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方升 卢而康
拥有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所公办小学、1所公办幼儿园和现有小学生104人、幼儿园学生47人、其中留守儿童56人的江西省资溪县乌石镇。近年来,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重保障、重队伍、重创新、重关爱,建立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工作机制,以点带面发挥“五老”优势和作用,不断拓宽关建宣传教育渠道,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帮扶氛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走出一条特色之路。目前,全镇建立基层关工委组织共16个(含镇关工委),其中10个村关工委组织、1个居委会关工委组织、1个中心小学关工委组织、2个企业关工委组织、1个退休干部关工委组织,一举成为全县关爱工作示范基地。
重保障,唱响唱好“三全”儿歌。该镇党委政府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全组织,配齐配强关工委领导班子,根据在职班子成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镇“党建带关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开展村(居)委会、学校和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健全网络,全镇11个村(社区)成立了关工委组织,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关工委主任。同时,成立退休老干部关工委、中心小学关工委、野狼谷公司关工委,使关工委工作结构化、网络化。健全机制,建立健全“一个确保”(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关工委的工作汇报)、“四个纳入”(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责任制,纳入目标考核项目,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和“三有”(各级关工委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的长效保障机制。同时,由党组织牵头,定期召开党建带关建联动共建联席会议,部署、检查、总结联动共建工作,找准党建带关建的切入点,把党建工作目标与关工委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重队伍,发挥五老“三引”作用。该镇为充分发挥辖区内广大“五老”人员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独特优势,精准掌握“五老”人员的基本境况,建立健全“五老”登记制度和动态调整“五老”队伍。运用“组建、管理、服务”齐头并进工作法,注重在农村基层吸纳有觉悟、有爱心、有特长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民间艺人、老乡贤以及热心关工事业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目前,全镇已组建“五老”关爱工作组126个、志愿服务队12个,“五老”人员已达278人,志愿队员122人,形成“三引”作用发挥:有全国劳模兰念瑛率先发展苗木产业,传授苗木嫁接技术,寻找苗木销售市场,而且向党组织提出以“党建+公司+农户”形式发展苗木产业思路,带领全村75%的村民组建了“新月畲族村苗木发展有限公司”;优秀关工委主任兰秀林,深挖新月畲族村的畲族民俗风情文化,将畲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牵头成立了新月村乡村旅游公司,盘活村里的空地、厂房等闲置资产,每年获得10万元租金收入;非遗传承人兰启东积极组织开展畲族婚俗等表演,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并邀请人气博主、摄影协会等专业人士进行采风和宣传片拍摄,积极主动参与镇关工委开展畲族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
重创新,利用阵地“三建”推进。该镇创新理念、创新载体,使镇、村两级关工委工作在“三建”中不断推进:将关工阵地建设与党建阵地建设相结合,把组织部、宣传部、工会、团委、妇联等组织创建的村级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站、兰念瑛劳模工作室、儿童之家等平台,向关工委开放和融合发展,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拓展基层党建带关建工作载体。整合各类资源,打造体验教育融合阵地,挖掘提炼本地有特色、接地气的思想教育课程,结合现有资源,将陈坊的魏氏宗祠、草坪村的知青馆、新月村的村史馆、野狼谷景区、花儿写生基地等景点打造成青少年学习教育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体验式教育平台,全年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社会劳动实践教育、家风家训教育等各类主题教育活动40余场次,接待研学游团队2000余人次。以学校为依托,建好教育主阵地,一方面联合工会、民政、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弘晴阳光计划”情绪管理工作坊,开展“做个快乐的人”心理团辅活动,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普及基本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知识,有效促进同学们造就健康的自我,陶冶情操,建立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进校园宣传活动,在校内悬挂“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的横幅并组织师生在横幅上签字,抽查学生“防溺水六不准”背诵情况,发放《预防青少年学生溺水倡议书》,提醒所有学生坚决做到六个“绝不”,开设“防溺水”安全教育课程,通过对典型事例警示、自救互救方法培训等课程内容的学习讲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防溺水意识,提高了学生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重关爱,营造帮扶“三为”氛围。该镇始终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健全工作长效机制、丰富活动形式、积极衔接社会力量等多种方式,在全镇营造起了关心“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为守护,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制度,“三知”,即学校老师要知道“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知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地点和联系方式;知道“留守儿童”在家监管人的基本情况。“三多”,即与“留守儿童”多交心,多进行家访,多开展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三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父母通过电话、视频沟通;定期与“留守儿童”监管人沟通;定期与村委会负责人沟通。为呵护,积极衔接社会力量参与关爱活动,积极引导圣泽、野狼谷等镇域内企业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合县新联会爱心人士在乌石小学举行“金秋助学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吸引了20余名爱心企业家参与活动。爱心企业家与留守儿童近距离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截至目前,社会各界人士共结对乌石镇困难学生51名,年均发放走访物资及慰问金约6万元。为助学,开展壹基金温暖包发放活动,乌石镇组织志愿者为本辖区的留守儿童开展“壹基金温暖包”发放活动,为孩子们送去阳光和温暖,鼓励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每个温暖包配备了儿童衣服、帽子、书包、袋鼠玩偶、防寒鞋、绘画套装、儿童读本、护手霜等13件物品,价值365元,寓意着一年365天,每天都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党组织、关工委和社会的温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