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发展成色更足 北疆样板更靓——内蒙古产业振兴强村富民一线观察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17 09:24: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发展成色更足 北疆样板更靓——内蒙古产业振兴强村富民一线观察

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机械化收获场景。 任开 摄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近日,记者走进壮阔的内蒙古,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赤峰等地,深入采访了多个产业振兴一线样本。

一路行来,乡村振兴北疆样板跃然眼前。各盟市结合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经营传统等实际,算好经济账生态账,在强村富民的征程中“闯新路、进中游”。据了解,目前内蒙古自治区98.52%的嘎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2022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1元。

从“看天”到“看屏幕”

5个人种3000亩田,过去的“天方夜谭”,随着“三变”改革的推进和科技赋能,早已成为田间现实。“人多了,人均耕地少了,收入反而翻倍了。”对此,达拉特旗白泥井镇侯家营子村党总支副书记石根小颇有成就感。

2019年,侯家营子村官牛犋南社成立合作社,小田变大田,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5位田间管理者就能种好3000亩田。农具“退休”,农民当起“甩手掌柜”,人均分红从2019年的1.3万元上涨到2022年的1.8万元,而以前承包给大户和公司,人均土地流转费只有四五千元。“2022年我家两口人,分得3.6万元。”村民刘二兵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锣鼓声中分现金的喜庆场景历历在目,分红加上打工、养殖的钱,家庭年收入已经突破12万元。

统种共富的做法让官牛犋南社积累了120万元的发展资金。在一望无际的玉米地边,石根小展望未来:“今年我们引入先进的耐特菲姆滴灌系统,进一步迈向节水高效。”

达拉特旗聚焦土地合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做活土地文章。记者发现,各盟市由分到统的改革,不仅盘活了土地、草场、房屋资源,提升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种养方式的改变。农牧民有了共识: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成色,三者同样重要。

4年前,新右旗克尔伦苏木芒来嘎查成立了股份制专业合作社,牧民们以草场和牲畜正价入股,采取集约化生产模式,一改“靠天养畜,逐草而牧”的古老游牧方式。嘎查党支部书记米吉格道尔吉介绍,合作社拆除了社员网围栏96千米,整合出连片草场27.8万亩,并划分春、夏、秋、冬营地和打草场五大生产区块。“与未实行轮牧的毗邻嘎查相比,芒来草场的植被覆盖度、植被高度和产草量高了一大截。”

一手恢复传统的四季轮牧,一手引进前沿的农牧技术。2020年合作社建起了服务中心、种羊场、牲畜棚舍等基础设施,推进远程放牧等信息手段的应用。从“看天”到“看屏幕”,关于生产方式的革新,牧民娜喜巴雅尔最有发言权:“我们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牧场影像,还能远程为牛羊水槽自动上水呢。”

村里多了项目“管家”

“今年是近年来镇村实施项目最多的一年。”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党委书记王国柱跟记者掰着指头细数道:建设5万亩制种基地,三十家子村筹建玉米穗烘干塔,五牌子村推进饲草料库项目……全镇26万亩土地,约一半实现了集中流转,上下游的产业项目都在布局当中。

走上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后,随之而来的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缺口。需求在哪里,党组织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项目管家”就在哪里。2023年初,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全镇17个村、4个合作社等主体共同组建了强村公司——赤峰市乌敦套海为农服务公司,解决销售难、融资难、作业成本高的问题。王国柱跟记者举了个例子:今年春耕时,马架子村村民刘素芹从公司采购农资,一袋化肥省9元、一捆地膜省5元,她家总共种了150亩地,合起来一算,春耕采购就比以往省了1万多元。“我们的农牧民非常满意!”

