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
撰文 | Ziv
审校 | 沈梦溪
图片来源:Pixabay
每当早晚高峰被堵在路上,开着车寸步难行的时候,难免会心情烦躁。再遇上周围的车按着喇叭催个不停,就更是让人怒火中烧,总想吼那么一两句。
人多车多噪声大是大城市难以避免的弊端,这些噪声不仅让居住在城市的人类烦心,也同样影响着野生动物们。
欧洲知更鸟,又叫欧亚鸲(学名: Erithacus rubecula ),是欧洲常见的一种小型雀形目鸟类,叫声像悦耳的笛声,胸前鲜艳的橘红色羽毛是它们的标志。
图片来源:Unsplash
知更鸟的领地意识非常强,当自己的领地有同类入侵时,它们会伸长脖子、摇头晃脑,向对方展示自己胸前的羽毛,或者通过改变叫声的方式赶走这位不速之客。
自然界中,动物们经常用类似的信号赶走敌人。比如当猫咪拱起后背,身上的毛炸开,嘴里发出“嘶嘶”声时,就是在警告别人不要靠近。
你不要过来啊!(图片来源:gifer)
这种信号对领地的主人和入侵者来说都是良性的,如果能警告成功,劝返入侵者,双方就避免了一场肉搏。如果矛盾升级,领地主人就会发动身体攻击驱赶对方。
之前有研究显示,与生活在乡村的知更鸟相比,城市知更鸟的脾气更差,出现身体攻击的情况更频繁。最近有科学家发现,可能是因为交通噪音让这些可爱的小鸟也有了“路怒症”。
为了弄清楚交通噪音和知更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来自英国和土耳其的研究团队3D打印了一只塑料知更鸟去试探真知更鸟的反应。
图片来源:研究团队代表Çağla Önsal
他们把这只假鸟放在了喧闹的市中心和安静的城市远郊,让它靠近其他知更鸟的领地。假鸟里面装了一个扬声器,可以发出知更鸟的叫声,另外单独在附近放置了一个播放交通噪音的音响。
研究者发现,当他们分别向城市和乡村的知更鸟播放突然放大的交通噪音时,乡村知更鸟的脾气明显比之前暴躁了,它们会飞到更近的地方去恐吓假鸟。
而城市知更鸟在听到研究人员播放的噪音时,行为和之前并没有明显的区别,甚至减少了鸣叫的频率,它们好像在噪音太大时学会了先暂时“按兵不动”。
另外,在没有播放交通噪音时,相比乡村知更鸟,城市知更鸟对入侵的假鸟会表现出更多的视觉信号,比如伸长脖子、尾巴上翘等等,而鸣叫这类声音信号的表达会少一些。
科学家推测这是因为过大的噪音阻碍了知更鸟之间互相交流,让它们很难有效地把声音信号传递出去。城市知更鸟平时就生活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虽然日常暴躁,但是也在处理突然增加的噪音时更有经验,它们不会在这时白费力气。
哎嘿!(图片来源:gifer)
然而高攻击性却让知更鸟把自己暴露在了危险当中。当它们气急败坏地想要赶走入侵者时,会忽略周围潜在的捕食者,没办法第一时间逃生。
除了阻碍动物之间的交流以外,噪音污染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还有很多。
对于像鸟类和青蛙这类高度依赖特殊的鸣叫来吸引伴侣的动物来说,噪音会影响到它们的求偶行为。最迷人的声音往往是低沉的,但是有些动物为了与汽车发动机等低频噪音竞争,不得不提高自己的声音,这让它们听起来没那么有吸引力。
图片来源:gifer
在噪声大的环境中,动物们的声音传播距离有限,这就导致它们只能在更小的范围内繁殖,科学家担心长此以往会降低这些物种的种群规模和遗传多样性。
另外,有些动物依靠声音来定位或者导航。比如蝙蝠和海豚就可以通过回声定位,它们发出一定频率的叫声,利用回声来识别前方的障碍物或者猎物。
人类制造的交通或者声呐之类的噪音可能会使这类动物迷失方向,可能会损伤它们的听力,也可能会迫使它们调整自己的声调,但是这样一来就无法收到有效的回声。
像猫头鹰这样的动物,进化出了复杂且精妙的耳朵来帮助它们收集周围的声音,寻找猎物。但是嘈杂的环境让觅食变得很难。人类很难听出1分贝的差别,但是对于猫头鹰来说,噪音每增加1分贝,它们的觅食成功率就会降低8%。
救命啊到底是哪儿出的声音?!(图片来源:gifer)
人们的行为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周围的野生动物甚至植物,知道这些,可以让我们尝试去探索更多解决方案,或者至少珍惜这颗星球上还有这么多神奇生物的存在,要不就真的只剩下“孤独”星球了。
[2] Önsal Ç, Yelimlieş A, Akçay Ç. Aggression and multi-modal signaling in noise in a common urban songbird[J].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2022, 76(7): 1-10.
文章版权归《万物》杂志官方微信号“把科学带回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 bd@wanwuweb.com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4:11: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