长子,最后却被努尔哈赤圈养了起来。而且最终,努尔哈赤还把他处死了。照理说,长子也就是一个君王的继承人,而且努尔哈赤确实一度把褚英立为继承人。当努尔哈赤在外面打仗的
2023-07-02 22:48:00
皇太极登基后,对有拥立之功的代善屡次打压
...国。他的父亲是满清第一位创立基业之人,那就是著名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一统整个女真部落,将辽东纳为己有,这才有了满清的根基所在。那么皇太极真的是努尔哈赤中意的继承人吗?代善为何
2023-06-11 10:36:00
他是后金四大贝勒之一,因私欲被皇太极一步步整垮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建立后金国,封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和阿敏为四大贝勒。贝勒是女真的诸侯封号,是一种世袭封爵,地位仅次于亲王和郡王。阿敏作为努尔哈赤
2023-01-16 22:51:00
孟古哲哲为何嫁给了娘家仇人
...的时候嫁给了娘家仇人,结局怎么样?请听我详细道来。努尔哈赤虽没有建立大清,但是因儿子建立大清而被称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一生共有16位福晋,其中四位是大福晋。而在清朝后妃中身上留
2023-05-28 21:56:00
努尔哈赤子嗣众多,最后为何是八子皇太极继位
后金的君主努尔哈赤一共育有十六位皇子,在这其中,排名第八位的皇太极与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侄子阿敏被称为四大贝勒,并且轮流处理朝政。而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则是被立为了太子,褚英为
2023-08-06 20:21:00
努尔哈赤为何还要处死褚英
褚英四岁时就跟着父亲努尔哈赤征战厮杀,成年后立下赫赫战功,被视为汗位继承人。没想到的是,褚英37岁时,被父亲幽禁。两年后,神秘死亡。知情人竟然都说他自作自受。褚英是努尔哈赤的嫡长
2023-06-05 11:38:00
...没爹的孤儿,于是便由叔叔布占泰收养。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灭了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兔死狐悲,为了乌拉部的生存,布占泰被迫将11岁的阿巴亥送到了努尔哈赤的怀抱中。努尔哈赤时年
2024-02-01 10:34:00
努尔哈赤的嫡长子为何失去继承人的位置
明朝万历五年,18岁的努尔哈赤与佟佳·哈哈纳扎青成婚。第二年,哈哈纳扎青就为努尔哈赤生下女儿东果格格。万历八年,又生下嫡长子褚英。万历十一年,再生下嫡次子代善。为何哈哈纳扎青能够
2024-06-27 15:36:00
随努尔哈赤征战天下的4大贝勒结局如何?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建国“大金”。努尔哈赤称汗,为便于统治金国地区,遂置“四大贝勒”,将儿子或侄子封为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从旁协助
2023-02-27 20: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