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成都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开“藏粮于地”的奥妙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6 06:1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成都高标准农田建设解开“藏粮于地”的奥妙

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的3000亩高标准智慧农田。

绿油油的小麦,蓬勃地生长在高标准农田里,六七亩或十亩地合成一块,田方埂直,地平渠通,在隆冬时节显得生机盎然。1月中旬,正是成都平原小麦生长时节,过去弯弯曲曲、零零碎碎的“块块田”,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高标准农田。新津、邛崃、大邑……在成都17个涉农区(市、县)中,这已是随处可见的大地景观。

来自成都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表明:截至2022年末,成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88.77万亩,有效带动成都连续三年粮食播种面积增长。2020—2021年,成都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优秀。今年5月,成都又将新增33万亩高标准农田,使总面积达到421.77万亩。届时,成都规划的“一带十园百片”现代粮经产业蓝图中,高标准农田占比将超过90%,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力量。

种田成本下降超过10%、每亩增产增收超过10%,两项叠加,高标准农田为种植户带来的收益增长至少超过20%。同样的土地面积,不同的产出与质量,再加上智慧农业的助力,还有增产增收的空间——“藏粮于地”的奥妙,于成都而言,首先在于“高标准农田+土地规模经营”,这是都市现代农业的优选路径,也为成都绘就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画卷创造了条件。

□文弦(图片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从1.0到3.0,高标准农田发展的三个版本

1月6日,成都市新津区普兴镇山河村高标准农田里,麦苗青青。这片土地是2021年新津启动的花源、普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一部分,目前项目区通过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改善除涝面积1200亩,呈现田方、田埂直、渠系通畅的大田景观。

路网、田网、渠网连通,地力提升,这片项目区告别了过去的大雨天倒灌、大旱天干旱、机械化无法实施的传统农耕短板,浇水、排水省时省力,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具畅通无阻。

王天宇是新津宇河农业专合社理事长,也是当地成长起来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他和伙伴们承包了这里的7000亩农田,将其中一半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每亩增产100多公斤:“高标准农田用工少,排灌顺畅,摆脱了过去受农村劳动力短缺、靠天吃饭的限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去年10月,王天宇和伙伴们接手了新农田,将村民的土地流转费每亩每年增加了100元,共同分享高标准农田带来的红利。

如果说刚刚建成的山河村高标准农田,还在经历1.0版,那么,在新津区花源街道东华村,就可以看到2.0版的生动实践。

张蓉成站在东华村的莴笋田边,绿色无公害的成熟莴笋虽然不那么粗壮,却非常鲜嫩。在外创业成功又返乡担任村支书的张蓉成,近年来敏锐地抓住了成都推进实施高标准农田的契机,2021年带领全村主动申请成为项目区,不仅将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增加了200元,还实施“退林还耕”,将近千亩土地转为“粮油+蔬菜”种植,并且由村集体兴建农事服务中心,服务周边4万余亩农田。

建成后的东华村农事服务中心,可以提供育秧、插秧、收割、烘干等农时一条龙服务。例如,育秧方面,该服务中心有机械化的育秧大田270亩,“这270亩秧田可以为周边3万亩稻田提供充足的秧苗,比起过去的人工育秧、插秧,亩均节约成本120元以上。”张蓉成说,农事服务中心还将新建4000平方米的烘干车间,建成后日烘干能力达300吨以上;同时,还在修建约6660平方米的粮食仓储库、2栋平房粮仓,建成后可满足5000吨粮食储存。

“接下来,我们还将把东华村建设成为成都的蔬菜供应基地,继续争取新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同时开始考虑利用大地景观,发展研学等农时旅游产业。”张蓉成说。

如果说东华村农事服务中心为高标准农田的现代化种植提供精准的社会化服务,是高标准农田的2.0版,那么,处于新津区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内的张河村3000亩高标准智慧农田,则是成都实践的3.0版。

与别处不同,张河村横平竖直的大田里,有一套全自动灌溉一体化设备——立在田埂边的水阀控制部分是一组高低错落的大管和阀门,通过智能化设置,将合适的水量和水流匹配到埋在地里的管网,使浇水的程度不多也不少,既满足庄稼需求,又不浪费水资源。“二三十亩地配一套这个设施。”张河村相关人员介绍。

张河村3000亩高标准农田在实现田网、路网、渠网畅通的建设后,又配置高校、科研机构、专业公司等科研力量,推动智慧农业升级——依托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团队,引进多种智慧农机及设备设施,打造成都首套定制式全程智能化农机作业系统。在这里,播种由无人驾驶插秧机执行,收割由无人驾驶收割机完成,全过程无人化。

