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齐晓景:脚踩在乡村的土地上,会有一种真实、踏实的感觉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27 13:1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很多人从农村走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

2009年,从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的齐晓景回到家乡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成为了科尔沁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齐晓景:脚踩在乡村的土地上,会有一种真实、踏实的感觉

齐晓景个人照。受访者供图

4年的村官生活接近尾声之际,齐晓景和其他4名村官一起去辽宁参观了当地的蔬菜大棚。她发现,一个妇女能管两三栋大棚,一茬菜能卖五六千块钱。第一次见到大棚的她如获至宝,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个东西太好了,冬天也能出钱。”大学生“村官”到期后,她第一时间在科尔沁镇平安村租了两栋温室大棚,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经过日积月累的琢磨、试验,不断地选苗、打垄、栽种、施肥……年下来,齐晓景不仅成立了合作社,成员发展到31人,产品还全部实现了网上销售,年收入突破300万元。“脚踩在乡村的土地上,会有一种真实、踏实的感觉。”齐晓景说。

如今,在科尔沁镇平安村,一排排标准化的果蔬大棚并排而立,到处弥漫着泥土和果香的芬芳,小村庄早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游玩胜地。而齐晓景也不拘泥于只有自己创收,她把附近的村民都拉入了她的致富之路。

“欢迎进入直播间的各位朋友们,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番茄大院!”在科尔沁镇平安村乡村旅游综合体番茄公社,刚收拾完房间的“管家大嫂”王丽娟面对手机变身“主播”,拉上齐晓景一起向全国各地网友介绍番茄大院的同时推介起了农产品。

除了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主任、展翼合作社创始人,现在的齐晓景,又有了一个“新角色”——番茄公社负责人。

2022年,齐晓景创办了以番茄为主题的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番茄公社,集种植采摘、观光旅游、亲子研学、自然生态科普于一体。

“番茄公社是以番茄为主题的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游客可以在这里住宿、采摘、研学。”齐晓景介绍说,番茄公社利用现有资源针对农牧民、“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乡土人才进行技术指导,针对近郊游产业发展进行研讨交流对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自番茄公社运营以来,齐晓景通过民宿、餐饮、种植用工等带动村民增收,目前,已带动91名妇女户均增收2.4万元。2022年,为了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兴安盟以齐晓景为标准,实施“晓景计划”,为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打牢基础,逐步实现培育一批“晓景”式带头人,带富一方百姓发展。