同样,毛山东乡的村民也感念着乡党委政府的好。以前按经验买肥,凭手感施肥,产量不是很乐观。乡里成立为农服务公司后,启动了智能终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人师傅根据测土结果生产配方肥料,让农田吃上了专属定制的“营养餐”,价格还便宜。

乡镇为农服务公司成立后,统购统销、节本增效的效果立竿见影。在生产资金的问题上,多地与金融机构合作,将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例如,阿荣旗委组织部与建行合作,从村干部、后备力量、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选聘了一批熟悉农村金融业务、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金融管家”,让他们成为了供需两端的有效纽带。巴林左旗依托“融惠农信”党建联合体,旗乡村三级党组织共同制定产业发展需求清单,根据产业发展周期和个性需求,围绕笤帚苗、肉牛、肉驴三大主导产业,量身定制信贷产品,财政贴息后,贷户实际利率仅为1.75%。

“头雁”振翅“群雁”高飞

产业项目背后的桩桩件件,都离不开带头人。

针对区里研学市场的空白,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甲兰板村,利用旧学校的闲置房屋,打造了手工、国学、陶艺体验馆。最近村党总支书记韩文君接连跑项目,将农耕研学大棚和研学宿舍落了地。和林格尔县盛乐镇台基营村3200亩苜蓿基地草木欣荣,村书记卢金柱记得,当初为了流转土地,一个月开了56次议事会,炕头、小卖部、田间,都是议事场。

头雁振翅,群雁跟随。各盟市紧抓人才队伍建设,村干部、年轻党员在干中学、学中干,“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像种子一样破土而出。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正北方云仓公司,记者看到,办公室里几位年轻人飞速敲击键盘忙着发货,草原红太阳、塞北粮仓、阴山优麦等自治区“名优特新”农副产品正从传送带“飞”往全国各地。

2018年,创业青年高宇、张青和李智勇来到曙光村试水农村电商。村里将闲置奶站用地改造成仓库。高宇介绍,正北方云仓是一个为电商提供仓储和发货管理的平台,采用了先进的网上管理和智能分拣系统,目前15家知名食品企业和10家物流公司都是他的合作伙伴,订单总量超过200万单,营业额突破1000万元。依靠正北方云仓,村集体每年可获得租金和农产品收益50多万元,周边61位村民在此打工。村书记高二忠高兴地说:“村党支部在基础设施、人才培训、广泛动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下来,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

