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央华版《如梦之梦》十一周年“再出发” 本报“青睐”组织会员赴福州观看首演
“如梦之梦”的每一站旅程 都是崭新的
——本轮主演李宗雷、张翰,出品及监制王可然接受本报专访
8个方位,3个楼层,360度环绕式舞台,31名演员分饰100个角色,8小时马拉松式观演体验穿越百年梦境剧情……这些独特的数据代表了中国戏剧的传奇剧目——央华版《如梦之梦》。
9月29日,中秋,北京青年报“青睐”会员一行到达福建福州,这是“青睐”首次走出北京,开展异地观剧。9月30日下午两点半至晚上十一点半,“青睐”会员观看了全本央华版《如梦之梦》11周年的首场演出,并在10月1日深夜演出结束后,参加了剧组的庆功宴。
《如梦之梦》是赖声川导演于2000年创作的作品,央华戏剧自2013年创作、制作《如梦之梦》。在过去10年之中,央华版《如梦之梦》曾由许晴、卢燕、史可、金士杰、胡歌、肖战、马思纯、李宇春等演员陆续出演,先后有近10万名观众观看。
央华版《如梦之梦》走入第11年,剧组重新复排,再次出发,邀请了许晴、胡慧中、张翰、张亮、赵子琪、孔维、李宗雷等演员参演。出品及监制王可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一次的复排和努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时欣赏戏剧的魅力。
9月30日下午两点半,央华版《如梦之梦》在福州站的首场演出开始。“青睐”会员们就座于内场莲花池观众席,开启了一次独特的观剧体验。钟声响起,所有演员依顺时针方向登场,依次环绕舞台站定,每人一句台词,给观众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近8小时的“梦”,就此开始。
五号病人A:西藏高原上的夏天很短暂
李宗雷:我终于明白,演员不能自我感动式的表演
自2019年开始,李宗雷从未缺席过央华版《如梦之梦》的任何一场演出。除了此次饰演男主角“五号病人A”以外,李宗雷还曾在剧中扮演过疯狂的画家萨尔瓦多、纯情的王德宝和油腻的杨大少。于李宗雷而言,再次饰演五号病人,让他有了颠覆性的表演体会。
“西藏高原上的夏天很短暂。几天之内,小小的野花就会开遍整个草原,草原上被染上一层彩色,不久之后它们就会凋谢……”最初看到这段台词时,李宗雷认为这是一个很美的故事,他将这段台词处理成富有情感的戏剧腔调,“西藏高原上的夏天啊,非常短暂……”然而,王可然却认为这一表演方式还有调整空间。
“之前,我出演这个角色有一年多了,王可然认为我演得还不错,但还能更好。一开始,我不认为自己是在朗诵这段台词,而是觉得自己是非常真诚地讲故事。现在我终于明白,那种表演方式只是‘虚假的真实’。其实,这段故事不应该是一个在故事中的人去讲述,而是要脱离故事之外,是五号病人用另一种人生的角度去讲述这段故事的。”
李宗雷恍然大悟,“五号病人最后临走时说,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师,却没有把人生这座房子盖好。他没有美化自己的人生,因此他在最开始讲述西藏的故事时,也不会那么抒情,因为他已经思考过了人生,他是不满意这次的人生旅程的。”李宗雷讲完,随即开始表演起这段台词,他将语速调快了1/3,摒弃了朗诵似的语调,说道:“我要跟你讲故事了,我先不跟你讲我的故事,我先给你讲一个别的故事好不好?西藏高原上的夏天很短暂了……”李宗雷表示:“这不仅仅是调整语速的问题,而是从人物最根本的问题作出的调整,当角色说起这段故事时,他到底有没有讽刺,有没有批判呢?所以,我很感谢王可然,他的提示太重要了。”
不仅调整了人物的逻辑表达,李宗雷和王可然还改变了一些动作细节。在最后一幕中,五号病人临终时拥抱着医生,他的一只手从医生的肩上缓缓落下,表示着他已离世。李宗雷刚开始认为,五号病人已经为自己开脱了,所以角色离世时应该是很淡然的态度。因此,李宗雷的设计是,五号病人的一只手从医生的肩上掉在了腰间。
王可然却认为那只手落下的幅度要更大一些,要从肩上落下之后像甩出去似的直直垂下去,“甩出去那一刻,像是砸在观众的心上一样”。“因为王可然认为,手垂下去的距离会更长,那是一个角色离世的关键情节,观众也在等待着那一刻,在手垂下去之前,是极其短暂的停顿。这个小小的动作,是为了让观众紧张,凝聚观众的注意力。所以,我之前认为的松弛不一定是对的,因为有时候的松弛,实际上是紧张。”李宗雷解释道。