只需要操作手机和电脑系统,就能实现“坐在办公室种田”,这是智慧农业带来的真实图景,张河村率先尝到高标准农田信息化的“甜头”。

红利有多大?“藏粮于地”释放农人创造力

“严守耕地红线,建好天府良田”,邛崃市高埂街道火星村高标准农田里竖着的这排大字,显得分外醒目。这里刚刚实施了2295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村支书黄光伦说,全村6000亩土地均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全部发展粮油种植。

黄光伦是成都首批发展的农业职业经理人之一,火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始于2013年,与他的职业农人经历几乎同步。他推动组建了邛崃市首家土地合作联社,将全村土地集中经营。这里也经历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由多部门分头实施到农业部门统一推进的探索过程,充分享受到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红利。

“没建成高标准农田前,合作社社员一个人最多种200亩地,还累得很。发展高标准农田后,我们一个人种2000亩地,还轻轻松松。”黄光伦说,火星村小春播种都是由无人机完成的,机械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依托社会化服务的运营模式,我们团队在成都市外流转了8万多亩土地来种植,职业农人年收入超过50万元。”

经过多年的探索,黄光伦在火星村构建了“党组织+合作联社+业主+群众”产业联合体,创新利益联接机制,“有偿使用共同管护”模式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典型案例,培养职业经理人76人,职业农民150余人。

与此同时,火星村开始探索粮油品牌化发展,打造“冉义贡米”品牌形象,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携手,推进产、研、用一体化——构建高品质“冉义贡米”田间绿色生态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为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搭建稻米全产业链生产监控和质量可追溯体系,提升稻米内在品质;探索产业化共建共享新模式,实现全产业链增值。

“我们正在和阿里巴巴团队磋商‘冉义贡米’的营销方案,如果达成合作,将使这个品牌的价值提升3倍以上。”黄光伦的心中有个愿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成都市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和支撑了黄光伦等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梦想。据悉,2020—2022年,成都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7.56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不低于3000元。根据《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相关要求,2023年,成都市级财政计划投入4.52亿元,比去年投入接近翻一番。同时,成都推动县级财政落实支出责任,力争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亩均补助共计达到3500元。

2022年,成都印发实施《成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根据规划,成都将聚焦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一新目标,储备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80万亩。加快完善县级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年规划,构建自上而下、衔接协调、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

为了加强高标准农田管护利用,成都将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管护模式,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刚性要求,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强化种植利用监督,有效确保高标准农田“良田粮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都建工三建: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抓牢“粮袋子”“菜篮子”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鸟瞰大片农田。杨胜韩摄高标准农田是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三公司认真落实全市耕地保护工作暨市田长制全体会议精神,深入推进高
2022-12-13 15:02:00
守护“天府粮仓” 四川首笔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保险成功理赔
...司供图3月8日,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向都江堰市聚源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支付赔款,标志着四川省首笔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保险成功理赔。围绕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切实破解高
2024-03-09 13:42:00
坡地变平地 水渠修到田中间
...路出现在眼前……这是记者昨日在温江、新津等地看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场面。眼下,秋收已经完成,成都市抢抓农闲黄金期,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田农民耕种更加便利高效在温江区和盛镇
2023-12-04 02:44:00
1200余亩青菜头大丰收 成都“菜篮子”示范保供基地抢抓农时
...大老远外出打工强多了。” 曾莉友说。粮田变良田 成都高标准农田加速推进此次丰收,也得益于成都高标准农田建设。“这1200亩保供基地就是之前我们作为业主方建设完成的高标准农田。
2023-01-31 17:54:00
“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科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推广粮经间作套种模式20万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成都将新增高标准农田33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6.2万亩,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为高标
2023-06-08 03:09:00
记者走基层·三夏直击|高科技站C位,农田“苦干家”变“指挥家”
6月7日,在定兴县姚村镇辛木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田间管理人员正在通过诱捕灯及手机智慧终端查看病虫害情况。 河北日报通讯员 张曾良摄高标准农田3.0智慧版有啥奥妙?咱到河北省定兴县
2024-06-14 08:56:00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新都区:“惩防治”一体推进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本报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洪继东) 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从田间穿行而过,工作人员正在仔细地测量道路的长度和宽度…
2023-11-30 03:45:00
邮储银行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 让更多粮田变良田
...简阳的特色名片,素有“天府雄州”之美誉。“我们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得到了邮储银行的大力支持,不仅建成一批优质粮油、有机大豆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基地,还推广应用了机耕、机播、机防、机
2024-05-22 11:08:00
...木河源源不断输送到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农田里。崇州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基地内,栽种不久的水稻秧苗身姿挺拔、绿意盎然,农田里纵横发达的渠系,水流潺潺
2023-06-11 03: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