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用镜头守护蓝色地球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2-12-20 08: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用镜头守护蓝色地球

访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循环展映作品《正在消逝的冰川》导演乔乔

用镜头守护蓝色地球

导演乔乔十年如一日坚持在野外拍摄纪录片。(受访者供图)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前不久,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深圳举行。大会重头戏——“绿见未来”影视作品评优盛典,评选出金奖作品中国纪录电影《正在消逝的冰川》。随即又有喜讯传来。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埃及开幕,《正在消逝的冰川》在本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循环展映。从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走出的作品、发出的声音,被世界看见、听见。值此之机,《正在消逝的冰川》导演乔乔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表示,《正在消逝的冰川》其中一些镜头是在深圳拍摄的。“我的‘家园三部曲’里,最后一部《地球家园》中一些镜头也是在深圳拍摄的。感谢深圳,以生态光影为媒,架起了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呵护万物命运共同体

乔乔身上有许多标签:青年导演、编剧、摄影师、电影人、公益人等。流传最广的一个是传媒加封的“疯子导演”。2008年,乔乔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他背起行囊走向荒野,风餐露宿,历时5年拍摄完成了纪录电影《迷失的家园》。这是一部没有解说、没有字幕、没有旁白、以野生动物为主角的纪录片,时长仅12分21秒。而为了最终呈现这12分21秒的视听震撼,乔乔卖掉了自己的车和在北京三环100多平方米的房子,自筹了800多万元,总共拍摄了2000多个小时的自然生态纪录电影素材。后来,这些素材又剪辑完成了长片版《迷失的家园》。

“那会儿面临毕业,就想着拍一部电影,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野生动物电影。当时我提出了‘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用镜头留住蓝色地球’,之后又提出‘全球命运共同体’和‘万物命运共同体’,就是想以电影的方式唤起人类呵护万物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乔乔说。从此,乔乔步履不停走上了一条拍摄自然生态环境电影的“不归路”。从2008到2022年,十多年来,乔乔的步伐越走越坚定。他说:“我越发觉得,激情是做事的唯一源泉和动力。我是个对物质追求极简的人,生活也特别简单,不会因为资金压力、生存压力而退缩。相反,我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很多时候,我是靠拍商业片来养纪录片,拍剧情片才真正是我的主业,拍纪录片算是不务正业。”

他也分享了一些现实的“困扰”。他说,在中国,拍摄自然生态环境电影,最大的难题是投资。“自然生态环境电影,投资成本大,制作周期长,以赚快钱的思维来看,没有谁愿意拿巨额资金用于一部纪录影片的摄制。《正在消逝的冰川》拍了十年,我都是一边赚钱一边拍摄,除了这个12分21秒用于公益传播的版本,我们还有一个长片版本。基于当下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我们打算继续拍下去。还有之前的《长江,长江》,我们也会继续拍下去。”乔乔说,“做纪录片,靠的是良心和情怀。我觉得,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即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呵护全球命运共同体、万物命运共同体。”

深圳公益影视招牌越来越闪亮

此番《正在消逝的冰川》是乔乔第二次在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上获奖。

他告诉记者,2015年,纪录电影《长江,长江》也在这项国际赛事的评比中获得殊荣。当年,《长江,长江》从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的1245部作品中胜出,代表中国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表达”在2015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展映。

乔乔表示,深圳是他的福地,也是他非常喜欢的城市。

“此前多次去深圳拍摄,也多次受邀到深圳出席活动。深圳是座有温度且人性化的城市。早在2003年,深圳就颁布实施了我国首部禁止食用受保护野生动物的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若干规定》。2020年,深圳再度发力,《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颁布实施。充分彰显了深圳这座文明城市对动物的关爱。”乔乔说。

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评审会主席、中国科教影视协会首席专家刘建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已经举办七届了。“深圳非常有前瞻性,7年前,就开始聚焦全球气候变化,当时影视界对此还不那么热烈。”刘建中说,“7年下来,片子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今年就收到来自97个国家的1557部作品,最后选出23部入围的影片。金奖作品《正在消逝的冰川》非常好,完全实拍,真实地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刘建中还表示,大会结束后,主办方还“送片上门”,免费到社区、学校展映作品,“这个特别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09:18:4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镜头,地球,蓝色的资讯:
“太空摄影师”镜头下宇宙的奥秘继续追寻未知的星系与未来
...影师及摄影爱好者的节日里让我们跟随“太空摄影师”的镜头引领漫游在瑰丽壮美的宇宙画卷间吧从天宫处俯瞰地球如一块蔚蓝色的宝石悬浮在浩瀚无垠中当镜头捕捉到这无与伦比的美丽时你的视角
2023-08-19 15:10:00
普通人什么时候能去太空打卡?
...相比较之下,地球到太阳系边缘,光仅仅需要走40小时。镜头拉远,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上,距银河系中心约2.6万光年 ,银河系直径约10-20万光年,包含约1000-2000
2024-07-04 09:35:00
地球怎么了?向太空发射巨大光柱,到底怎么回事?
...太空的那个年代,他们便带回了一些令人费解的报告:在地球的夜空中,偶尔会出现巨大的、闪烁的光柱,直冲云霄。这些神秘的闪光让科学家们好奇不已,却苦于缺乏确凿的证据和详细的观测数据
2024-01-25 10:26:00
...。“地卫二还打造了无边际宇宙画布,让卫星完全突破了镜头的视角限制,从500公里处,完成了对地球的360°拍摄。”陆俊杰说。这些创新技术使得“地卫智能应急一号”不仅具有强大的图
2023-08-31 13:50:00
破解海洋塑料污染治理难题 “蓝色循环”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境规划署在其总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中,由浙江省申报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获得了这一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蓝色循环”是浙江探
2023-10-30 15:06:00
...宙间不朽的对话日出时刻日落后的闪电律动城市航天员的镜头下山川湖泊不再是地图上的简单标记而是生动讲述着地质变迁气候流转的宏伟史诗山脉俯瞰山地火山群云层的涌动如同天空的画师以瞬息
2024-08-19 17:49:00
...理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方案浙江“蓝色循环”项目荣获“地球卫士奖”记者 胡静漪 吉文磊本报讯 (记者 胡静漪 吉文磊) 北京时间10月3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浙江“蓝色循环
2023-10-31 05:49:00
4·22又是一年地球日,你真的蛮爱这颗蓝色星球?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陈凌燕绘图刘阳地球是我家,人人都爱它。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你真的做到了吗?有10亿人参与的地球节日尖板眼:明天是个特别的日子,4·22地球日。嘀嘀嗒:地球
2024-04-19 14:08:00
世界地球日:“蓝色精灵”伴我巡海疆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在第54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中国海警局直属第五局执法员在南海某海域开展以“守护蓝色家园”为主题的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活动时,邂逅了一群海豚。它们在湛蓝
2023-04-22 13:20: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