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8 13:24:00 来源:戏说三国

法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会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厉害呢?

翻开史书,查看法正的履历,这个人不简单,史书上说他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曹操帐下的程昱和郭嘉。

汉中之战是曹操第一次败于刘备,当得知汉中之战是法正出奇谋斩杀夏侯渊时,说到我就知道刘备哪有那么大能耐,原来背后有法正这个高手在教他,又说“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就是说我曹孟德把天下英雄差不多都招完了,怎么就缺了法正呢?可见法正这个人物的厉害,连曹操都梦寐以求想要得到他。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在曹操看来,如果没有法正,自己肯定不会败于刘备之手。

夷陵之战刘备东征伐吴惨败而回的时候,诸葛亮发出感慨:"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在诸葛亮眼中,法正是能劝说刘备不要伐吴的最佳人选,因为刘备肯听法正的话,退一步说就算法正阻止不了刘备伐吴,法正跟着刘备,凭着卓越的军事眼光和战术,刘备也一定不会遭遇大败。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和敬重。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连曹操、刘备和诸葛亮都非常欣赏的法正,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刘备集团顶尖的智囊

前文讲过法正善奇谋,孙子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看来法正是深得兵法的一个人,拥有独特的战略眼光,也有令人惊奇的战术。

拿汉中之战来说,当时曹操拿下汉中,没有趁机攻打益州,刘备还沉浸在拿下成都的喜悦当中,这时的法正看到了战机,法正认为曹魏方面肯定是有内部动乱,加上夏侯渊、张郃等人的才能并不足以守住汉中,力荐刘备出兵攻占汉中。这一招高明在哪,刘备集团经过数年的时间才拿下益州,本应该休养生息,但法正看到了战机,拿下汉中才可以高枕无忧。并且阐述了夺取汉中的意义,上,可以讨伐国贼,尊崇汉室。中,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拓国境。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的战略。听完法正的这一战略规划,刘备再也顾不上休养生息了,直接同意出兵。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汉中之战的关键进程定军山之战中,与夏侯渊在定军山相持时,法正又献声东击西之计,猛攻张郃来让夏侯渊分兵救援,趁机削弱夏侯渊,火烧围角的策略让夏侯渊暴露出缺点后,又果断表达“可击矣”,让黄忠冲杀在前,在敌军前部斩杀夏侯渊,拿下关键的胜局,从此让刘备占据此战的主动权。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战略到战术,法正奇谋可谓是一环接着一环,法正接连不断的奇谋,才是刘备取胜的关键!在刘备的集团里,刘备得到法正后,把他当做自己的谋主,上一个谋主级别的庞统已于两年前战死在雒城,让刘备伤感不已。

诸葛亮眼中能让刘备展翅翱翔的肱股之臣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时候,与诸葛亮促膝长谈,交往密切,让关羽和张飞心存不满,为此刘备解释道:得孔明如鱼得水。

那么刘备得到法正就像是雄鹰得到可以展翅翱翔的羽翼,法正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法正这个人性格睚眦必报,掌握大权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他有过小矛盾的人都加以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有人向诸葛亮告发,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诸葛亮是这样回复的,当初主公刘备在荆州公安的时候,害怕北面曹操强盛,担心东面孙权威逼,身边又恐惧孙夫人生变,当时的情景真是进退两难狼狈不堪。法孝直成为主公的辅佐后,使主公展翅飞腾,不再受人制抑,如今怎么能禁止法正不由自己的意气办事呢?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诸葛亮与法正两人,虽说二人志趣不同,但都能以大义为重互相取长补短,诸葛亮常常惊奇法正的智术谋略,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如果有法正的加入,北伐成功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些呢!

法正在刘备拿下汉中称汉中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为此刘备为法正之死一连痛哭了几天,如庞同刘备痛惜庞统一般,一提到庞统就流泪悲伤。法正在世时就被任命为尚书令、蜀郡太守、护军将军,不出意外的话法正将是日后刘备重点的托孤对象,而不是后来的李严。法正死后被追谥为“翼侯”,作为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也可见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法正除了奇谋外,更是个善于洞穿人心和沟通的高手

我们看法正更多的时候是看重他的奇谋划策,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法正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和极善于沟通的高手。为何这么说呢?有这么几件事可以看出一二

1.法正劝说刘备礼遇许靖。许靖是东汉末年颇负盛名的一位名士,也就是个名不副实的士人。在宦海浮沉多年后,流寓成都,做了刘璋的部下。刘备攻成都时,许靖作为蜀郡太守,不率众坚守城池,却企图越城投降。因被人发觉,逃跑未成,刘璋忙着抵抗,暂时没有取他的老命。刘备入成都,鄙薄许靖的为人,最初想弃而不用,法正劝说道:“天下有得虚名而无其实者,那就是许靖了。不过,主公始创大业而弃许靖,而许之浮名,流播四海,世人不知,将认为主公不礼贤才。恐怕应当加以敬重才好,以便争取天下人士来归。”法正为刘备博得礼贤下士的美名。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2.为刘备解决拉拢益州豪强大族的关系。当时孙夫人已离开刘备回到东吴去了,刘备孑然一身,为刘备解决婚姻问题,手下劝刘备迎娶刘璋旧将吴壹之妹吴氏,但吴氏是刘璋已故兄长刘瑁之妻,刘备认为自己与刘瑁同族,这么做有违礼法,这时法正又出来说话了,他说:“要论亲疏,总比晋文公与子圉的关系要远得多吧!”原来,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乃是晋怀公子圉的亲伯父。当初子圉在秦国作人质,曾娶秦国宗室之女为妻。后来子圉潜逃回国,并被立为晋国国君,而其妻留秦未走。重耳准备回国夺取侄儿的宝座,遂亲赴秦国求借援兵。秦国又送几名宗室之女与重耳为妻室,其中就有那位侄儿媳妇。重耳碍难接受,他的随从劝他说:“别人的国家您都想攻伐,何况其过去的妻子!”为了争取秦国的支持。重耳也就坦然把侄儿媳妇拥入怀中。秦穆公大喜,遂出兵支持重耳返国杀死侄儿自立。就这样,春秋时期又增添了一位著名的霸主。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其实,刘备此时的情况,与昔日的重耳并不完全相同。重耳是处于山穷水尽之际,不“废礼行权”就没有出头之路。而此刻的刘备,雄跨二州,气象开阔,并未到达不娶此女,就活不下去的地步。不过,刘备自来从善如流,既然群下都说无伤大雅,他顿时心中释然。