这些细节上的改变,使李宗雷终于明白,演员是很容易感动自己的,容易陷入自身的逻辑中去表演,这很难进步。王可然曾对李宗雷说:“你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但是你习惯走容易的路,你很熟练地知道怎么表演可以让自己感动,让观众感动,但还可以再逼自己一把,走向更高的阶段。”
出于完全的信任,李宗雷总是在琢磨王可然的建议。李宗雷在此次复排中,通过五号病人的角色,得到了自我突破。“我往前进了一步,可能以后再演其他角色时,不会再去为了感动自己而感动地表演了。”李宗雷感慨道。
“遥远的相似性”,是李宗雷借霍金的名句总结央华版《如梦之梦》的核心。他认为这出戏剧并不是简单的人物命运的重复,这次排练正是在打破某种命运轮回的设计,强调着“看见自己”,正如剧中那座城堡的名字。
“或许人生就是两个人去看电影,有一个人就突然不见了。或者是一个人从车祸里起身,发现没事,拍拍自己,站起来就去过新的人生了。”在福州站首演中,李宗雷说着五号病人临终时的台词,他看到同样饰演五号病人的张翰,站在他的面前,眼睛里突然闪着泪光,他知道张翰接收到了这份情感。李宗雷感叹道:“不祈求剧场中的观众都能看到,但是有人能看到,就证明我们真实的情感没有被白白地浪费掉。”
五号病人B:Hi,发烧的人,近来可好?
张翰:这次回到话剧舞台,就是为了听到观众的声音
张翰饰演的五号病人B与李宗雷饰演的五号病人A是同一角色的两个不同阶段。他们为了在表演上达到同一性,开始互相了解,比如观察对方扶眼镜时的动作、说话的语气、表演生病时的神态等细节。
只不过,张翰作为今年巡演最新加入央华版《如梦之梦》剧组的演员,慢热的性格使他一开始没有和李宗雷“打成一片”,破局的重要环节是“一顿饭”。李宗雷回忆道:“我们聊了很多事情,聊了我们的性格、彼此对事物的态度,甚至是隐私的事情。张翰说他从那顿饭之后,看到我的那一刻,调动起的情感不再一样了。从那时起,我的所有对白,他开始打开耳朵在听,他的所有对手戏,我开始睁开眼睛去看。”
此后,张翰的表演开始变得不一样了。最初进剧组时,他的想法是要先演好自己的部分,后来才明白,剧组的30多个演员其实是一个人在讲述着一个故事。“以前只想着说好自己的台词,这会让自己在剧中显得不融洽。直到和大家变得熟悉后,我知道这是一个大家庭,我会把表演的感觉和大家进行更多的融合。剧中有一段要吃抹着很多芥末的寿司的无实物表演,我和李宗雷真的准备了芥末,体验了一把真实的感受,借机观察对方的反应和表情。”张翰笑着回忆道。
张翰参加央华版《如梦之梦》的巡演,是为了圆自己的梦。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他,对话剧表演并不陌生,上学时常常排演话剧。毕业之后,张翰因拍摄青春校园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一举成名,开启了影视之路,却离话剧舞台越发遥远。“上大学时,我对舞台是有遗憾的,总觉得表现得不够好,虽然一直在拍摄影视剧,但是我跟自己说有一天一定要回到舞台,因为那是我所有的梦的起点。对我而言,这次参加央华版《如梦之梦》,即是一个入梦的过程,一个和演员们造梦的过程,但更是一个圆梦的过程。”张翰感慨道。
首演结束时,“青睐”会员讨论最多的就是张翰,认为他的表演出乎意料。去年,张翰曾因影视剧中的表演备受争议,张翰反思了这一问题:“我要好好接受观众的批评,他们的声音很重要。影视剧从拍摄到放映,有多重工序,我可能陷入自己的想象中去猜测观众的喜好,这种方式其实是不准确的。这次回归话剧舞台,就是为了听到观众的反馈,真实地和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尽管积累了多年影视剧的拍摄经验,但是他在进入剧组排练时,直言“心态崩了”。据张翰介绍,央华版《如梦之梦》的排练方式是第一天排练就要脱稿,从头演到尾,不会给演员事先和其他演员单独对戏彩排的过程。“这与上学时和拍影视作品时的经验完全不同,这里完全不走戏,不去私下排练,所以我到第二天排练时心态就崩溃了。”张翰希望,王可然可以留出和每个演员单独排练的过程。王可然则安慰张翰:“先别着急,这两天就是让你熟悉整体调度,你该往哪里走,该去找谁,该在哪个点位说哪段台词,慢慢感受吧。”