在兴安盟,“晓景计划”是当地培养人才队伍的有效抓手。前几年,返乡能人齐晓景通过“借鸡还蛋”“借猪还肉”“借苗还果”等模式带农增收,她的作为进入了组织视野。2022年,兴安盟开始培育“晓景式”创业带富能人。突泉县宝石镇宝龙村种植中草药的高洪丰入选后,获得了重点培养和资金技术支持。如今,他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已辐射周边村民种植药材4000余亩,带动宝石镇600余户村民参与其中。树立一个典型,带起一支队伍。第一批“晓景计划”培养人选共1295人,年经营收入累计达8.64亿元,辐射带动农牧户5.17万户,户均增收6700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7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夜幕降临,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努文木仁乡杏花村的文化广场便热闹起来,前来参加广场舞队伍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先进村众多村民与杏花村
2024-08-06 10:42:00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党组织领航 合作社助力 强村富民路上又现“新曙光”
...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丁志军长夏初醒,万物繁盛。走进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新曙光村储窖蘑菇种植销售一体化项目现场,鲜嫩肥硕的平菇从整齐摆放的菌棒两端“热烈”生长。“喜人”的
2023-07-07 09:16: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巴林左旗探索“强村公司融合发展”新模式 “去年秋天,西沟村强村公司仅收割一项就承接订单183单,收割谷物玉米1600余亩,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以上。”赤峰
2023-09-28 04:51:00
总书记与村书记们 | “三色”产业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访内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金阳
采访对象: 内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 张金阳夏季的马鞍山村,一切都是向上生长的姿态。山葡萄长得怎么样,野生菌卖得俏不俏,研学馆建设进度如何……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
2023-08-18 14:57:00
...客户端张枨近年来,为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持续做优做细“乡土人才蛋糕”,培育一大批乡村致富带头人。“这个玉石吊坠是用我们当地的黄蜡石做原材料,经过裁切
2023-04-25 11:18:00
江山如画|黄河入晋第一县山西偏关:立足生态本色 增厚民众致富成色
...公路,记者来到偏关县天翼观摩点,观摩点紧邻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观景台上,远远望去,碧绿的黄河水在山间流淌。观景台上,远远望去,碧绿的黄河水在山间流淌。吴琼 摄谁能
2023-11-27 19:38:00
内蒙古奈曼旗:向日葵开出“致富花”
...国食品报本报记者 孔令洪 通讯员 刘昭磊仲夏时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四方地村葵花种植大田里,绿油油的向日葵与碧野晴空融为一体,宛如画作,美不胜收。“葵花适应
2023-07-28 09:38:00
孙文:盐碱地里“种太阳” 农牧光互补助力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本报记者 卓琳内蒙古公司花吐古拉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位于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总占地面积约387.99亩,建设有8MW分散式风电、11MW分布式光伏及户用光伏。项目负
2023-10-07 06:32:00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探索党建引领社会化服务模式  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比例给分红,我也能外出打工,一年有两份收入。”家住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万合永镇广义村村民于大军笑道。于大军口中的联合社,是由万合永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的集体经济联合社,由12
2023-06-15 09:0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新闻发布会7日在京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随着北京推进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北京数据市场进一步繁荣
2025-11-10 11: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 通讯员 许婉容 何搏飏)金秋鹭岛,正是四季度施工黄金期,中心城区思明全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高质量高标准(以下简称污水“两高”)建设
2025-11-10 08:13:00
国际游艇展推出两大海洋主题活动 沉浸式探索海洋奥秘
市民游客体验帆船项目。(主办方 供图)孩子们通过VR设备“邂逅”珍稀海洋生物。 孩子们用沙子、石子和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2025-11-10 08: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蓝碧霞)昨日,市委书记崔永辉到挂钩联系的同安区莲花镇莲花村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调研农村基层党建
2025-11-10 08:13:00
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办
志愿者们在庄严宣誓。金鸡青年志愿者出征仪式昨举行。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 通讯员 刘航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风采
2025-11-10 08:14:00
聚天下英才筑理想之城 厦门赴哈尔滨、北京等地高校揽才
2025“留厦青春创未来”全国高校厦门专场引才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翁华鸿 通讯员 陈媛 图/受访单位 提供)选择厦门
2025-11-10 08:14:00
我省建立覆盖全域的癌症防治网络河北日报讯(赵泽众、彭渤)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近日承办的第八届肿瘤防控理论与实践学术会议上获悉
2025-11-10 08:24:00
在现场|走,到环城绿道上骑行赏景
11月4日12时许,石家庄环城绿道上,骑行爱好者正在骑行。 河北日报记者 崔丛丛摄11月4日12时许,微风拂过,阳光正好
2025-11-10 08:26:00
引导城乡群众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河北节地生态安葬有新规河北日报讯(记者高珊)近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
2025-11-10 08:27:00
记者走基层|打卡“幸福空间”,让心理更健康
10月9日,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龚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空间”的VR单车运动空间,社区居民正戴着VR眼镜锻炼。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郝金钰摄你心目中的幸福是什么模样
2025-11-10 08:28:00
记者走基层|高洽会引力足,351位博士达成意向
11月8日,2025年石家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在石家庄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图为高洽会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11月8日上午10时
2025-11-10 08:29:0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近日发布的《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5年4月初,我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
2025-11-10 08:30:00
民生观察|“河北福嫂”成长记
11月6日,河北寸草三春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家政培训。 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近年来,在京津两地的居民家中
2025-11-10 08:31:00
11月6日清晨,京港澳高速邯郸永年段笼罩在浓雾之中。一辆辆货车在雾中缓慢前行,车灯在乳白色的雾气中晕开一片朦胧。在永年收费站
2025-11-10 08:32:00
从省政府新闻办10月31日召开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
2025-11-10 08:32:00