3.法正避箭的故事。汉中之战的时候,形势不利应当退让避箭,刘备大怒不敢退,手下无人敢去劝阻,箭矢如雨,法正竟然跑到了刘备前面,与刘备共进退,刘备让法正避箭,法正确说主公冒着箭雨亲自上阵杀敌,何况我呢?于是刘备才和法正一起撤退,现身说法往往更有效,也只有法正才能在紧急关头劝说刘备。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最后法正若不死,能改变三国的局势吗?

法正是刘备集团不可或缺的一个谋主级别的英才,但就算法正不死,也很难改变三国的局势。

法正是在公元220年也就是刘备拿下汉中的第二年去世的,那一年关羽丢失荆州,兵败身亡,刘备集团损失不小,荆州的一切从此姓孙,不再姓刘。

法正在那一年像是消失了一般,史书上并没有任何的记载,只是记载了法正与关羽在同一年死亡的。

为何有人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是怎样的一个人?

从此魏蜀吴三方,刘备集团成为实力最弱的一方,两年后的夷陵之战更是让蜀国大伤元气。

在公元220年发生了很多事,三国的局势过于复杂多变,东吴为了夺取荆州背弃盟约,与曹操结盟,截杀关羽。刘备集团始料不及,由此可见就算最顶尖的谋士也不可能事事都在掌握当中。

赤壁战败后,曹操曾感慨若郭奉孝在,自己不会遭遇如此大败。

汉中之战,法正助刘备打败曹操,实力达到顶峰,这时形势所变,曹操不会一直占据着好运,刘备也不会一直霉运傍身。

刘备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东征伐吴,结果遭遇惨败,所以事后诸葛亮才叹息:法孝直如果在世,一定能劝阻主上,使他不进兵东吴,即使进兵东吴,也不会遭到如此惨败!”

综上:法正确实是一个可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厉害谋士,他助刘备拿下益州和汉中,让刘备成为实力超越东吴赶超曹魏的第二大实力派,打破了魏强蜀弱的局面,但就历史的进程来说,一个人的作用实在有限,诸葛亮逆势而为,多年北伐,也只能换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而换不来兴复汉室还与旧都的目的。法正在三国历史上留下短暂辉煌的一笔,如果不早死,三国历史必定是另一番局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8 14:13: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说法,三国,个人的资讯:
那么,吕布以后的人该怎么排名呢?其实,仔细看看《三国演义》就可以找到答案了。事实上,前三名基本可以确定下来,只不过第四、第五不好排,或多或少有点争议。就《三国演义》中名将们的表现
2024-06-19 20:10:00
三国时期真的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吗
...老人,可以说没有不知道五虎上将的。但是这五虎上将的说法怎么来的?三国时期真的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吗?其实五虎上将是后代小说家制造的一个噱头,是为了方便读者、观众记忆而创造出来的,
2023-05-18 14:28:00
开局一张南,吴国全崩盘,三国杀南蛮非吴的说法能用吗?
...趣的,即使耗时让人头皮发麻。而在国战中,有这么一个说法——南蛮非吴。没听过的可能很懵比。这个说法主要是指开局的时候要不要放南。要是后期残血收人头的时候,哪还要想那么多,我的手
2023-01-16 21:09:00
...先主传、黄忠传、法正传中,陈寿给出了三种完全不同的说法,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争夺战略要地,中诱敌之计《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
2023-03-14 10:56:00
...渲染,所以很多人相信了他临终之前设下了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属实,早在2009年,他的墓地就已经面世,并在经过DNA检测之后,得到了专家的认定。这一陵墓位于河南省
2023-08-21 21:19:00
...绿衣。只可能是前人已经有此描述,作者不过是延续前人说法,或者说是参考吧。其实,最早记载三国历史的《三国志》上并没有写关羽穿什么颜色的战袍,戴什么颜色的帽子。毕竟,人不可能只穿
2023-09-03 17:00:00
历史上的魏延是怎样的一个人,一起来了解一下
魏晋史中没有刘备五虎上将的说法,包括蜀国历来的郡县志中也未曾提及,最重要的一个证明是《三国志》,同样没有被书写,陈寿是三国蜀汉人,如果有的话不可能不被记录下来,那么这个词的来由,
2023-01-07 21:24:00
为何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孙策究竟有多恐怖?
...奠基人并非大帝孙权,而是他的哥哥孙策。那么就有一种说法就是孙策不死,便无三国,那么孙策到底有多恐怖?接下来就从正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孙策在正史当中的事迹。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孙
2023-01-25 19:30:00
“常胜将军”赵云因做了这件事,所以只能给武庙当守门将
...云,虽然没能够入庙,但是却成为武庙的守门将。有一种说法是,赵云本身是有资格进入武庙的,但是因为做了这么一件事,连门都没进去。大家都知道,前期的刘备过得非常惨,颠沛流离了很多年
2023-01-19 1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