排练,让张翰有着巨大的压力。他每天排练完回到家,继续做功课研究人物和舞台的节奏,有时直至凌晨5点还未能入睡。“话剧和影视剧不一样,之前我习惯于影视剧片段式的拍摄,有充分的时间去提前酝酿情绪。而舞台是不会喊停的,角色的人生中许多重要的转折,比如五号病人从身体不舒服到发现太太出轨,再到孩子患病离世,再到太太突然消失,最后发现自己身患绝症,这些人生重要阶段都需要不同情绪的衔接。这也是我认为这个角色的复杂性和难点。”张翰分析道。
“Hi!发烧的人!”张翰最初在读这封信的时候,习惯于中戏的方式,洪亮地读出台词,以便于让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听清楚。而王可然提醒张翰,央华版《如梦之梦》的观众就在演员的眼前,表演方式要尽可能自然。讲到这里,张翰在采访现场演示了一遍,用正常声音读出信中内容:“Hi,发烧的人,近来可好?”
出品、监制:关于11年的,今晚的演出
王可然:要让观众爱看,不能去折磨观众
大幕渐落,观众退场,演员们行至候场区域,欢呼雀跃,引得观众张望起来。每次首演结束,王可然都会开一瓶香槟庆祝,这次也不例外。
当晚已近12点,王可然倒上香槟,对全剧组的人讲道:“其实我们在不同的阶段,攀登着不同的舞台和山峰。这次的‘再出发’,我们就是要攀登一个新的山峰。”王可然认为,每一次的复排和努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走进剧场时能够感受戏剧的魅力,观看这部与观众有着亲近感的作品。“我做戏的唯一标准是要让观众爱看,不能去折磨观众。”
王可然在心里默默给此次首演的表现打了87分。“特别好,我不是很担心他们的演出,上半场的表现出乎意料。”王可然习惯性地在每场演出之后做出总结和调整,他会给相应的演员一些“小笔记”,提出自己的建议。福州站首演结束后,他给了李宗雷一个“笔记”。
剧中的医生一次次想要听五号病人讲述人生故事时,五号病人反复拒绝这个要求。在医生忍无可忍将要爆发骂他之前,五号病人躺在病床上悄悄抬着头,观察着医生的反应,再缓缓倒下佯装无事。王可然认为,李宗雷在表演抬头这一动作时,应该把头再抬高一倍,让观众能够清楚地知道,五号病人已经在观察这位医生了,他的心里已经由拒绝转为产生兴趣了。“医生说‘五号病人你很拽啊’的时候,五号病人不是被骂起来的,而是他的内心已经开始寻找温暖了,这个动作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表现出他是一位暖男,他在不断寻找生命的答案,同时在观察别人是不是得到了温暖。这是这个角色的人格基调,其实这一切都是内在的线索。”王可然分析道。他把这种内在线索称为“戏剧的技巧”,细节的展示可以让观众有迹可循。
王可然在宣传单上写下一整页的文章《关于11年的,今晚的演出》,其中写道:大幕即将拉开。央华版《如梦之梦》每一站的旅程,都是新的;每一位观众的感知,也都是新的。
“我认为能登上舞台的话剧演员,第一要敢于在舞台上表达,有勇气,不怯场。第二是要有表演的自我判断的内在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敢于找张亮来演话剧,他曾经是一位模特,所以他肯定不会怯场的。我要判断演员是否有能力去表达这个人物,我只要认定这个演员,我就不会让他失败。直至现在,我的每一个演员,我认为都可以做到这两个要求。其实胡慧中也没有演过话剧,但是她是一位经验很丰富的演员,她的人生阅历不比剧中的顾香兰少,而且她的外形和许晴有些相似,我认为她来演顾香兰是很适合的。”王可然讲道。
10月1日下午两点半,央华版《如梦之梦》的大幕再次拉开,演员们逐个登场,环绕站立一圈。每位演员只说一两句台词,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他们此刻扮演的角色都叫“说故事者”。最终,位于舞台中央的演员胡慧中,摇着手中的铃铛,念着:“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
故事,又一次上演了。
文/本报记者 韩世容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