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齐晓景作为内蒙古团代表,参加了大会。

“能够有幸代表家乡70万姐妹们参加大大会,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坚守初心,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并将大会精神和要求为引领,以更大的热情干事创业,立足本职工作,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志,与身边的妇女姐妹们们一起发挥“半边天”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以实际行动推进大会精神的落地落实。”齐晓景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晓景乡:饲草产业奏响乡村振兴强音
...报本报讯(罗福成 罗浩) 今年以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坚持“种养结合、农牧互补、循环发展”的思路,以发展壮大饲草产业为目标,以建设优质饲草基地为重点,积极探索推广多元化饲
2023-11-12 10:34:00
“铆劲往前干,带富更多人”(“我是党员,我在岗位”)
... 丁志军《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3日 第 19 版)图为齐晓景(前)和村民在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一起劳动。本报记者 丁志军摄“不好好干,对不起这片土地,对不起这
2024-09-03 07:13:00
...展薄弱等短板突出,大部分村民靠天吃饭。致富带头人齐晓景的到来,让这个小村庄发生“蝶变”。2009年,大学生村官齐晓景被分配到科尔沁镇远峰村,2013年服务到期之后,她决定留在
2024-06-26 10:15:00
兴安盟:“晓景计划”鼓起农民“钱袋子”
...产业。”张海峰、高振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晓景”式带头人,在兴安盟,这样的带头人共有1295名。兴安盟于2022年实施“晓景计划”,旨在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先锋”队伍,
2024-05-21 04:21:00
乡村振兴他们从一颗番茄种起!科右前旗番茄公社冬季采摘忙
...功能于一体的番茄公社,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由齐晓景打造的这颗“番茄”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体验,为群众提供就近就业的“金饭碗”,更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2009年,
2025-01-03 11:49:00
沿河七三村:高粱喜丰收 田间忙采收
...华秋实,时下正值牧草收割关键时期,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晓景乡七三村200多亩大力士饲用甜高粱迎来了今年第一茬丰收。近日,记者走进七三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甜高粱种植基地,只见漫山遍野
2023-09-07 14:59:00
齐晓景:遍洒深情带富乡邻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齐晓景(右)和村民一起直播。 如果说齐晓景的人生轨迹是一个“圆”,那么家乡则是她魂牵梦绕的“圆心”。她在为家乡摆脱贫困、奔向富裕的路上,洒下了汗水、刻下了足迹
2023-10-24 04:26:00
大学生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增产增收:大家没时间闹矛盾 都忙着挣钱呢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近20年前,齐晓景是第一个从该村考出去的大学生,她学体育,主攻排球。2009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平安村,齐晓景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从小就跟着父母铲地、种玉米的
2024-06-26 11:31:00
发展成色更足 北疆样板更靓——内蒙古产业振兴强村富民一线观察
...多的人才留下来,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在兴安盟,“晓景计划”是当地培养人才队伍的有效抓手。前几年,返乡能人齐晓景通过“借鸡还蛋”“借猪还肉”“借苗还果”等模式带农增收,她的作
2023-11-17 09:2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通讯员 吴霄汉 济宁报道3月30日,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通过创新构建反诈联防机制,联合嘉祥农商银行开展“守护‘两卡’安全
2025-04-03 10:50:00
中国网4月3日讯 据最高检网站3日消息,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2025-04-03 10:50:00
湖南龙山:秦简文化进校园推动传统文化教育
“千年秦简,方寸拓印,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璀璨。拓印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明的延续……”4月2日,湖南省龙山县第二中学联合里耶古城(秦简)博物馆
2025-04-03 10:50:00
清明假期哪里适宜旅行?扫墓注意什么?一文看全-中国网
中国网4月3日讯(记者 彭瑶)清明小长假来了,4月4—6日放假三天不调休,踏青、祭扫活动叠加,人流增多。小长假期间天气如何
2025-04-03 10:51:00
近400人!最大规模韩国旅游团入境威海
大众网威海记者 王彬 杨栋博 威海报道4月1日,来自韩国健步球协会的近400名团体游客入境威海,开启为期3天的山海休闲之旅
2025-04-03 10:51:00
金湖县银涂镇举办“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春风拂柳绿,清明寄深情。4月2日上午,金湖县银涂镇在复连村烈士陵园举行“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镇村40余名志愿者参与,以文明祭扫的方式向革命英烈致以崇高敬意
2025-04-03 10:52:0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
2025-04-03 10:52:0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25-04-03 10:52:00
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高“历接历办”小程序在辖区居民群众中的知晓度,3月31日,全福街道路劲东城社区开展“历接历办”小程序宣传活动
2025-04-03 10:52:00
说起麻糍这道美食的发源地,在我们大杭州,当数建德三都。三都麻糍是建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2025-04-03 10:53:00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
大众网记者 段正浩 济宁报道3月31日,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召开第六届工会会员(职工)代表大会,全院94名职工代表参加会议
2025-04-03 10:54:00
江西下达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南昌新闻中心
本报讯 王纪洪、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郑周贇报道:为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江西省2025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经省政府同意
2025-04-03 10:55:00
嘉祥县黄垓镇残联开展上门评残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关中平济宁报道4月2日,嘉祥县黄垓镇残联邀请嘉祥县残联、嘉祥县中医院评残专家共6人组成残疾评定小组
2025-04-03 10:55:00
金乡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护航梨花节行动
执法队员规范停车现场大众网记者 高传顺 通讯员 李新华 济宁报道4月2日,济宁市金乡县第六届梨花节活动在金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
2025-04-03 10:56:00
元和职工新课堂 搭台赋能新青年
江南时报讯 为丰富青年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更好满足青年职工在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点亮青年职工“八小时外”的多彩生活
2025-04-03 10: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